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的学生心理健康

2017-01-28 17:54吴端玲
职业技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机制高职

吴端玲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 泉州 362000)

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的学生心理健康

吴端玲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 泉州 362000)

教育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教学要遵从以学定教的理念。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的教学多侧重知识技能的灌输,往往忽略掉或者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对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与策略进行探讨与分析,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使健康教育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的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整体效应,从而使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达到更好的落实。

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0 引言

教育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教学要遵从以学定教的理念。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的教学多侧重知识技能的灌输,往往忽略掉或者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而且也是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对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与策略进行探讨与分析,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使健康教育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的学生德育工作中的整体效应,从而使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达到更好的落实。有效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搭建平台。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固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诉求。它经历了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衔接体系阶段、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以及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要实现良好的贯通衔接,心理教育是关键的一环。

我国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是一个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但发展较快,研究成果颇丰。很多专家和学者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专著方面:比如,《马建青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丛书》(13本);浙江工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王晓刚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发展探索》;卢爱新所著《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姚先本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整合》及王传旭、姚本先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等。

相对国内而言,国外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要早得多,早在古希腊心理健康问题就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真正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研究还是从20世纪的美国开始的。1907年,戴维斯任密西根大瑞城中学校长时,要求教师每周给学生上一次心理辅导课,这对于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正式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08年帕森斯首创波士顿职业指导局,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同年比尔斯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州心理卫生协会,并著述《我寻回了自己》,该著作的出版唤起了社会对青年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广泛关注,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深入开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艾里克森等人提出的毕生发展观进一步拓宽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域,加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然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研究,对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研究仍然较少。

2 中国当前的教育现状及教育体制状况

中国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教育经费方面实行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保障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体制。中国教育可以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在中等教育阶段,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一部分学生升入高中继续深造,还有一部分学生升入高职或者专科学校学习,学制一般为3-5年。

从中国的教育制度来看,在教育制度方面小学初中一般采取就近入学制度和择校制度;从初中升入高中要经过选拔性考试。为了保证各高校的生源质量,中国采取严格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已取得高中文凭的学生需要通过高考才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中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地区为促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推进技能型人才培养,依托行业资源实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应时而生。上海市教委(2000)在《上海市实施中、高职贯通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点》指出:中高职贯通学制一般为六年,即为“3+3”连办,前三年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时教学,后三年在高等学校实施教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技师学院要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3 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3.1 中高职衔接未深化落实,不能实现协调发展

从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中国的教育偏向精英教育,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将大量经费投入到重点大学、重点高中、重点初中和小学,对职业中学及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投入力度不高。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上,我国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更多地停留在一种形式上的衔接,即外延式衔接,但是尚未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虽然实现了资源整合,但在学科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就目前而言,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仍然定位为初、中级技能人才,主要培养的是经验层面的技能。

3.2 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的学生心理状况及心理教育状况

经过高中入学考试,很多学生被选入高中,可以说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较弱,自制力较差,对学习的目的性和意义认识不明确。实事求是地讲,很多在初中阶段都是中下游学生,甚至是问题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来讲,很大一部分学生经历过了初中的叛逆期后,虽然能够收敛性情,但是却对前途和未来一片渺茫,特别需要教师从心理层面加以疏导和引领。还有一部分学生仍然叛逆,甚至处于自暴自弃状态。当前的中高职教育体制中往往忽视这一心理问题的处理和引导,这也是我国中高职教学水平提升缓慢的症结所在。很多教师反映学生不好教,课堂纪律和出勤都很成问题,课堂教学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4 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学生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案和措施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全部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4.1 设置专职心理辅导老师,正向引导中高职学生

术业有专攻,重点问题就要重点突破。中高职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但在个性方面又张扬前卫。鉴于生源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学校应设置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开心里辅导课,以此来正向引导中高职学生。尤其是要让中高职学生重树对学习的信心和对自身发展的信心。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世态度,要尊重课堂、尊重老师、尊重知识。通过心理辅导课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在校学习习得一技之长,成为有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同样可以在社会职场中胜出,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专职心理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已经树立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所谓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即培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思维,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公民,使其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读写能力,并致力于从事对个人或合作负责的行动,这些行动用来保证环境和经济的繁荣。

