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矿产全球研究进展初探

2017-01-25 23:47陈甲斌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年11期
关键词:战略性矿产矿产资源

■ 余 韵/陈甲斌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北京 101149)

危机矿产全球研究进展初探

■ 余 韵/陈甲斌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北京 101149)

在梳理全球尤其是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危机矿产研究动态和相关政策举措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危机矿产和战略性矿产的联系与区别、危机矿产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我国开展危机矿产研究的主要启示等问题。研究认为,有必要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危机矿产评估方法和模型,从备选矿种入手对我国当前的危机矿产进行评估,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科学保护,为国土资源部门加强矿政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为矿业公司尤其是勘查公司优化生产经营提供指南。

危机矿产;战略性矿产;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经济安全;资源供应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量和种类的快速增长,引发了各国政府、相关国际组织和全球学界关于矿产资源危机性、重要性、战略性和稀缺性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危机矿产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课题。在梳理全球尤其是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危机矿产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本研究初步探讨危机矿产和战略性矿产的联系与区别、危机矿产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我国开展危机矿产研究的主要启示等问题。

1 国外危机矿产研究动态和相关政策

1.1 研究动态

关于危机矿产的基本内涵,国际上已有一定的研究。如,早在1939年,美国就制订了《战略性和危机性原材料储备法(1939)》,正式提出矿产资源的战略性与危机性。本研究认为,矿产资源的危机性、重要性、战略性和稀缺性,既是相互关联的,又是有所区别的。一方面,危机性、重要性、战略性和稀缺性都涉及矿产资源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保有程度。另一方面,危机性、重要性、战略性和稀缺性是从不同维度和侧面来阐述矿产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危机矿产的基本内涵与此密切相关。从当前全球研究的进展来看,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对危机矿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1.1 美国

美国对危机矿产的研究已有较长历史。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危机原材料委员会成立,重点涉及危机矿产的研究。Promisel和Gray(1982),Norman(1985)先后发表文章,呼吁美国政府关注危机矿产[1-2]。Gordon等人(2007)提出危机矿产供给的持续性问题,认为不仅要考虑危机矿产供给的内在限制,也要考虑危机矿产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3]。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2008)认为,危机性原材料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没有满意的替代性原材料,或者只有少量的替代性原材料。因此,危机矿产涉及到原材料的供应,呈现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稀缺性。美国国防部(2013)认为,战略性矿产和危机矿产是指在国家紧急状态期间,供军事、工业和平民所需,而国内并不能提供足够数量来满足需求的矿产。2010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理事会(NSTC)成立危机矿产和战略性矿产供应链委员会(CSMSC),对矿产资源的危机性与战略性予以明确定义。NSTC与美国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局(OSTP,2016)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危机矿产是一些为制造业提供最基本服务的矿种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一旦脆弱乃至中断,将会对国民经济带来冲击,也会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后果。NSTC与OSTP(2016)认为,战略性矿产是一系列的危机矿产,是国防安全的重要支柱。

1.1.2 欧盟

欧盟在原材料倡议下推进危机矿产研究。欧盟委员会(2010)认为,危机矿产是指资源量、储量及其服务年限可以评价,技术进展将会大规模推动其勘查开发,具备地缘经济可得性的矿产资源。2008年制定的《欧盟原材料倡议》,从三个方面入手阐述危机矿产战略:一是优化通过第三国公平竞争获得相关矿产资源的环境;二是促进欧洲来源的可持续原料供应;三是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重点是大力促进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8]。2010年,欧盟建立了最初的危机矿产评估方法,后来又进一步予以更新和修正。2011年,欧盟发布《应对大宗商品市场和原材料市场挑战的报告》,公布了14种危机矿产目录。2013年,欧盟发布《原材料倡议实施的报告》。2014年5月26日,欧盟更新危机原材料清单,用以支撑原材料倡议的实施。欧盟《关于全球化时代产业政策》《欧洲能源效率》等政策文件,均将危机矿产作为“2020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国内矿产品消费量相对较小,其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从事国际贸易。据2012年澳大利亚资源和能源经济局数据,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出口额占到全国出口总额的60.5%,占到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10%的份额。危机矿产是澳大利亚采矿和勘探行业潜在的追加勘探目标。因此,对于其他国家至关重要的矿产资源,目前可能对于澳大利亚本身来说却显得并不重要。只有少数与农业部门有关的矿产品例外,比如磷酸盐和钾肥。不过,澳大利亚十分关注危机矿产的供给与研究。澳大利亚危机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潜力进行评估分析;提供有关危机矿产地质发生的技术信息,以及澳大利亚的技术信息资源和发现新资源的潜力;引导矿产勘探公司,认识到澳大利亚的地质环境资源中危机矿产是已知的,可能存在的,或具有第一类资源潜力。

