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平面设计理论与技术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变化与发展

2017-01-25 09:03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9期
关键词:设计师受众传统

褚 君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论传统平面设计理论与技术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变化与发展

褚 君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随着历史变迁,平面设计经历了从传统绘画中分离作为以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的独立学科,然后又由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激起了一次次更新与变革。当今的平面设计相对于十几二十年前的传统平面设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新平面设计通过数字化媒体技术再以信息传媒为基础、心理感官为依据等新型设计手段,不但突破二维向三维甚至四维发展,从静态转变而动态,而且从综合感官上给受众以全新的感受。在新媒体背景下,通过与技术结合使得平面设计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方式上不断进步,扩宽了自身道路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平面设计;新媒体;传统

一、传统平面设计的基本特性

在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的过程中,由于沟通发展的需要逐渐用符号来传达思想感情。从结绳记事到能够运用图形与符号,这一转变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突破。随着图形与符号的逐渐发展,渐渐演变成了文字。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最早有三大古老文字,即中国的甲骨文、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与埃及的象形文字。这三大古老文字是世界文字发展的源头,同时也为后来我们现在所说的平面设计奠定了最原始的基础。所以,自古以来传统平面设计都扮演着传播与传承的角色。但是无论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平面设计的地位有多么重要,但依然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改革与当下社会所赋予的挑战。

从客观的角度而言,近代中国在外来侵权者入侵时,为实现商品倾销的目的,开始出现商品的促销广告。国内开始盛行一些具有西方流行特点的商品广告与包装,使得外来侵略者极大的收益。近代中国的平面设计开始出现。由此可见,平面设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视觉目的的传播与产品宣传为主要目的,多样性表达是平面设计最传统的表现风格,也可以说是多种风格的综合。平面设计的根本也不只是所谓的图形、版面、字体、色彩,而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只是提供外形,问题的解决存在于设计对象的内容之中。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的、与主体相符合的设计风格,内容决定形式。在稳健的图形中找到活泼的元素,从而达到稳定与跳跃并存,静与动的相对平衡;字体与版面排列的自由与规矩;色彩的艳丽与灰暗,在形式与涵义上都遵循内在的关联、综合的内容,即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为统一的视觉目的服务,强调主题观念和主题思想为准确的视觉传达,即设计的核心。多种设计元素的综合与碰撞同时具备了折衷性、混合型、多元性、综合性、娱乐性、自由性、差异性、互动性、和谐性等传统平面设计的特征。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社会在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下,传统的平面设计更倾向于利用便捷的工具代替传统设计工具及以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为承载背景。如果说20世纪的设计师是以充满生命力的设计风格来迎接新设计,那么21世纪的设计师则更多的是以理性与灵性来进行创新。经历了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平面设计一直在寻求新的突破与创新,才能构建起更为和谐与长久、更具生命力的设计机制。在当代设计中出现了个性化设计、可持续设计与人性化设计。

(一)个性化设计

全球商业化环境的变化为平面设计创造出一种更为新颖与激烈的环境。新媒体与传统的重叠是新环境中标出自我领地与个性的必要条件。随着新媒体元素的不断加入,平面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化。这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自我见解,能够无限的超越自我、精准表达。在重新组构的设计作品中组合元素、分解元素,在演变中寻找个性、发展个性,才能够在个性表达的道路上更具有生命力。

(二)人性化设计

社会的进步,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使消费者对设计有了更高的需求,在其中添加精神文化的需求,注重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这意味着不仅仅具备平面设计最基本的功能,而且要能体现对人的关怀,对儿童的安全、女性的使用、老年人的使用、残疾人的使用等能更便于携带和储存,赋予商品不同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根据不同的消费人群采取不同的设计形式,倡导个性化、人文化,无论图案设计还是色彩的搭配均充分体现人的思想、理念,引起消费者不同的人性化感受,博其好感和心理认同。

