关于创新企业内部控制措施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思考

2017-01-23 19:04唐东英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创新措施联系财务风险

唐东英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面临着极大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挑战,再加上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在此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收益与竞争力,需要通过强化企业的内部措施与内部管理,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风险规避的能力。本文简要的论述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的联系,分析了当前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 财务风险 创新措施 联系

企业经营发展的直接目标就是要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但就当前来说,有许多的企业过度重视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忽略了对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风险的防范,分析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够全面,相关的管理者对风险防范的认识不够深入,如企业的财务风险预防机制不够完善等造成的。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促进企业顺利的发展,更需要完善企业的内部制度,通过创新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来提高风险规避的能力,强化企业的监督力度,如通过完善预算管理来提高监督的能力,从而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企业的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一)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对企业而言,要想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就需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制度。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应对财务风险,提高规避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说,财务管理与企业的内部控制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借助于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完善,并加强监督,强化执行力度。而在财务管理中的财务风险管理主要在企业市场上的交易进行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二者都有利于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规避能力,只是二者的表现不一样而已。

(二)内部控制有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保障

对于现代化的生产经营企业来说,内部控制体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比如,在内部控制中,预算控制是企业对各项成本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从而能够使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最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还可以对企业的财力、人力等资源进行一个更好的配置,从而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财务风险能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依据

财务风险能够反映企业的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好坏。而企业原本不应该发生的财务风险却发生了,这就反映出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着不足之处。而这时候企业就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完善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来降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促进企业能够顺利的发展。所以说,企业财务风险是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加强其控制的严谨性。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内部控制的意识较为薄弱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不满足长期发展的要求,目光较为短浅,将企业发展的重心集中在企业的经济利润的取得上,忽略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意识。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够全面,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相关机制的建立上不够健全。特别是对部分的中小规模的企业来说,企业的管理者与领导者缺乏长远的战略思想,过度重视企业短期利益的取得,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程度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不大,再加上缺乏企业风险防范的意识,认为加强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这样做,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二)企业的内部决策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

就部分的中小规模的企业而言,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的时候,对投资的成本与取得的收益并没有做一个详细的分析,而是纯粹按照自己的经验与喜好来进行投资决策,这就会使得企业取得的收益可能会少于成本。长期下去,一旦企业的投资决策出现任何的偏差,就会导致项目的整体进展,影响到企业现金流的流转平衡,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企业内部间的信息机制存在问题,责任归属不明确

就当前而言,有些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如企业的财务部、人事部以及市场部共同参与一个项目的时候,对项目的工作内容及各个部门自己负责的部分没有进行一个详细的讨论,在沟通时出现问题,就会影响项目开展的效率。并且部门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如对企业资源的竞争,而在开展项目过程中,由于内部制度不够健全,一旦项目的进展出现任何的问题时,有些部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就会相互推诿责任,使得整个项目的责任归属不明确,增加了问题解决的难度,也使得效率工作效率下降,不利于加强对企业项目的管理,也不利于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三、创新企业的内部控制来降低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要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风险规划的能力,归根到底还是要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来提高企业各项工作活动开展的规范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转变企业内部控制的意识,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以从思想上就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并积极的采取各项的措施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改变传统的以经验管理来经营企业的观念,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如在财务管理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来提高财务管理的正确性,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质量与水平,提高企业内部财务信息传递的速度,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进一步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可以说是提高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保障之一,只有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各种具有权威性的制度,才能够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才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首先,就需要强化对企业内部风险机制的建立,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的效率,避免企业资金闲散的现象出现,也要重视保持现金流的平稳运行,从而避免由于资金管理不当而引发的财务风险的出现;其次,要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从企业的融资、投资、运营及分配环节入手,不管开展哪项财务活动,都要依照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来考虑,在进行决策的时候,需要进行一个详细且科学的分析,来作为其决策的依据,从而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促进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要合理

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进行监督与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的有利工具,对企业的发展十分的重要。不过,在实际中,许多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并不合理,常常流于形式,这就无法发挥审计的作用。因此,企业就需要完善自身的机构设置,科学合理的设置审计部门。首先,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行业属性与业务发展的情形来进行审计职位的设置,明确每个职员的工作范围与工作的职责;其次,审计机构的设置还要满足国家的相关要求,特别是在营改增后,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处理与纳税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企业就需要针对针对这一层面进行相应的设置;最后,在机构设置的时候,还需要有意识的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加强她们的专业素质的培训,来避免由于人力因素而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真正的发挥除审计机构的作用,加强对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状况的监督,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评估机制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财务风险的爆发不仅仅是由于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的不全面而引起的,还有可能是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如经济环境的变化等等。而一旦企业的财务风险爆发,就会影响企业发展的进程,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并将该机制广泛的应用到企业的日常财务活动中。首先,要根据企业业务的开展,分析潜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预防机制,来减轻风险爆发带来的损失;其次,要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权威性,提高其执行力度,来为风险预防机制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最后,要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数据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提高对数据的敏感度,从而能够从数据中分析与挖掘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风险的发生,这样能够有利于减轻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运行发展中一个常见的风险。通常而言,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能力,就需要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与监督力度,如通过完善预算管理来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监督,从而来避免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媛.探讨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 2015(18):10-10

[2]袁吉春.新形势下关于企业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10(27):169-169

[3]杨玲玲.论借助内部控制体系降低企业财务风险[J].经济视野, 2015(3):198-198

[4]叶方林.关于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控的思考[J].商,2015(45):4-4

猜你喜欢
创新措施联系财务风险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创新分析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创新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