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色之力开创美好生活

2017-01-25 21:58汪燕
浙江经济 2017年20期
关键词:强国现代化文明

□汪燕

用绿色之力开创美好生活

□汪燕

金秋十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大会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不仅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全新的重大理论判断,而且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尤其是首次把“美丽”写进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更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这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创新和科学论断,也道出了人心所向。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也包括人民对美好生态的期待与生态环境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具有不同的内涵。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青山在望、绿水相拥、蓝天常在,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美丽中国少不了的标配。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最矮的短板、发展的瓶颈,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物成为老百姓最迫切的愿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一个躲不开、绕不过、退不得的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正是在这一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过去五年,一块块生态短板正在不断补上,每个老百姓都能感受到环保的力度。环保部部长李干杰用了五个“前所未有”来概括过去五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即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五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绿色发展的理论之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正在建立并完善。尽管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但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认识最深、推进最快、成效最大的时期。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着墨颇多,“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等等句子直击人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被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从现在到“两个一百年”,每个时间节点都对生态文明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从现在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2020-2035年的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提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在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的问题,要坚持新发展理念,通过发展的手段来解决,关键是在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上必须走绿色、低碳、循环的道路,不折不扣落实好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四项任务,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浙江经济》总编

猜你喜欢
强国现代化文明
茅以升 立强国之志 建强国这桥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学习强国”礼赞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秦晋争霸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