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社区服务

2017-01-25 09:03赵金玲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9期
关键词:资源优势社区服务居民

赵金玲

(天津北辰区图书馆,天津 300400)

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社区服务

赵金玲

(天津北辰区图书馆,天津 300400)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的信息数据虽然给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了便捷,但也在客观上增加了搜集有效信息的负担。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社区知识共享中心,想要在信息社会实现服务及社会价值,就必须整合资源优势,开拓文化服务手段,提高社区居民的信息需求。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意义,阐述了当前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现状,并在资源视角下提出完善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的对策。

公共图书馆;资源优势;社区服务

引言

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及信息工程的发展,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及国家标准化委员化共同发布的《公共图书馆管理规范》正式施行,推动了社区知识共享服务体系的发展。然而,面对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趋势,以社区为中心的公共图书馆成为重要的知识服务场所,但出于资源管理不足、技术管理落后等方面的限制,以至于社区公共图书馆难以满足社区文明建设的需要,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资源优势,有效实现社区服务职能,这对于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意义

(一)服务社区是实现自身发展及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

在上世纪60年的美国,早期的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理念开始逐渐兴起。随着美英等国家的社区公共图书馆运动不断发展,也为我国开展公共图书馆服务社区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相关的经验借鉴。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型设施,其职能不仅在于为社区居民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和图书阅览服务,也要保证居民享有获取公众信息的权利。与此同时,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及电子计算机应用普及的当前时期,公共图书馆更应该实现互联网信息化,扩大现有书籍和报刊资源,在不断提高自身服务功能的同时,为社区读者准确提供信息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进而履行公益性和人文教育的社会责任。

(二)切实推动社区文化事业建设

精神生活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空心化现象逐渐出现。因此,如何满足老年群体及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公共图书馆凭借信息共享的互动模式以及较为专业的配套文化设施,推动了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社区居民开办书画比赛、网络培训等文化活动,既能给部分社区居民提供了再就业机会,也改变了原有公共图书馆服务不健全的状态,进而成为集信息资源共享、艺术活动、学习交流于一体的社区文化中心。

(三)有利于开展路线教育,构建学习型社区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国家战略发展决策之一。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承担着传播主流信息及宣传党政路线的职能,因此,在发挥公共图书馆资源优势的同时,还能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参与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优秀党员座谈会、群众路线教育、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既能在社区营造出读书学习环境,提升居民文化素质,同时还有助于宣传党的教育,为根治封建迷信陋习以及建设学习型社区奠定精神支柱。

二、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的现状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

1.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以商业房地产开发和老城区为标志的住房制度改革,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工作单位居住模式,这也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开端。当前,社区内部的公共图书馆主要由上级部门承建,并下拨图书资料和相关设备,包括书刊架、阅读展台、一定数量的电子阅览器材等,充当基层教育、交流及文娱中心。

2.社区居民阅读及文化需求

通过笔者的实地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社区读者仍保留阅读纸质书籍的习惯,虽然电子阅览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但社区读者的年龄普遍处于青少年和老年阶段,因此,受视力和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影响,较难以接受电子阅读的方式,反而趋于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不仅如此,在文化需求方面,文学小说、医学等较为贴近生活的书籍广受追捧。

(二)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

1.公共图书馆缺少政策扶植和建设资金

公共图书馆是社区居民进行文娱活动的场所,也具备居民参与社会交际及自主学习的附加功能。当前,虽然公共图书馆均以“服务社区”为主要工作目标,但在实际过程中,某些公共图书馆由于缺少相关政策规划,并没有将社区作为实际的服务对象,而是仅当做日常工作的内容,以至于无法发挥促进社区文化发展的作用。另外,除一些发达城市的公共图书馆以外,部分地方政府未能把公共图书馆建设列入工作计划,导致公共图书馆因缺乏资金投入,始终处于半开放的状态,即使有个别公共图书馆向社区开发,也存在馆内人员、管理制度混乱、馆藏图书长期不更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社区文化发展的进度。