(三)可持续性设计

可持续性又称之为生态设计、绿色设计,是对设计更深层次的思考,新媒体环境下对现代科技所引发的对环境与生态影响的反思,利用设计理念使产品更具先进的技术性,利用可再生材料设计出可循环作品及多功能作品,使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协调性与合理性得到一种系统设计法。

(四)多元化设计

从文字到图案、从二维到三维、从传统到新媒体,平面设计都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而发展,不断地提升自身、完善自身。发展到多元化并存的今天,回顾总结每一段的历史会发现,今日的平面设计越来越关注于满足各个阶层的大众需求。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多元的民族文化、多元的地域特点、多元的思想内涵、多元的视觉要求、多元的设计方法相互碰撞交流。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设计资源,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传统平面设计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下,多元化的局面产生了。

然而今日的平面设计与艺术已经不完全符合传统的平面设计了,但设计基础依然还是平面设计,但是却已打破平面设计专业的传统束缚,但是在学科名称上依然称为平面设计也无不可。

二、平面设计与新媒体概述

(一)平面设计特点

每个时代印刷技术的高低对平面设计的成败有极大的影响。其中平面设计在现代印刷运用主要是通过文字的排版、画面的分割与布局、抽象图形或具象图形等这些手段来实现,主要目的是传达所示信息,影响受众。平面设计是各个设计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通过二维图象来表现其平面布局、工艺美术或产品造型设计都需要通过平面设计来展现等等,所以说,除去三维影视等设计以外,平面设计存在于各个设计过程中,以及作为最终的表现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平面设计的传达媒介也出现了新的可能。传统平面设计借助电脑辅助设备,从制图到最终作品的展示都以一种全新的实现方式跃然于电子屏幕上,更有的平面设计突破了二维的界限,在数码高端技术的带领下已经开始在影视多媒体行业有了新的发展。

如今,我们的平面设计作品已不单单是局限于印刷品或是绘制品来表现,更多的是通过电子媒体终端大量地围绕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机、平板电脑、户外电子设备、电视、电脑等都被作为终端媒体进行传播。因此,平面设计的涉及领域也在不断地向各个领域扩张。以新媒体作为承载对象,优势远远大于传统印刷媒介,在制作上不仅可运用手法多样、工作效率高,后期作品的修改十分方便等。在传播上具有速度快、覆盖面广、成本低等特点,其好处是传统印刷媒介难以企及的。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印刷媒介如果不发生改变,必将在行业内寸步难行。因此,传统印刷媒介开始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设计师本身也不完全拥有绝对的设计权利,他们对信息的控制权有很大一部分转交到受众身上。在广大民众接触的平面设计中,他们能够决定信息是什么,什么样的设计会有更广泛的传播可能。

(二)新媒体的“新”特点

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平面设计会有怎样的挑战与变化?在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氛围中,新媒体简单而言就是一种环境。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等,也就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比如在人们通过报刊与书籍等印刷品获得信息的时代,出现了电视这一媒介,使得更多的人通过电视而不是印刷品来获取信息这一现象,此时的电视相较于印刷品就是新媒体。以此类推,网络的使用量超过了电视,应用网络传播的媒介就被称为新媒体。它的本质在于:人人都可以是生产者,人人也都是传播者。当新媒体出现后,每个人都可能扮演生产者,每个个体都可以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平台去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在当下最为活跃的微信朋友圈中,个人将自己的设计发布出去,这就是承担了生产者的角色。然后朋友圈中发现了个人发布的设计,在作者允许的情况下转发或点赞,其实就充当了作品的传播者。在传统平面设计中,设计的作者以及宣传方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作品的形态、传播的数量以及广度。而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声,每个人都具有对内容的投票权。也就意味着,受众不但可以发布和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同时能够决定这些内容传播的数量与广度。