4.2 德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潜移默化渗透正能量

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要让德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即每一阶段的教学、每一学科的教学都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潜移默化渗透正能量,让学生从心理上不抵触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于生源基础差的中高职教学来说,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已然是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的保障了。育人先育心,在每一堂课中都能从学生的心灵出发去设置教学,让学生有知识上的积累、技能上的提升和心灵上的升华,让学生能力与素养在潜移默化中都得到提升。

4.3 以生为本设置教学课程,丰富课程设置和形式

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技能的灌输,而没有从学生掌握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课堂教学模式。其实,学生学会了,学生自己会学,能够自主处理问题才意味着教育的成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以学定教。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去选择更加高效的方式来推进课堂教学。我们的中高职教学已经发展到从注重规模拓展到注重质量提升的新阶段,这就对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内容,也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关键,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因此,学校应以学生为基础设置教学课程,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和心理特点设置阶梯式综合职业课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识规律。同时,专业课程结构要相互衔接,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避免重复乏味。除此之外,值得考虑的一点是,由于学生能力水平的参差不齐,可以考虑进行适当的分层课程设置,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以自选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可以利用学生爱张扬的个性,在实际操作环节采用小组赛、个人赛或者个人展示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收获成就感。

4.4 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培养技能型人才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当今社会,技术型人才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对技术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高职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培养技能型人才。

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课程设置要以学生的持续协调发展为前提,这需要联办学校共同研究,从学生心理和技能提升等方面综合考虑、整体设计,让整个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课程服务于人的终身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

让学生具有“我要学”的动力,是中高职教学的重点。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介绍当下产业发展结构和市场经济变化形势,让学生认识到获取实用有效的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让学生眼光放远,认识到具备能力和策略对自身发展的长远意义,树立终身发展理念。

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一项新教学制度和体系的有效贯彻落实必须与学生密切结合,以促进其科学化的不断发展。以往的课题研究多从制度改革,教师及学校软硬件方面对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做研究分析,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层面这一内在动因。

5 结语

本文将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联系分析,针对问题研究出了相应的培养方案和措施,可以为以后中高职学生研究及高校学生心理研究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方案和资料。

[1]高原. 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

[2]陶国擎. 高等中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

[3]刘育锋,欧阳河,蒋莉. 中澳中高职衔接比较研究[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4]敢金岭.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5]董绿英.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与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式比较[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6]黄日强,邓态军. 国外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J]. 外国教育研究,2003.

[7]李玉珠. 中高职发展路上“和谐号”[J]. 教育与职业,2011.

[8]赵志群. 国外中高职课程衔接给我们的启示[J]. 职教论坛,2002.

[9]霍骁象,赵哲,许俊峰. 中高职课程衔接问意的调查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9.

[10]郝日达. 对大学、中学教育衔接的思考[J]. 光明日报,2002-01-03.

[11]张大均,邵景进,齐晓栋. 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衔接的心理学依据[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编辑 文新梅)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under the Connection Mechanis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U Duanling

(Quanzhou Medical College, Quanzhou 362000, China)

Education must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Teaching should follow the idea that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learning contents determine the teaching method. At present, in the mechanism of our country’s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focuses on the knowledge and skill implantation, and always ignores or pays less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he teaching mode is single,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level and th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nnection system of Chinese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strategies of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under the connection syste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aim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moving forward to right dire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health education. It exerts overall effect of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n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under the connection syste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connection syste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nection syste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2016-11-07

2014年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科项目“中高职衔接贯通机制下的学生心理健康”(项目编号:JBS14307)

吴端玲 (1984.5—)。硕士学位,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G711

B

1672-0601(2017)02-0010-0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机制高职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