1.2 相关政策举措

一是立法。美国1970年颁布的《国家采矿和矿产政策法(30 U.S.C.§21a)》强调:要提振美国矿产资源产业,大力促进国内矿业发展,积极开展资源的循环利用。美国1980年颁布的《国家原材料和矿产政策研究与发展法(30 U.S.C.§1601)》提出:要持续发展美国资源产业,在保持资源生产、能源使用、环境安全、自然资源保护和社会需求之间长期平衡的基础上,确保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危机矿产的稳定供应。这两部法律均鼓励美国国内私有企业生产开发危机矿产,扩大危机矿产的国内供应量。但有些原材料在美国国内生产不经济,比如美国国内在开采生产或下游行业对比其他国家或地区来说没有竞争优势。公共政策是采取抵消非优势的措施。私有企业可通过技术突破来解决生产的高成本问题。美国非常重视高进口依赖率的危机矿产,支持一系列潜在的联邦政府投资发展危机矿产的国内生产,尤其支持对外依存度很高的危机矿产的国内生产厂家。从而形成和坚持一系列长期确保美国国家安全、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危机矿产产业政策。

二是投入。2006—2015年,美国国内矿产资源勘查投入约占全球总勘查投入的7%~8%,极大地促进了危机矿产储量增加及潜在生产能力增强。其中主要勘查的矿种是金矿和铜矿资源。2006—2015年,美国的矿业生产增加值翻了一番以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发展速度迅猛。但是各个矿种的发展并不平衡,比如铜矿和锌矿,产量有所增加但是规模较小;银矿和金矿产量有所减少,规模也不大。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14年美国铝矿产量下降25%,但钼矿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在美国主要进口依赖矿种名单中,有19种是百分之百依赖国外进口;砷矿、石棉矿、铝土矿、萤石矿等9个矿种,在美国国内的储量和生产规模都非常之小。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2008年发布报告[6],认为美国内政部没有完全掌握这些矿产资源在联邦范围内的储量情况,涉及固体矿产的矿山勘探开发等方面,都要进一步加大对危机矿产资源勘查的力度。美国国会(2015)提出,支持和鼓励在美国、澳大利亚、非洲和加拿大开展更大规模的危机矿产资源勘查行动。

三是联动。美国白宫成立了危机原材料研究工作小组,主要职能是:推进危机矿产基础研发,促进危机矿产供应多样性,提供危机矿产市场风险信息。工作小组的成员来自联邦多个政府机构和工作部门,其中包括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美国能源部。危机原材料研究工作小组还负有建立联邦基金、评估市场风险、提供决策支撑等职责。以稀土资源为例,以美国国防部为主体,负责评估国防工业对稀土资源的需求;以美国地质调查局为主体,负责评估稀土资源供应风险,在此基础上,危机原材料研究工作小组通过国际组织和国与国协商谈判方式建立全球供应产业链,其中包括WTO、G20、OECD等。

四是研发。美国十分重视危机矿产的基础性研究开发工作和清洁能源经济的发展。通过基础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探讨危机矿产供应多样性的途径与方法。开展危机矿产替代性研究和提高危机矿产回收利用率研究,探讨降低危机矿产供应风险的途径与方法,促进危机矿产的高效使用和循环利用。欧盟也是如此。欧盟积极支持危机矿产研究,已经通过“第七个研发框架计划”并予以全面实施。早在2009年,欧盟就投入1700万欧元,大规模开展危机矿产的基础性研究开发工作,建立了欧洲各国共享的危机矿产数据库,开发出第一个泛欧卫星矿产资源数据库,形成了技术领先的4D计算机模拟系统。