新媒体依托互联网为传播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新媒体拥有传播更广泛、成本更低廉、应用更普遍等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作为一项技术,本身不具有改变社会的能力,反而是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改变一切的是使用新媒体的人们。更多人能够便利地使用、公正公开的传播、更好的社交是新媒体的三个特点。其中更多人能够便利地使用使得人们不需要在特定的时间从书本、报刊或是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甚至特定时间中发布与获取信息,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介的统治地位;公正公开的传播指的是通过网络,信息从制作到发布更加透明和跨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保存,信息也能被更广泛地搜索和传播;更好的社交则让线上交流越来越活跃,在传统媒介中传播方和受众、受众之间沟通相对比较受限,而通过新媒体不论是传播方与受众还是受众之间都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线上交流,相对于传统媒体拥有更佳的体验感。

三、当代社会中“多变”的平面设计

(一)平面设计中多维度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传播媒介的更迭,传统媒介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逐渐放慢脚步。相较于发达的西方国家,在我国的平面设计行业发展正处于发展与探索阶段,传统媒介由于其局限性使得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而现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为平面设计寻求了新的发展前景。平面设计开始突破传统的束缚,逐渐将目光分散到非平面领域,利用多维度、多感官等新的设计思路获得更佳的视觉效果。破除了传统平面设计思维模式的界限,新的设计手段、设计设计词汇、新的设计要素等都为我国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通过这些新的设计思维模式,基于传统印刷技术能够将设计作品赋予全新的审美情趣。比如,在乐事薯片的包装设计中,设计了半张以立体形式出现的表情夸张的卡通脸,与现实中人们将薯片包装对应的部位挡在面前出现跨维度的包装与消费者的有趣互动,与此同时,人们还能够拍照上传到网络平台,制作有趣的图片与视频在线与厂家和其他消费者互动,从而达到促进产品销售,提高产品知名度的目的。诸如此类的平面设计数不胜数,通过传统与现在多元化的表现方式相结合,使得平面设计更加丰富、更具魅力。

通过多维度结合的表现方式,令平面设计在创意上脑洞更大,能够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它时不时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破除人们对传统平面设计的认知,带给受众惊喜感。在审美上非常符合现代人的流行趋势,符合现代人对于新鲜、无界限事物的追求,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多维度设计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还为其在数字媒体与多感官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提供了基础和设计手法。

(二)数字媒体下的平面设计表现

数字媒体如其字面意思,指的是能够通过有线或者网络连接的如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户外电子荧幕等等数字媒体终端。过去单纯通过报刊、杂志、书本、印刷招贴获取信息的时代已经过去。在现代生活中,网络无处不在,通过各种渠道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各种电子屏幕要显示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而言必定要以平面的形式呈现,有平面的地方就为平面设计提供了新的舞台。通过网络,不论是社交、购物还是阅读新闻资讯,这些信息的发布者都需要在大量的竞争者中争得更多的目光。因此,平面设计就成了这些依托于多媒体终端的信息的传播的必然加工手段。诸如网页设计、UI设计、动画制作等新平面设计领域在迅速的发展,成为现今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平面设计中,由于印刷技术、材料选择的局限使得平面设计中许多设计想法与创意不能实现,在现今数字媒体使这些限制设计师创作的现实条件脱离束缚,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赋予了设计师广阔的设计空间,提升了他们的创作能力。

(三)多种感官并行的平面设计表现

在传统的平面设计中,设计作品主要以视觉效果为主。随着设计师们的不断创作与社会发展,平面设计打破了注重视觉效果的单一局面,通过在设计中联系除了视觉,同时也联系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在平面设计中调动通感,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为作品增色。这种多感官并行的平面设计主要依靠调动大脑已经存在的记忆进行联想。通过对这种普遍性和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经验的汲取,将其进行加工处理,更够作为平面设计中引起通感的元素加以利用。当人们看到平面设计中有诸如此类的元素时,便能够无意间唤醒曾经的记忆,甚至在此之后对其进行重构。这也充分说明了设计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总结。受众是设计的起点,也是设计的终点。