2.公共图书馆资源分配不均衡

尽管随着《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落实,给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基本法律保障,但对于某些社区公共图书馆,还存在无法可依的困境。根据相关规定,公共图书馆的维护与管理由基层政府承担,出于地方性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缘故,许多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程度较差,无法满足居民的阅读需求。同时,我国公共图书馆覆盖范围较广,但实际布局却十分不科学,即使在北上广等城市,也存在“五十万人共享一个图书馆”的现状。

3.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群众参与性不足

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是实现公共图书馆长久发展的根本保证,但从目前来看,许多公共图书馆在服务社区时,存在群众参与度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社区不断投入经费组织图书阅览活动,居民兴趣不高,甚至还有免费送书却屡遭拒绝的现象发生。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城镇社区居民阅读习惯下降,但究其原因,暴露出当前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员素质较差、并不能适应工作需求的现状,最终也导致了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效果强差人意。

三、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资源优势的对策

(一)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公共图书馆想要根植于社区并向外拓展业务,就必须要以居民为服务中心,时刻关注城市文化发展需要。不仅如此,地方政府部门还应当提高对社区公共图书馆的重视,制定科学有效的服务政策。

首先,坚持以服务社区居民为中心的原则,这不仅是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出发点,还应该是当前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制定服务理念的过程中,还应该意识到信息服务主体的重要性,并且明确图书馆服务对象,进而提高具有针对性的社区服务。

其次,传统公共图书馆的信息采集、组织和加工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使得其服务范围十分有限,文献信息的功能也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突破传统的部门界限及封闭、单一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以图书馆为中心并联合社区、科研单位和院校等作为主体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从而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组织、选择、控制和传播信息方式的更新来保证服务系统的开放性,合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服务。

(二)加强用人及经费制度管理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在发挥公益性服务的同时,适当地开展长期的有偿文化服务,以用于图书馆的维护及图书更新。同时,还要制定关于服务资金的财务预算,合理利用经费资金,用于购置专业的阅读设备和专业器材。在用人制度方面,当前大多数的公共图书馆都是采用“政府出资、劳务形式”的用人方式,人员监管为社区负责。建议公共图书馆制定内部规范制度,决不能过度依靠社区的业务培训形式,此外,在经费充足的条件下,还可以聘请专业的外包公司,帮助公共图书馆开展专业服务。

(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吸引社区居民参与

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发挥资源优势的前提便是要以居民为中心,将社区居民参与度作为根本。利用群众基础优势,在社区内定期开办流动板报、生活技能讲座、读书会等文化活动。不仅如此,公共图书馆还应该注重与其他社区的合作,构建图书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各种捐书等公益活动,既有效解决图书更新困难等情况,还可以强化居民的公共责任感,形成较强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的社区服务也应当重视社区特色,结合社区实际需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特色化服务,在适应社区居民深层次信息需求的同时,利用在图书馆主页中设置读者查询、网络疏导等菜单来给读者获取信息提供便利,借助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来节省广大读者的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四、结语

现代信息资源的爆炸式发展使公共图书馆成为广大居民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平台,但社区服务对象的多样化、不同社区居民信息需求的个性化也给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的多样化及个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确保服务理念多元化、集成社区服务内容和做好服务方式的重组等措施,保证自身服务向社区的有效延伸,从而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1]吕略.关于公共图书馆社区服务的若干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

[2]韩玮.基于信息化时代公共图书馆社区延伸服务体系优化对策研究[J/OL].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

[3]郑直,张欣.基于公共服务理念的社区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OL].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

G258

A

猜你喜欢
资源优势社区服务居民
关于利用挖掘陕西文化资源优势 创建影视强省的调研与思考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以社区服务构筑城乡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解析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石器时代的居民
河北承德矿泉水(山泉水)资源优势分析
广西岑溪切实把石材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发挥四川资源优势,实施中药产业扶贫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