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研究

2017-01-25 09:03黄云艳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术性陈列展品

黄云艳

(广西贵港市博物馆,广西 贵港 537100)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研究

黄云艳

(广西贵港市博物馆,广西 贵港 537100)

博物馆具有向大众传播知识和思想的社会功能,陈列展览是知识和思想传播的载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加深,现代人们对于知识和生活品质的追求都在不断提高,同时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也多种多样。如何丰富和提升博物馆文物陈列的知识性和观赏性,做到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对于博物馆吸引公众关注,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学术性与趣味性统一结合的角度研究和讨论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相关问题,以求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博物馆;陈列展览;学术性;趣味性

引言

当前,国内不少博物馆在文物陈列展览上存在着以物为主,内容和形式单一、枯燥的现象,不能有效实现对文物或历史信息的揭示和诠释,限制了观众对博物馆所展出的文物或作品的了解,严重影响观众的参观兴趣,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一、总述博物馆展品陈列功能和宗旨

贵港市博物馆藏精品,充分运用文物资源,利用现代技术多角度展示和诠释文物的文化内涵,并运用图片、照片、多媒体技术、场景等辅助展陈手段,全方位丰富展览的内容,使观众能够了解文物的基本知识,了解文物的用途、文物的细节,了解影响贵港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物,获得精神的鼓舞,其功能如下。

(一)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博物馆是收藏、宣传和陈列历史文物、自然标本以及一些其他实物资料,既起到收藏、保管文物的作用又有陈列和宣传作用的科学研究机构。参照博物馆的研究、收藏和教育功能,目前我国的博物馆主要有社会科学类博物馆和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两大类。博物馆自身要有科学合理的定位,以突出博物馆的内涵与魅力。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博物馆基本实现了免费开放,成为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公机构。利用博物馆博大精深的资源优势和功能优势,将博物馆打造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展示城市的文化内涵,吸引公众的参观热情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对藏品、作品进行展示、宣传并诠释知识和思想的载体。所以,博物馆陈列展示的设计首先要符合展览传播的需要,针对陈列展览的创作必须要服从展览传播目的,依据展览的主题和内容来进行陈列、规划、说明,既要充分体现展览的学术价值又要考虑展览的普及性功能。同时,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充分了解和考虑观众参观展览的动机、目的,并兼顾现代人对审美的需求。为了体现博物馆传递文化信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功能,将展品更好地呈现在观众的视野面前,陈列展览设计的主要定位,应该是同时兼具学术性、功能性和趣味性。

(二)博物馆展览面向的对象群体

博物馆要很好地为观众服务,应该充分了解所面向的观众对象群体。根据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目的,可以将观众划分为专业人群和非专业人群两大类、。

专业性人群参观展览大多出于研究的目的,所以这类群体对展品陈列的学术性要求比较高,要求展品的陈列设计可以全方位地呈现藏品的信息,方便从不同角度,观察和研究藏品的每一个细节。工作人员在进行陈列设计时就要有选择的、相应的对一直重点展品进行突出展示和多方位,多渠道讲解,满足专业人群的观赏、研究需求。

与专业性人群不同,非专业性人群来到博物馆的目的,主要在于参观、游玩、开阔视野眼界和扩大知识面,这类人群中,青少年和儿童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除了想要更多地了解藏品的知识性信息以外,还要求展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审美性。

目前博物馆所接收的参观者,以非专业人群居多,所以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上要考虑到这方面因素,相应地增加展览的知识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在常规展示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影像技术,来满足不同年龄和层次的观众的需要,使观众充满好奇,激活观众情趣,从而有效地实现吸引公众参观,使观众在博物馆提供的文化服务中了解历史、接受教育、得到启迪。

