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规划做好“七定”

2017-01-25 23:47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年11期
关键词:国土规划空间规划管制

■ 刊 评

国土规划做好“七定”

■ 刊 评

2017年1月《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印发,这是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开发与保护的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规划,在我国空间规划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国土规划编制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各省(区、市)正又好又快开展省级国土规划编制,应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以做好“七定”来谋划国土空间蓝图。

一是定地位。国土规划是空间规划体系中最具上位、顶层性的综合规划,应尽快开展国土规划立法工作,规范国土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程序和各项管理制度,赋予其明确的法律地位,保障规划权威性和约束力。同时,要建立部门沟通协商机制和共同责任机制,协调解决国土开发、保护和整治中的重大问题,统筹重大政策研究和制定,强化上下级、部门间协调联动,保障规划编制科学、实施顺畅。

二是定体系。根据发展形势、区域尺度和管理特征,构建功能明晰、上下衔接的国土规划体系。国家层面规划注重战略性、政策性以及长远性问题;省级层面规划承上启下,细化落实《纲要》“三位一体”格局,并对下级规划进行统筹引领;市县层面侧重指令性和约束性,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底盘,整合各类空间性规划,实现“多规合一”,落实国土空间用途规划和管制。

三是定底盘。“底盘”即编制空间规划、实施空间管制的科学基础。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地理国情普查以及其它自然资源专项调查为基础,统一用地分类、统一空间数据,形成国土规划的“底图”。在确定家底的基础上,开展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确定国土空间的限制性,为确定国土开发保护整治格局、划定空间管控红线、制定规划指标提供重要的科学底盘。

四是定底线。“底线”是国土空间开发不可逾越的红线,包括数量底线和空间底线。省级国土规划和市县级空间规划,必须对全国《纲要》确定的5项关于资源环境保护的约束性指标进行分解和落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并明确管制规则和措施,切实体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战略意图。

五是定格局。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制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目标。按照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空间融合的要求,统筹各类空间规划部署,确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整治的总体格局。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要求,确定生态、农业和城镇等功能空间,优化空间组织和结构布局,促进形成美丽国土。

六是定规矩。国土规划编制实施涉及到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审批、监管等各个环节工作,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等各项改革任务息息相关,应协同推进自然资源环境领域相关改革任务,形成优化国土空间治理机制的整体管控合力,共同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七是定平台。以国土资源“一张图”为基础,整合各类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调查相关数据库和现有空间信息管理平台,搭建基础数据、目标指标、空间坐标、技术规范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助力国土规划实施,为资源环境空间管理决策分析提供全面、精准的信息支撑。

猜你喜欢
国土规划空间规划管制
注意!携带这些当玩具,可能会被拘留
国土空间规划的法理和机理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环境管制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环境管制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银河空间规划委员会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
管制硅谷的呼声越来越大
新时期国土规划的重要性及其特点分析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放松美国金融管制的密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