2 危机矿产和战略性矿产的联系与区别

危机矿产与战略性矿产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是学界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相对而言,关于战略性矿产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关于危机矿产的研究则比较滞后。在我国,战略性矿产已经从理论研究转化为实践操作。2016年11月,国务院批复通过《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首次将24种矿产资源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包括: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炭、煤层气、铀;金属矿产铁、铬、铜、铝、金、镍、钨、锡、钼、锑、钴、锂、稀土、锆;非金属矿产磷、钾盐、晶质石墨、萤石。战略性矿产目录作为矿产资源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需要在资源配置、财政投入、重大项目、矿业用地等方面加强引导和差别化管理,以提高资源安全供应能力和开发利用水平。但是,我国尚未开展危机矿产的深入研究和危机性矿产目录的评估界定工作,危机矿产研究成为有待攻克的重点课题和大有作为的研究领域。

本研究认为,危机矿产与战略矿产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可以肯定地讲,战略矿产不能等同于危机矿产,更不能代替危机矿产。战略矿产研究是危机矿产研究的基础,危机矿产研究是对矿产资源重要性、战略性和稀缺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新的发展。关于危机矿产的研究,必将超越和加深战略性矿产的研究,由此从不同维度和侧面更加深刻地阐述矿产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科学保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1 从经济角度看,危机矿产重要性的涵盖面远远超过战略矿产

理论上讲,危机矿产比战略矿产的涵盖范围更加宽泛。实践中看,危机矿产比战略性矿产的资源种类更加复杂。总的来说,危机矿产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战略性矿产,但战略性矿产必然是危机矿产。也就是说,危机矿产完全包含战略性矿产,但战略性矿产不能等同和代替危机矿产。Robinson(1986)认为,危机矿产是指影响到国家经济健康和安全的矿产资源[6]。从各个国家衡量评估危机矿产的二级指标也能看出,相对于战略性矿产,危机矿产的研究更加侧重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DeYoung(2006)认为,来自国外供应的、可能会危及国内经济健康和安全的矿产资源都是危机性的[7]。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2008)、美国能源部(2011)、欧盟委员会(2010)评估危机矿产的二级指标均涉及到经济重要性[8]。

2.2 从军事角度看,一般来说战略矿产的运用暂时多于危机矿产

Bradfish(1987)对战略性矿产的定义是:军事和民用所需的、必要数量的、没有可替代品的、超过合理安全度的、有国内外供应来源的矿产资源[9]。Evans(1993)[10]和DeYoung(2006)均认为,从学术文献来看,军事上使用的矿产资源是战略性的;DeYoung(2006)认为,战略性矿产与国家紧急状态或战争中物质的可获得性有关。当然,危机矿产具有战略性特征,体现为保障国家安全的至关重要性,也体现为这些矿种所具备的高技术特点。美国地质调查局认为,如果一个重要经济部门需要某种矿产,并从国家角度看,这种矿产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同时没有更多替代品,而且主要来自国外,那么这种矿产就是战略性矿产。美国国防部(2013)和《战略性和关键性原材料储备法案(2005)》定义战略性矿产:是指在美国国家紧急状态期间,需要提供军事、工业和平民所需,然而美国并不能提供足够数量来满足需求的矿产资源。

2.3 从资源角度看,危机矿产和战略矿产都与加强能源安全有关

关于能源的供应来源、供应链条、供应安全问题,是危机矿产与战略矿产关注和研究的共同之处。美国Alkane Resources公司(2014)认为,危机矿产是指那些对工业生产和(或)国家能源供应具有重大影响的矿产资源或金属产品。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2008)、美国能源部(2010)的指标设计中都有资源供应中断风险这一个重要指标,主要体现能源供应的安全程度,是否有可靠的来源,能不能保障持续供应等问题。因此,无论是研究战略矿产还是危机矿产,都应当首先加强能源安全的研究。