多感官并行的平面设计主要有两种:第一是功能性,对生活或行为具有指导作用,例如交通导向图,通过箭头符号等既有的共同认知图形对交通进行指导,影响观者行为和决定。第二是心理诱导,通常在商业广告中通过心理暗示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以及对品牌形象的认知。比如在食品包装设计中通过对用色的调节,改变包装的材质能够唤醒人们对事物味道的幻想等等。基于此类研究,当平面设计需要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必须要对人文环境、当地人的共同认知有足够的了解。也恰恰反映了平面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设计师在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方向上有所研究。

(四)交互式设计中的新平面设计

交互式设计中最主要的莫过于“交互”二字,通过以传播者与受众互动达成富有趣味性的新型设计方式。优秀的交互设计不但能使受众的感官投入其中,并且能够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大部分平面设计作品中,都是设计师单向将所要表达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在交互设计中,通过例如触摸屏幕、摄像设备、红外感应、重力感应等现代技术的加入,使得平面设计在将信息传达给受众时,受众做出反馈,同时将反馈的结果立即传达给受众,如此以来,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四、新媒体影响下平面设计发展之“新”

(一)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

现代平面设计最有魅力之处在于通过借助先进的技术不断创造出新的惊喜。从平面设计的概念而言,当下动态的平面设计依然被涵盖在传统平面设计的定义之内,只不过原来的技术不足以支持动态的平面设计被创作出来的可能。因此,当今现代动态平面设计是对其定义的更进一步说明和表达。

多媒体设备不但能很好地呈现静态平面设计作品,由于技术的完善,动态的图像和符号都能跃然于各个多媒体设备之上。这种新的表达形式使得设计作品动感十足,更直接、准确地传达出设计信息。不论是标志设计还是招贴设计,都能通过动态变化使作品更加有趣、且推广效果事半功倍。

国内关于动态平面设计作品中,淘宝购物节和造物节中的动态海报在当下传播最为广泛,并且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通过技术制作的静态海报中每一个想要呈现的细节都能以它需要的方式不断运作。海报整体极富趣味性,其中包含的信息数量之多是普通海报难以企及的,使它在平面设计行业内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二)综合学科的平面设计

传统的平面设计事业中各个平面设计领域都有细致的划分,不同的门类要求也有所区别。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带来了多元化、多角度的平面设计作品,展示内容之丰富使得平面设计各个领域的界限开始模糊。平面设计的综合性在不断增强,各个领域间的交流与融合在逐渐的进行。以网页设计为例,页面中不但需要设计师完成对图片的处理、内容的排版整合,甚至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站技术支持能力。制作完成后,通过各个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媒体终端设备使网页能够迅速且广泛的传播。

现代平面设计的综合性要求设计师具备广泛的知识面,掌握多种技能,从知识的积累、电脑设计制图技术到设计作品的运营管理都需要有所掌握。通常来说,一个平面设计团队的中坚力量是由设计师组成,但由于新媒体跨领域的发展,需要借助不同的多媒体手段,也需要各个涉及方面的专业人才组成。从视觉艺术到技术支持,每一环节都需要团队之间相互协作才能呈现作品的最佳效果。知识储备的综合性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不但是对现代平面设计师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发展 和开拓新媒体背景下平面设计行业之路的必备条件。

五、结语

平面设计是各个设计领域的基础,是各科设计表达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是设计师创意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它紧密地联系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妆点着我们的生活,它在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的交织令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生动。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赋予了平面设计更广阔的设计空间和设计平台。平面设计从传统的书籍、报刊、招贴等印刷品到今天的各个多媒体终端的电子荧幕,走过了漫长又曲折的发展过程。直至今天,平面设计师和技术人员仍然在新媒体艺术表现方面不断努力,为实现传统平面设计向新视觉传达与交流过度而不息前进的脚步。

[1]史学卿.新媒体影响下的平面设计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2]王禾.探究平面设计中的跨维空间表现[J].艺术品鉴,2014(12):119.

J504

A

褚君(1990-),女,汉族,山东省滕州市人,艺术学硕士,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猜你喜欢
设计师受众传统
小小设计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设计师访谈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老传统当传承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设计师的存在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