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索

2017-01-25 09:03曾诗然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互联网+

曾诗然

(北京西天取经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索

曾诗然

(北京西天取经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

互联网的普及在给大学生心理和思想带来震荡和冲击的同时,也使得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而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如何结合其开放性、虚拟性、平等性以及互动性等特征,改进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理念,充分发挥传统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构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一、问题由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困境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高校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比例也在持续上升,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其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正逐步改变着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对高校学生来说,互联网集报纸、广播、电视多种功能于一体,各种信息的快速流通,丰富了有效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此同时,基于互联网虚拟性、隐匿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它的普及和使用也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拓宽了大学生情感交流空间,更促进了学生个性人格的培养。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的良莠不齐,受辨别能力限制的大学生们极容易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所影响,致使其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偏离正确的轨道,网络依赖、网络孤独、网络成瘾症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构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乃是大势所趋。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三十年发展,全国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探索。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教育手段和方法较为独特,而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且多是简单梳理相关概念,立足于当前学生困惑如情绪管理、两性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相对较少,缺乏情景模拟等体验式教学以及心理咨询必备的技术设施;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匮乏。在现阶段,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是德育工作者、心理学教师、高校医务人员等,队伍专业化程度偏低,且人员师资配备不足;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定位模糊。很多高校对新形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性质和规律等方面认识不清,缺乏对心理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三者之间在目标、内容等方面差异性的认知,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学校教育规划等,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现实考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通过信息网络促进社会各要素资源的融通交互趋向频繁,相互之间因信息技术的扩散、应用和深度融合而进一步强化互动影响,当然也包括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机遇

首先,“互联网+”拓宽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健康课程、讲座或者面对面咨询等方式,而互联网基于其虚拟性以及动态与静态的完美结合,一方面能够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空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心理教育过程;同时,教育对象也可以随时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参与线上健康论坛,接受在线心理测试、辅导。其次,互联网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内容。“互联网+教育”的重要能效之一就是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也包括对原有相关资源的深度整合,比如将域外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与当下国内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最后,互联网有助于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互联网自身的便捷性、新奇性以及内容多元化等特点,对高校学生具有越来越大的新引力,高校学生也更多愿意选择在互利网平台上表达心声,这也为教育者提供及时的原始研究素材;同时,大数据本身能够实现对高校学生所关注的心理问题进行筛选,便于教育者把握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

(二)“互联网+”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挑战

“互联网+”突破了传统教育垂直转播的制约。一方面高校学生能够接受更多复杂的网络资源,而能否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高校学生能够自主识别网络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下一步“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关键;同时,高校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也具有更大的随意性。比如发表明显缺乏社会责任的言论,或者不遵守网络道德的行为规范。这些因素的存在自然也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结合互联网的时代性特征,拓展新的教育模式,不断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三、对策建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和完善

事实上,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比较清晰的发展路径,尽管在具体的实施方式和客观效果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向着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纯以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为主,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愈水平,提升他们了解自我、应对困难的能力。尤其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受教育者更加个性和教育模式老套双重挑战,但同时也给高校心理教育模式的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新内容和新效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更好地完成高校育人、树人的职责使命。

一是以人为本,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互联网+”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并不在于心理教育者的专业技巧,而在于转变教育理念,扮演中介角色,立足学生实际,加强对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制定个性化教育模式,形成心理教育、心理咨询、预防干预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内容体系。如构建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格式塔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等为基础,以实现大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互联网隐匿性、开放性以及互动性特点,全面挖掘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感问题、自我认识问题、睡眠问题等所有心理问题,并进一步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模仿法、厌恶疗法、冲击疗法、儒家礼教修养方法、西方人本主义当事人中心疗法等技术手段,形成广覆盖、高水平的心理咨询内容体系。

二是上下联动,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面对互联网对社会生活和人类思想的冲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需要线下教学及实践活动,更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至线上,开拓新的教育方式。第一,建设网络心理课堂,探索线上集中学习、线下碎片化教育新模式,网络课程的设置分版块分栏目,并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自主选择性;第二,开发心理健康APP,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范围,借用互联网新技术,延伸心理健康教育职能,设置学习课程、专业测评、朋辈互动、网络咨询等栏目,并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学生的历史浏览痕迹、信息搜索等相关信息,定制符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是加强监管,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首先,要完善校园的网络监督机制,抵制恶意信息的传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氛围。学校的网络监管部门应当构建切实可行的舆情监督管控机制,通过查看、搜集、分析调查校园网内舆情信息,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走向,并采取应对措施。其次,要构建学生个人信息数据库,做好全方位监管。在学生入校后,全面采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家庭情况、健康体检、心理测试等,同时记录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信息和校园生活信息,如课堂出勤率、考试测评结构、社会实践情况、心理咨询、就医诊断等。通过对这些碎片信息的采集,借助大数据分析对比技术,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提前建立预警机制,预防校园极端事件的发生。

四是培养人才,打造新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信息技术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机遇,也带来诸多挑战,因此培养一支符合网络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对这些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指导,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交流和专题讲座,使其不仅能够熟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可以形成对互联网认知的新思维、新理念,熟悉并能够科学分析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高校学生心理等方面的互动关系,进而能够将信息技术很好地运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1]王孝红,唐德斌:网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

[2]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袁忠霞,张玲.构建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15).

G642

A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互联网+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