2.4 从生态角度看,危机矿产比战略矿产研究已经显得更加重要

相对于战略性矿产,当前国际上关于危机矿产评估的指标中均加入了可替代性、循环利用、回收利用率等指标,这些都是关系到生态安全的指标。2010年,欧盟在更新危机矿产目录时把环境因素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框架体系,但后来因为数据收集较为困难,在2014年目录更新时又去掉了这个指标,现在则又开始重新考虑这个问题。Graedel等(2012)认为,危机矿产不仅是必需品,易受供应的限制,而且对环境存在影响[11]。当前,危机矿产评估模型中直接设立环境指标的主要是Graedel等学者的危机矿产3D评估模型,这个模型重点考虑了环境影响指标,而且明确指出,环境影响指标的内涵包括人类健康和生态影响。

2.5 从技术角度看,危机矿产比战略性矿产更加突出科技创新作用

现有研究已经形成共识:危机矿产是高技术矿产资源。高技术矿产是指地球上存量稀少的矿产资源,是指因为技术水平和经济因素而导致目前提取困难的矿产资源,是指现代工业以及未来伴随着技术革命所形成的新兴产业所必需的矿产资源。危机矿产主要用于低碳经济条件下生产精密的高科技产品及环保型产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一个经济体保持经济竞争实力,从而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地位。综合而言,高技术矿产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12]:一是高技术矿产在地球上存量稀少。多数高技术矿产与主矿产共伴生,缺少独立矿床。大多数“三稀”金属都符合这一特点。二是高技术矿产主要运用于高科技领域。重点包括电力和电子设备技术、光伏技术、电池技术、催化技术等领域。主要可以分为:新能源产业重点使用的危机矿产,如发展电力混合汽车所必需的锂资源;生态友好型产业重点使用的危机矿产,包括碳捕集和碳减排用的矿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使用的危机矿产。三是高技术矿产的市场容量相对较小但却增长迅速。大多数高技术矿产的世界总需求量介于数百吨至数万吨之间,但每年的需求量增长速度可以高达两位数。在高技术矿产的供应方面,欧盟、日本和美国缺少资源,相对处于比较脆弱的地位,可能成为其经济运行的一个瓶颈因素;但发展中的资源国,由于科技不够发达,高技术矿产的需求量较少。四是高技术矿产循环回收利用的潜力相对较小。目前,发达国家钢铁、铜等大宗矿产资源的二次回收利用率已经高达50%~80%,但高技术矿产由于其终端应用比较分散且用量不大,所以回收难度大,一般情况下二次回收利用率仅有10%~20%。

3 危机矿产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关于危机矿产基本内涵的研究已经遍及全球,并且逐步形成了一些共识。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危机矿产应当具有重要性、战略性、稀缺性和动态性等方面的特征,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保障人类生存的重要矿种,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主要用于军事目的的战略矿种,是具备高技术特征或逐渐衰竭的稀缺矿种。当然,危机矿产是动态的相对的,其重要性、战略性和稀缺性特征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前文已经具体分析了危机矿产的战略性特征,在此仅就危机矿产的重要性、稀缺性、动态性特征予以初步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危机矿产已经表现出的重要性、战略性、稀缺性和动态性特征,是系统、全面、整体的,也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3.1 重要性特征

毫无疑问,危机矿产必定是十分重要的矿产资源。本研究认为,危机矿产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保障人类生存的重要矿种。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2008)曾经指出,危机矿产不仅是被狭隘地视为战略性的矿产,衡量尺度是其使用的重要性和可获得性。Coulomb等(2015)认为危机矿产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经济上的至关重要性,二是供应上的巨大风险性[13]。由此可见,危机矿产虽然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但不完全等同于广义的、重要的、用于贸易的大宗矿产资源。例如,铜、锌、铁矿石和铝等,在全球市场有着较大贸易份额,但不能以贸易份额决定铜、锌、铁矿石和铝等是否属于危机矿产。从全球范围来看,危机矿产的重要性特征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金属、非金属和矿物原料的可用性支撑的高科技企业,对许多行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美国、欧盟进行了危机矿产的评估研究,以评估哪些矿种是危机矿产。广泛的金属、非金属元素和矿物质,通常使用数量较少也至关重要,但却具有重大的供应风险。主要贸易的矿产品如铁矿石、煤炭、铝和铜在广泛的行业中非常重要,但供应多样且有大量资源。当前和未来的主要工业金属矿产品需求中,产量较低的高科技产品的主要用途有:包括用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内的工业经济体的制造业;用于支撑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国家在许多情况下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在能源生产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政策和新技术方面,解决对环境问题的担忧,用于能源终端使用阶段;用于开发电讯娱乐新技术;解决对食品和水安全的关切;用于消费者渴望提高燃油效率和车辆性能。这些,都涉及危机矿产。

