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特色历史文物资源 助力文化旅游新业态
——以福建省漳浦县深土镇为例

2017-01-25 09:03黄桂万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9期
关键词:历史文物文物旅游

黄桂万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深土镇文化站,福建 漳州 363210)

彰显特色历史文物资源 助力文化旅游新业态
——以福建省漳浦县深土镇为例

黄桂万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深土镇文化站,福建 漳州 363210)

历史文物蕴含着其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体现着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文化之根,是乡愁之印记,是各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和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合理利用历史文物,是传承文明、感悟历史、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力和软实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历史文物;管理保护;合理利用;旅游新业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旅游也越来越趋向发展的今天,如何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已关系到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和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要问题。正确处理历史文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助力文化旅游业迅速发展已成为一种新的产业态势。

一、当前历史文物的现状

漳浦县深土镇位于闽东南沿海,总人口54000多人,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文化积淀丰厚,自然和人文景观优越。古村落、古民居、古城堡、古遗址、宗祠庙宇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折射出祖先智慧的劳动成果。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深土镇普查文物点66处(复查22处、新发现的4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涉台文物保护单位6处。66处文物点中,古遗址14处,古建筑50处,古墓葬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处。在这次文物普查中,深土镇的文物点呈现如下主要特点:从年代看,多以明清时期为主,只有两处属于近现代;从构成来看,发现的文物点涉及各种文物类别,其中尤以古建筑居多,古遗址也不在少数,其他的只有零星几处;从分布来看,发现文物点分布较为均衡,各个村均有文物点,无空白村;从影响度看,锦江楼、八卦堡、瑞安楼、下埔古民居群、西丹“五落官厅”、皮定均将军陵园影响较大,已成为旅游名片。

二、历史文物的管理与保护措施

近几年来,深土镇以“一点两线”(丹鼎山文物点、深六线和漳东线文物点)为主轴,按照“尊重传统历史,修旧如旧,改新如旧”的原则,全面制定文物管理保护措施,形成完整的管理保护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成立以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村主干组成的文物管理保护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宣委任副组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由镇文化站牵头,组织各村文化协管员,通过走访、座谈对全镇文物点进行实地调查,全面整理、登记造册,形成文物资源信息库。

在每一年年初的镇、村农村工作会议,镇政府与各村签订文物管理责任状,强化文物管理与保护的主体责任。

定期组织各村文化协管员和安全劝导员对文物点进行安全大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

制定对文物点修缮、改建、重建的层层报批制度,严格杜绝不按程序申报,随意改建、重建文物,改变文物点原状的现象。

结合“两违”整治行动,拆除清理文物点周边的违建行为,实施重点文物重点保护。

结合每年的全国文化遗产日,充分利用文艺踩街、宣传横幅、现场咨询等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加强乡土文化历史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参与保护行动。

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修缮重点文物点,使之重放异彩,重现古韵魅力。

三、历史文物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历史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有特有的人文、旅游利用价值,必须处理好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经过几年的探索,深土镇总结一条可行性的新举措,提出“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创新与复旧共抓”的基本定位,以“印象丹山,魅力深土”为主线,以建设“生态宜居富美深土”为立足点,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总要求,充分利用文物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旅游和文化旅游名镇。

(一)精心规划,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当今文化旅游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此,深土镇以创建省级宣传思想文化示范镇和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把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专项维护、开发

