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改增对国企财务制造业的影响

2017-01-23 20:36吴则英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营改增制造业影响

吴则英

摘要: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为“营改增”,是在2011年开始建立试点,改革也是由此拉开帷幕的。这项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制造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制造业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国有企业是我国制造业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国有企业在制造业的每一个领域都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营改增”对国有企业财务制造业的影响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营改增 国企财务 制造业 影响

2011年我国正式提出“营改增”并建立试点,由此税收改革制度的帷幕也正式被拉开。国企财务制造业也受到了“营改增”的涌向,其中主要有对企业的税负、会计核对、资金的流动走向等,下面是笔者对“营改增”对国有财务制造业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内容如下:

一、“营改增”所包含的内容和实施的意义

2012年1月1日,“营改增”开始在上海市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正式拉开了货物劳务税改革的帷幕;到2013年8月1日,其试点遍布全国;2014年6月1日,试点行业由最开始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发展到了邮政电信业。“营改增”的主要把意义分为以下几点:

(一)我国的流转税的税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1994年我国进行分税制改革,时至今日已经有十余年,但是其改革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地方上的税收一点也不稳定,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于土地,导致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充沛,可是地方上的财政却出现了严重紧缺的状况。营改增补救了由于税制改革不彻底遗留下的后遗症,为进一步的地方财政分配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使流转税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二)解决了兼营、混合营销所造成的问题

在传统税制下,销售货物所缴纳的是增值税,而提供劳务所缴纳的是营业税,可是有些项目中这两种形式是并存的,在很大程度上给征税工作人员造成了困扰。营改增的政策正式实施后,将营业税改成了增值税,成功的解决了兼营、混合营销所造成的问题。

(三)避免了双重收税的现象产生

营业税和增值税之间的不同,更加的突出了增值税的优势。营业税是根据营业额的总数进行征缴的,而增值税是根据增值额进行征缴的,这一点上就明显的体现出了增值税的优势。而营改增的政策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营业税中的双重计税的问题,推动了国有制造企业的发展。

二、实施“营改增”政策给国有制造企业财务带来的影响

(一)影响了企业的税负情况

所谓的“税负”其实就是应交税费和主营业务收入之间所呈现的比例,也就是税收负担率。实施“营改增”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减少了企业的税负。据统计,在“营改增”的试点,企业税负各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对一些小规模的企业营销是最为明显的,其根本原因是调整了应缴税的税率,有原来的5%下降到了现在的3%,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税负。但是其中有些企业并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改革中来,无法再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增值税的发票,无法抵扣进项税额,使得出现了一些税负增加的情况。

(二)影响了企业会计核算的情况

在传统的税务制度下,企业在接受营业税劳务之后,是以发票票面的总金额日为准入账的,可是实施“营改增”制度之后,是以发票票面除去税金额入账的,而票面的税额用以进行抵扣。在正常情况下,供应商提供增值税发票,企业根据以上方法进行核算就可以了,可是有些偏远的中小城市中的企业,都是与一些很小的、财务也不健全的企业来往,根本开不出发票,更别提增值税发票,这就会导致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之间的矛盾产生。

(三)对市场细分工、加大技术更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营改增”使用在现代化服务业之中,促进了企业对产品的研发投入、引进新技术以及环保投入等。在传统的税制下,现代服务业下的有些分枝所要缴纳的应该是营业税,其中的税额是不可以抵扣的,这就使企业不得不将这些业务设立成自身的业务环节,进而降低税负。实施“营改增”政策以后,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好地解决,税额一样是可以进行抵扣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企业外购的积极性,可以是企业之间的分工更具专业化。

三、对国企制造业实施“营改增”的建议

(一)财务人员对税收新政策的学习需要加强巩固

随着我国“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和不断扩大普及,与之相对应的各种税收法规也在随之出台、更新,这就要求我们财务工作人员一定要紧跟其步伐,积极学习,将新政策与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以便于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有效的避免税务风险。

(二)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

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理清有关“营改增”行业的业务,首先要根据招标采购对供应商的要求,再到合同的签订以及涉及的约定方式,都需要在“营改增”的前提下进行,一步步落实。财务部门要根据业务的实质,确定出其是否在“营改增”的范围之内,之后再检查是否有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实际情况是否和发票上的完全相符。一个完善的合理机制,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

(三)提升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适应税制改革

事物的发展总是存在两个方面的,“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同样也是一次挑战。一方面“营改增”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税负,增加企业受益;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具有挑战,就是必须在保证收益的情况下,可以成功的由传统的生产模式转化为现代模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对国企财务制造业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使得国民经济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优化了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也给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在“营改增”的政策下,是财务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房青.关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若干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

[2]栾甫贵.论新会计准则中的财务理念[J].会计研究,2014,(2)

[3]帅起宝.增值税替代营业税的构想[J].经营与管理,2015,(1)

[4]李卫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变化及影响[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2)

[5]向小玲.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若干问题探讨[J].财会研究,2012,(9)

[6]杨书群.造国企财务制造业的趋势、成因及中国的发展战略[J].中国发展, 2012(4)

猜你喜欢
营改增制造业影响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