3.2 稀缺性特征

危机矿产的稀缺性,体现为这些矿种逐渐衰竭的特点,体现为危机矿产具备的高技术特征。一般来说,危机矿产没有满意的替代性原材料,或者只有少量的替代性原材料。因此,危机矿产涉及到原材料的供应,呈现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稀缺性,而不是所有领域的全部需求。如果危机矿产的基本功能无法体现,就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和其他各个方面。另外,危机矿产的供应限制,表现为高科技领域的危机性,或者国内供应不足,或者价格过高。澳大利亚工业创新部在讨论危机矿产的定义时,认为经济上的至关重要性和供应上的巨大风险性是并列的。实质上,经济的至关重要性必然导致供应中断的巨大风险性。危机矿产的供应风险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产品的稀缺性,二是供应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三是仅仅作为副产品生产的其他商品,四是国家或特定公司关于危机矿产生产和加工的集中程度。应当看到,危机矿产的稀缺性由许多因素决定,包括:地球内的地质丰度商品经济学,一种材料可由另一种材料取代的程度,回收的程度。如前所述,危机矿产是一些矿种产业链,为制造业提供最基本的服务,产业链一旦脆弱乃至中断,将会对经济安全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必须注意危机矿产供应的危机程度:一是某些矿种国内储量很少,或者国内难以开发利用;二是某些矿种进口来源不稳定、不安全,从国外获取的渠道不畅通、不连续,因而关系到国家能源的安全;三是某些矿种的开发利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危机矿产的危机程度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

3.3 动态性特征

危机矿产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其重要性、关键性、战略性和稀缺性特征也是处于变化之中。当然,有的矿种长期都是危机矿产,有的矿种的重要性、战略性和稀缺性特征则随着时间轴的改变而改变。Park等(2013)认为,危机矿产重要性的含义是动态变化且与具体情景相关的。例如,1803年,当路易斯安那州因为采购事宜调查土地而征求路易斯和克拉克的意见时,托马斯·杰斐逊总统指示刘易斯“注意各种矿物生产,但更要特别注意的是金属、石灰石、煤矿”。两个世纪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事情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当时值得特别注意的矿物生产名单变得越来越复杂。例如,早期的电脑需要不到10种矿物成分,而现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需要50多种矿物成分;那些被认为是当今最关键的矿物中的稀土元素(REE),仅仅在此前10年左右才被列入危机矿产名单。危机矿产的动态性特征还表现为地理空间差异。危机矿产的评估界定,需要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和可测度的方法与模型进行具体研究。一些大宗矿产品生产包括开采和冶炼环节,由于矿产品位不确定,导致其在世界范围内资源评估量有着很高的不确定性。一些矿产资源储量和资源数据无法获取(如碲、汞、砷、镓、铟、锗、镉、萤石和硒),还有一些矿产资源(如砷、锑、铋、镉、汞、硒和碲)伴生在镍、铜等金属中,因此需要认真评估其动态性。

4 推进中国危机矿产研究的几点思考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矿产资源开发面临新情况、矿业行业改革需要新动力的新时期新阶段,开展危机矿产研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4.1 组织性原则

危机矿产是全球矿产资源政策研究的热点课题。一般来说,国际上关于危机矿产的研究,大多由政府机构牵头、专业学术团队支撑。比如,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2008年的报告和目录,来自哈佛Greadal研究团队,近年来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对研究方法的完善、环境因素3D模型的构建以及统一研究方法的推广做了大量工作。因此,在中国开展危机矿产研究工作,必须由国土资源部门组织领导,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积极有序地开展。

4.2 科学性原则

危机矿产研究,要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和可测度的方法和模型,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矿产资源供给需求和进出口贸易等基本情况,兼顾全球情况和其他国家数据,在分析当前数据的同时借鉴历史数据。当前,全球发表危机矿产研究报告的主要学术期刊有《资源政策》《供应能源》和《环境科学与技术》。纵览近年来部分危机矿产研究报告,从论文作者国籍看,美国120篇,德国、英国、荷兰、中国各10篇;从基金资助看,美国能源部基金10篇,中国自科基金2篇。这些研究,已经得出了一些科学的结论。