配套上级文物部门专项资金,投入470万全面完成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锦江楼(这里曾是电影《欢乐英雄》、《阴阳界》的主要外景拍摄基地)的修缮保护及周边环境的整治。锦江楼在闽南地区是年代最久、工艺成就最高、墙体质量最好的古建筑,虽历经了两百多年风雨侵蚀和多次的兵匪攻击,至今仍保持完好。整个锦江楼楼群内、中、外三圈房屋以楼中的水井为圆心建造,向外形成三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中间大院为一圆形的天井,院中水井以圆为口,水井旁边置圆形石槽,内、中两圈正门,与楼内水井同在一条轴线上,门呈圆拱,站在天井中向上仰望天空,由于圆形屋檐的视觉影响,天空也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圈。中国文物协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教授、高级工程师罗哲文,国家历史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建筑规划师郑孝燮曾四次来锦江楼考察,被其独特的造型和精巧的建筑工艺所吸引,称赞其是“闽南土楼建筑群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日本、加拿大、荷兰和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纷纷前来参观、考察。当地流传一句俗话——“福建土楼走看看,漳浦土楼更值看,福建看土楼,要看锦江楼”,如今这里已成为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2.建设乡村示范点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投资300多万元,对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西丹村进行精心打造,修缮“五落官厅”“寨仔堡”文物点,增建一批名家经典石刻、竹亭,铺设全村的水泥路面,架设道路两旁的路灯,并在村落的屋前房后种植奇花异草,同时建设廉政孝道文化长廊和郊野农耕文化公园,亮化、美化、文化整个村庄,使西丹赢得了“西丹进士村,东方罗马城”的美誉,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3.开发丹鼎山风景区旅游项目

该项目总规划面积5000亩,以东坪水库和丹鼎山两大自然区域为支撑点,开发出葛洪庙景区、八卦堡景区、皮定均将军陵园景区、生态农业观光园、榕树盆景观赏区以及休闲娱乐城,形成了以丹鼎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题的旅游区。现已投资450万硬化一条5公里长的通往丹鼎山的环山道路,方便游客游览美丽的丹山自然风光和皮定均将军陵园、八卦堡、葛洪炼丹处、神龟取丹处、仙人弹琴处、葛洪庙等红色人文景观。

4.重建示埔四股文化祠

该祠是在文物部门指导下,由38社四股族人后裔捐资150多万重建而成,规模宏大壮观,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尤其是在每四年一度的祭典之日,族人后裔们遵循传统民间习俗,大摆官桌、演大戏、做佛事……热闹非凡。其特有的历史渊源所崇尚的是仁、义、礼、智四股文化,已形成了四股文化祠。因其位于丹鼎山脚下,是游客们瞻仰先贤、领略崇德向善、谦和仁义、忠孝礼智等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主要景点之一。

5.发掘“一村一品”文物特色

如埭头八宗祠、玄天上帝庙、深土辅信庙、塘头陈氏家庙、路下林氏家庙、金塘王公庙、后岱九皇宫、埭厝古城堡、霞陵城古城堡等,将它们作为重点特色旅游对接项目。

(二)舆论造势,提高文化旅游镇知名度

通过“微深土”“微党课”“美丽乡村卫生”等微信平台,制作《漳浦.深土》《丹鼎山旅游区》《丹山故事》宣传小册子,《大美深土等你来》的宣传片,通过互联网大力宣传深土的文化旅游景点、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等,使游客能更好地感受到深土自然人文景观的无穷魅力。

(三)区位独特,助力文化旅游新业态

深土镇旅游景点位于邻近乡镇——前亭镇国家4A级火山地质公园景区、赤岭乡“蓝氏三杰故居”(清朝治理台湾名将蓝理、蓝廷珍、蓝鼎元)、湖西乡“五里三城”(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赵家堡、诒安堡、新城)、旧镇镇“妈祖文化园”、赤湖镇“七星海度假村”、六鳌镇国家4A级翡翠湾景区和抽象画廊景点的中心腹地,现已打造成漳浦的一条旅游精品路线,独特的区位优势催生了餐饮业的发展。一些农家乐便捷店及西海岸酒店、鑫港湾酒店、泰源山庄(该酒店投资3600万,占地70亩,依山而建,所处环境风景秀丽,集观光、居住、娱乐为一体)等七家酒店先后落户深土镇,这不仅解决了本地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为游客提供了休闲观光、娱乐居住的旅游环境,为深土经济的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F59

A

黄桂万(1971-),男,福建漳州人,群文馆员,大专,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历史文物文物旅游
文物的栖息之地
内蒙古历史文物艺术精粹
文物的逝去
内蒙古历史文物艺术精粹
历史文物保护研究
旅游
江西古村旅游开发与历史文物城区保护矛盾探析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