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

2017-01-25 09:03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9期
关键词:城市居民博物馆文化

严 允

(武宁县博物馆,江西 九江 332300)

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

严 允

(武宁县博物馆,江西 九江 332300)

作为城市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不只具有陈列展示、科学研究、保护管理及文物收藏等功能,更要发挥搭建城市多元化文化交流平台、弘扬城市精神及引领城市文化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博物馆事业发展规模、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现已成为衡量城市、民族及国家文化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本文以全新视角阐述博物馆功能,促使博物馆成为“文明窗口”,承担其自身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化进步。

博物馆;社会责任;城市文化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多,博物馆工作水平已取得一定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博物馆工作的要求日益规范,博物馆工作重心开始逐步向分析其社会责任及宣扬城市文化途径转变。其中,博物馆指保存及展览与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文物资料的文化类机构,具备宣传及教育作用[1]。按学科,博物馆可分为文化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社会历史类三个方面,特别是社会历史类博物馆,数量多,普遍为断代史或通史类博物馆,例如: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及省会博物馆等。鉴于此,本文针对博物馆社会责任及城市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博物馆的社会责任

博物馆作为“精神家园”,以满足广大民众对博物馆知识及视觉愉悦为前提,满足净化心理及寻找心灵归属感的需求。文化作为城市演变发展的主体,不只是城市居民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更是深刻影响城市发展进程,城市越繁荣城市秩序越井然有序,城市民风越活泼,甚至有学者认为“没文化的城市也是没有品位的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存在由于精神空虚产生严重社会问题的可能性[2]。由此可见,通过关注地域文化及传统文化、创造有益文化及先进文化生存环境、抵制腐朽文化及落后文化等方法,充分发挥博物馆作用,能切实解决精神空虚问题具备显著价值作用。

博物馆文化现已成为安抚人类心灵的精神食粮。为了更好地弘扬健康的博物馆文化促使其潜移默化影响一代又一代城市居民,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对于博物馆建设的重视程度,将博物馆建设为充满人文氛围的精神家园,促使其成为城市文化创造性内在源泉及动力。有学者曾明确指出:“城市依靠记忆存在,是人人类物质财富集中区域,是人类精神文化创新区域,是人类文化的容器”。作为城市文化领域发展最迅速的系统,博物馆的综合效益明显,其经济效益每年超过数亿元,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及维护城市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见,博物馆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现代化发展意义及方向的角度来看,城市不只是庞大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经济的有机结合体,其核心资源不只停留于自然资源及技术人才,更需要城市人文环境。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以满足时代变革需求为出发点,赋予博物馆文化全新的意义及价值,认识博物馆文化对于城市文化发展建设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4]。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部分城市迈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盲区中,以美化城市景观及改善居住条件为口号,兴建大批城市雕塑、大型喷泉及绿地设施,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城市文化环境,但是对城市原住民生产权利带来挑战,严重破坏城市多样化文化生态及生活形态。

相似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方案不符合城市文化发展演变进程,对城市原有传统个性带来毁灭性打击,无法创造出全新的城市特色风貌,尤其是原住居民流失,是造成城市小区生活丧失活力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等同于保护城市历史发展演变进程,确保城市精神得以传承以达到维持城市文化生命完整性的目标。究其本质,一座城市繁荣发展与城市居民人文态度直接挂钩,一旦城市繁荣发展局限于扩张地域及升高地表,一味强调外在有形变化忽略内在无形内容,无法以文化为指导开展城市建设实现文化二次创造,无法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12月全球人口超过50万城市有1/4在中国。

二、博物馆的城市文化

有研究资料表明,2016年联合国发布《世界城市化展望》(2016年修正版)中明确提出:“中国尚处于城市化发展重要转型期,预测至2025年约超过107个城市人口迈入50万大关,其城市化水平高达59%”。而以城市概念为切入点,人口学家着重强调人口流动过程,地理学家着重强调空间扩散过程,社会学家着重强调生活方式变化过程,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侧重于分析城乡大规模建设冲击及影响。有学者曾明确指出“城市空间及土地经济利益最大化与城市生活空间环境人性化间的矛盾,其本质为消费空间维持生存人群需求与剥削空间中抹去利润资本要求间对峙”。