二、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和趣味性研究

(一)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

文物类的陈列展览要尊重历史,在审视、评估博物馆所拥有的文物资源的基础上,符合和服从展览传播的展览主题、展览内容和展览目的需要,将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归纳、并合理整合,通过新颖、多样的展示内容和手段,展示历史文化的内涵。博物馆在对历史文物进行陈列展示时,应该在展品的编排中呈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且要实现综合展现文明的发展历程,应该相应地增加背景知识图片、物品等的陈列,帮助观众了解文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以便观众对文物有正确的理解,如果脱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会影响珍贵文物的历史价值,将其变成了一件单纯的艺术品,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展览需要深度挖掘展品的相关信息及其背后的故事。

自然科学类的展览,有助于观众了解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增加自然知识,在陈列展示时应该充分考虑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按照一定的分类,或顺序进行展出,以便科学地表现自然常识和生物种群的生活状态的信息,在展示人类发现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倡导对自然环境保护;科技类的展览,在于向观众普及科技知识,展示科技的力量,以及人类探索、学习和利用科技的成果;艺术类的展览,通过艺术实物作品的陈列,带给观众审美的感受和教育,向观众揭开美的本质,提升大众的审美品味与修养。各种类型博物馆的陈列都要有明确的主题思想,陈列设计是对展品的再创作,要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和相互配合,营造特定的环境氛围,带给观众一定的感染力,力求达到理想的陈列效果,使博物馆保持经久不衰的文化吸引力。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在设计讲解内容时,要体现展览的专业性、学术性特点,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观众的接受能力。文物类的展品历史性较强,要尊重历史,不能随意虚构或添加不恰当的渲染;自然科学、科技和艺术类展览专业性较强,应增强展览的知识性和学术性。针对不同类型展品的陈列展览,要区别设计讲解内容,文物类的展品,不能像普通展品一样只是简单的标注展品名称等基本信息,还应该有详细的讲解说明,使观众能够真正了解文物的时代背景和相关信息,增强展览的可视性,力求举办观众看得懂的展览。

(二)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时下评定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成果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营造轻松的气氛,做到寓教于乐,可以增强观众参观博物馆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多样化的陈列形式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趣味性。由于博物馆展览的文物和展品本身的专业性很强,所以具有一定的高端、枯燥、生硬的特点,不便于观众理解,影响观众的参观兴趣,所以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趣味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展示的趣味性。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更多地聚焦于信息传播,为了增强陈列的趣味性,将展品以直观、新鲜、生动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需要不断地创新展示方式,可以将现代化的激光、声音与虚拟影像、制作蜡像等技术融于博物馆的展示之中,模拟原景展示,强化了展示形式的效果,增强展览的艺术感染力,让观赏者好像置身其中,产生联想,带给观众惊喜。

(三)新时代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要有强烈的时代感

陈列形式陈列以实物为主,辅以适量的文字、照片、图表、场景、展板、展墙、展柜等辅助展品,并充分运用声、光、电以及多媒体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营造出简洁明快、清新淡雅的文化氛围,力求突破文物展览呆板、枯燥的局限性,进一步拓展文物内涵,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做到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突出贵港在秦汉时期作为广西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布山郡治的繁荣发展特点,梳理贵港市自新石器时代到清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点。此外,展览向观众开放互动项目,培养公众爱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在兼顾学术性和趣味性的同时,不断创新,以增强公众的参观兴趣,让观众在参观时乐此不疲,积极投入,在审美体验的中收获知识和信息,获得新的感官体验,充分实现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和趣味性对于展品的展出和观众的感受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所以陈列展览在提高知识性、学术性的前提下也应加强趣味性和娱乐性。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在参观者中占有相当大比例,所以需要我们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和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家长带领孩子来参观,这对于提升作为我们国家未来发展建设生力军的青少年儿童的审美品味,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有很大的帮助和益处。

[1]郑委.趣味性在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2]单霁翔.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J].东南文化,2013.

[3]谢晓婷.博物馆展览的学术性与普及性——以苏州博物馆仇英特展为例[J].中国文物报,2016.

G265

A

黄云艳(1977-),女,南宁市人,馆员,中级。

猜你喜欢
学术性陈列展品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展品被盗了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组合与构建
海德汉EMO2019展品预览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育儿必读的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