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改增”政策影响及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2017-01-23 20:33那银春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管理措施

那银春

摘要: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政策的实施,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及意义,这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营改增的政策环境下,部分企业的应纳税额有所减少,而各个企业之间由于经营方向及运行环境不同,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之间的税负情况出现一定偏差,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应将企业自身情况考虑在内,结合国家政策内容,优化企业税务筹划方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营改增政策 财务管理 措施

一、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管理所造成的影响

(一)对企业管理中的税负影响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企业纳税数额发生变化是必然的,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程度比较大。我国企业类型多种多样,由于企业规模及类型的不同,企业受到的税负影响也就大不相同,小规模的企业所纳税额明显降低。但是针对大型企业来说,纳税数额只会呈现小额下降趋势,可以抵扣的比例相对上升,因此对于大型企业营改增对税负的影响并不大。无论是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劳务支出为主营业务支出的资产类企业的税负就会出现较大变动,部分企业税负增加,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营改增对于部分企业来说会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根据行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税率调整,有效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经济实力。

(二)对企业会计核算造成的影响

在以往企业需要缴纳营业税时,不会涉及到进项税额及销项税额的抵扣。在实行营改增政策后,企业应纳税种发生改变,相对的应纳税额的核算内容也会发生变更,企业会计核算必然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在进行营改增政策的推行过程中,需要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实施,只有试点实施通过后才可以进行大范围的税收改革,这就使得实施改革的地区与未实施地区之间的企业纳税额有所差距,部分企业由于业务量较大,跨区域经营的现象比较常见,企业在进行纳税核算时需要将这一问题考虑在内,这就增加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

(三)对企业经济效益方面所造成的影响

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不仅涉及到税费核算,现金管理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营改增政策实施以后,企业关于投资方面的现金流量状况就会发生变化,根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在企业发生经济业务时,营业税纳税数额的减少会使得企业现金流量有所增加,相对的企业的成本支出减少,营业利润将会呈现上升态势。

(四)对企业的发票管理所造成的影响

在将营改增政策落实到企业纳税实际中后,发票的类型随之出现了一定变更,针对服务行业的运营实际来看,在以往缴纳营业税的过程中,企业只需要开具有关服务业的发票即可,但是在进行营改增的税收转变后,企业应纳税额之间的进项及销项税额就会存在一定差异,企业不仅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更要根据实际业务发生情况进行相关发票的管理,因此这就使得企业的发票管理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A企业当期实现销售收入(不含税价)为120万元,合同总价含税额为100万元,因纳税人的身份不同,则进项税额也不同,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1%,小规模纳税人(税局代开)为3%的,小规模纳税人(普通发票)三者的进项税分别为:9.91万、2.91万、0万,应交增值税分别为:3.29万、10.29和13.2万,则三者的对应成本分别为:100-9.91=90.09万、100-2.91=97.09万元、100-0=100万元,毛利分别为=120-90.09=20.91万元、120-97.09=22.91万元、120-100=20万元,其对应的增值税税负分别为:3.29/120=2.74%,10.29/120=8.57%,13.2/120=11%,因此增值税情况下,对增值税发票的要求也需要根据情况而定,不能盲目。

二、在营改增环境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办法

(一)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纳税筹划方案

企业的税收筹划就是通过利于税收基础,对企业的纳税环节进行计划,达到降低企业纳税额的目的,税收筹划并不是违法行为,是正当维护企业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首先需要对营改增政策进行深入了解,经过分析研究以其为基础,按照国家政策内容挖掘企业的潜在客户,优化企业税负内容,提高企业税负标准。其次,企业需要根据营改增的政策内容以税负转嫁的形式为企业减少纳税额,增值税是征收企业营业运行环节的发生额税费,所以企业可以这一内容进行充分利用,合理合法的将税负与其他业务内容进行关联性转嫁,降低企业应交增值税额,节约企业成本。

(二)将纳税方案进行完善

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合理有效的运行方案,只有方案内容符合企业实际运行需求,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纳税数额,因此企业在进行方案的研究及制定前期,必须针对企业实际进行市场考察,只有将市场因素及政策导向因素考虑在内,才能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同时企业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可以制定多套方案进行备选,在经过会计人员对方案内容的核算及评估后,可以进行方案的最优化选择,便于实现企业所纳税额减少目标,使企业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三)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水平

企业财务工作的有序进行离不开监督管理功能的发挥,一旦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低下,将会直接造成财务管理功能的缺失。因此,在企业的正常运行中,为了提高企业的纳税水平,加强财务监督管理是刻不容缓的,只有将企业的监督管理水平进行提高,建立健全与企业运行标准一致的管理制度,才能规范企业在税务筹划及账务处理中的行为,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四)将绩效责任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提高企业经济实力的措施不能仅仅依靠税务筹划,部门之间的配合及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在实行绩效责任制度后,可以将企业运行流程细化到部门之间,并将责任落实到员工身上;企业只有制定行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行为规范,实行绩效考核,才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使员工的能动性有所提高,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使工作效率得到稳定提高,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动力。因此,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实行绩效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对营改增政策的认识,才能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具时代发展特色。

参考文献:

[1]侯丹丹.营改增政策影响及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措施探究[J].财政税收,2013(21)

[2]王炜.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财经纵览,2014(17)

猜你喜欢
营改增财务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