4.3 有效性原则

危机矿产研究是一项以实践运用为主的科学研究。危机矿产研究成果必须紧密结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在中国开展危机矿产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认为,有必要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危机矿产评估方法和模型,从备选矿种入手,对我国当前的危机矿产进行评估,为国土资源部门加强矿政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为矿业公司尤其是勘查公司优化生产经营提供指南。

4.4 政策性原则

从美国、欧盟的做法中可以得到启发,危机矿产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促进危机矿产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在中国开展危机矿产研究,同样需要以矿产资源的危机性、重要性、战略性和稀缺性研究为重点,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估我国危机矿产的种类和名录,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危机矿产产业政策,推动我国危机矿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PROMISEL,N.E.,Gray,A.G.USA Tackles Critical Materials[J].Resource.Policy,1982(8):143-146.

[2] NORMAN,C.Critical Materials Imports Vulnerable,OTA Warns[J].Science,1985(227):394-394.

[3] GORDON,R.B.,BERTRAN,M.,GRAEDEL,T.E.,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metal supplies:A response to Tilton and Lagos[J].Resource.Policy,2007(32):24-28.

[4] INDUSTRIE D E E,ISI F. Critical raw materials for the EU,Report of the Ad-hoc Working Group on defining critical raw materials[J].2010.

[5] 程新,沈镭.欧盟矿产资源政策走向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J].中国矿业,2011,20(7):1-5.

[6] ROBINSON,A.L.Congress Critical Of Foot-Dragging on Critical Materials[J].Science,1986(234):20-21.

[7] DEYOUNG,J.H.,L.McCartan,and J.Gambogi,What's been (and what will be) strategic My metal or your paint?[R] In Reid,J.C. (ed.),Proceedings of the 42nd Forum on the Geology of Industrial Minerals: Information Circular 34,North Carolina Geological Survey,2006.

[8] U.S.Department of Energy (DOE).Critical materials strategy[R].Politics Economics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ational Comparison,2011.

[9] BRADFISH L J.United States Strategic Mineral Policy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MINERAL POLICY [J].Loy.l.a.l.rev, 1987.

[10] EVANS,A.M.,Ore geology and industrial minerals An introduction(3d ed.)[R].Oxford,U.K.:Blackwell Science 1993:10.

[11] GRAEDEL,T.E.,BARR,R.,ChANGLER,C.,et al.Christoff ersen,L.,Friedlander,E.,Henly, C.,Jun,C., Nassar,N.T.,Schechner,D.,Warren, S.,Yang, M.Y.,Zhu, C. Methodology of Metal Criticality Determination[J].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2012(46):1063-1070.

[12] 张新安,张迎新.把“三稀”金属等高技术矿产的开发利用提高到战略高度[J].国土资源情报,2011(6):2-7.

[13] COUMOLB R,DIETZ S,GODUNOVA M, et al.Critical Minerals Today and in 2030:An Analysis for OECD Countries[J].Oecd Environment Working Papers,2015.

Global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risis Mineral Resources

YU Yun, CHEN Jiabin
(Chinese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 Economics, Beijing 101149)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risis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 progress and related policies of the US, the EU and Australia,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 and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risis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strategic mineral resources,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isis mineral resources, inspired the crisis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 of China. This paper suggested that it’s necessary to learn from international successful practices for exploring the crisis mineral resources evaluating method and model in line with Chinese reality. Evaluating our crisis mineral resources from the alternative minerals, this paper brough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for rational development,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which will be valuable for the 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policy-making, and also providing guideline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corporation.

crisis mineral resources; strategic mineral resources; the US; the EU; Australia; economic security; resources supply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7)11-0015-07

2017-08-25;

2017-09-06

国家社科基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土资源工作践行治国理政新方略的探索与创新研究》(2016MSJ04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测与管理技术支撑项目》(DD20160091)

余韵(1984—),女,湖北省荆州市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战略性矿产矿产资源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评《西部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书评)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一)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十二五”期间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形势和特点分析
矿业权出让转让及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