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迅速,不只城市居民需要精神坐标,更倡导城市拥有人性化文化城市坐标及地理坐标,不再停留于功能化城市发展目标。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其GDP以人均9.8%增长速度呈高速上升态势,以我国最具国际化及活力的大都市上海为例,其人口数量高达1900万,超过750家外资企业设立办事处,其城市建设进程脚步永不停留。如何保护城市有形的历史建筑及无形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是城市在建设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7]。城市文化遗产不再是城市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

除时代气息外,现代化城市特色更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气”,而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的主体内容,不只见证凝聚城市发展演变的历史,更具有发挥构建和谐社区、建设生态环境、认同文化身份、维系乡土情结、展示特色形象及保持城市记忆等方面的作用,深刻烙印城市记忆,留下城市发展足迹,促使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生活相融合,做到“更加美好、更有内涵、更具特色”,弘扬真善美的文化氛围,是城市居民不可推卸的文化发展责任。然而,少部分城市为了提高城市品位促使城市更为天然宜居,加大对于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利用建设江滩夜景、大型广场、创意雕塑、亲水走廊及湖泊网络等方法打造非自然景观,丧失原本的亲和力及亲近感。

城市文脉主要体现为城市文化及其文化传统,其形成根源与城市是否存在延续功能直接挂钩,即城市文脉得以延续、城市功能发挥越充分。城市文脉不只是文化景观、文化遗址及文化设施的积累,更是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体现。由此可见,保护城市文脉不只能维护城市发展演变历史记忆,更有利于城市居民生活经验长远发展,并且文化城市以具备博大文化情怀为前提条件,兼容并包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及现代文化,直至完成优胜劣汰过程,是城市文化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有学者认为“文化是健全社会的精神核心及文明思想,是平衡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代表着社会良知,承担着社会责任”。

发展博物馆事业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汲取需求为前提,提高城市居民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增强城市居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侧重挖掘城市文化特色,不局限于研究城市文化遗产、城市外形及建筑特色等内容,集中研究体现城市居民的集体精神。同时,城市规划与博物馆存在重叠区域,尤其是城市规划,其某个转型时期的变化轨迹是博物馆发展方向的主流趋势。博物馆以城市规划为基础遵循其传统学科发展规律,结合城市特色增加文化内容,促使博物馆建设与城市规划更具有创造性。此外,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和谐因素及和谐因素均严重影响博物馆建设进度。

现代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受博物馆影响较为严重,其社会作用无法被其他机构所替代,而博物馆作为城市发展演变历程的记录者及展现者,应充分发挥传承城市文化的作用,不只为了记录城市过去,更为未来城市保存今天发展进程,紧密联系现实与历史间关系,促使城市文化向未来发展。博物馆的现代社会作用直接决定其成为城市文化推动者及参与者。以宁波帮博物馆为例,展示宁波这座城市百年历史,弘扬宁波帮作为至今活跃于海内外的商会“帮派”的发展过程,是现代商业文化的宝贵财富,有助于培养城市文化特色。

三、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未来国际竞争不只局限于经济竞争及政治竞争,更强调文化软实力竞争,并且文化软实力易于被对手接受,不易产生激烈对抗反应,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模、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现已成为衡量国家文化发展程度、民族文化发展程度及城市文化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现阶段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城市安全问题不再是军事性问题,涉及经济、政治、金融、科技及文化等层面的竞争,政治及经济层面,而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责任有助于创造和睦生存大环境。

[1]王微微.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J].赤子(上中旬),2015(11):55.

[2]徐津.刍议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发展[J].才智,2015(21):353.

[3]宋艳玲.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发展[J].黑龙江史志,2015(11):293.

[4]宁雪梅.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发展[J].赤子(上中旬),2015(23):39.

[5]侯爱芹.新时期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功能探究[J].黑龙江史志,2014(13):288-289.

[6]刘春艳.博物馆的功能及其发展问题分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28(4):220-222.

[7]张蕾.文化传播下的博物馆如何发展——从中国珠算博物馆谈起[J].珠算与珠心算,2016(2):42-45.

[8]李海梅.非遗传承与保护:当下博物馆建设的一个重要面向[J].博物馆研究,2016(1):30-36.

F291

A

猜你喜欢
城市居民博物馆文化
基于轨迹数据的城市居民出行活动规律提取
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我国城市居民体育经历中断行为探因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博物馆
谁远谁近?
露天博物馆
自发性体育组织参与对城市居民社区信任的影响——基于乌鲁木齐市的调查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