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2017-02-02 04:18鲍晗锋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致敏性基因芯片外源

□ 鲍晗锋 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

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 鲍晗锋 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转基因食品也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发展,但是其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危害性,并研究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以供参考。

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具体来讲,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来使生物进行食品以及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生物基因后进行生产的物质。因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转到生物中,而这些外源基因的来源是任何其他的生物体内,甚至是通过人工合成而形成的。由于现阶段我国生物技术水平的限制,并不能检测到外源基因与本体染色体的实际插入点的位置,所以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一些未知的安全问题。

1 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危害性

转基因食品的对人类存在一些未知的危害,这些危害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转基因受体、转基因载体、转基因食品代谢的产物以及转基因表达产物等。

1.1 潜在食物毒性

由于很多食品本身的特征,其可能存在一定量的有毒物质或者是抗营养因子等物质。具体来讲,神经毒素以及蛋白酶抑制剂一般可以用来对抗病原菌的侵害[1]。另一方面,由于基因本身存在的多效性,可能会使目的基因进行表达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某些性状的表达,比如天然毒素的产出、马铃薯的茄碱以及豆科的蛋白酶制剂等,这些产物的大规模生产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1.2 食物致敏性

食品出现致敏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外源基因在导入亲本之后,其外源基因的百搭出来的氨基酸的序列与原本的表达为致敏性的基因存在一定的同源性,这种外源基因的导入就可能使食品出现致敏性或者是表达出新的过敏原。

1.3 抗生素的抗性

促进生物转化过程中,需要通过大规模的抗生素来对基因进行标记,实现基因的转移[2]。这样就会使在人们摄入转基因食品时,会使经过标记的基因扩散至病原体中。一般扩散的方式是基因的转移以及重组等,这样就会使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抗性。

2 基于外源蛋白的监测方法

基于外源蛋白的检测方法的监测原理,一般都是依据抗体能够识别抗原特异性,这样检测方法主要包括ELISA、免疫试纸条法以及蛋白质芯片等。其中,ELISA和免疫试纸条法的主要优势在于检测的过程比较高效以及精确,劣势在于其只能够检测一种蛋白,而蛋白质芯片法相对于其他两种的优势,在于一次能够检测多种蛋白,劣势在于用这种方式检测时,蛋白质的活性不能得到长时间的保持。

3 基于DNA的检测方法

基于DNA的检测方法,一般具有稳定性以及简便性的特征,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3.1 PCR技术

在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检测时,PCR技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但是PCR技术也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其实际检测所需要的样品比较多,检测时间一般较长,并且检测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就出现了一些更加完善的技术。

3.2 恒温扩增技术

恒温扩增技术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LAMP,实际的检测限会达到0.01%,甚至有时还会检测到单拷贝的目的序列。相对而言,恒温扩增技术的优势在于其检测的速度非常快,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缺陷是实际的操作比较复杂,而且很容易出现交叉污染的现象。

3.3 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就是一种检测分析的装置,一般通过将生物识别以及转换元件进行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的。这种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其操作简便、需要的时间短,并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劣势在于其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也比较短,使其在实际应用发展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4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具有PCR技术与分子杂交技术都具有的优势。具体来讲,就是能够同时对转基因食品的种数进行选择。随着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其已经在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非常成熟。基因芯片技术用于安全检测会受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其实际的灵敏性、设计科学性以及筛选的稳定性,都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5 数码PCR技术

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定量的方法就是数码PCR方法。数码PCR方法包括以下三种检测系统,即微滴式数字PCR、集成流体通路芯片以及OpenArray系统。其中,微滴式数字PCR系统能够对转基因食品产生非常均一且重复的液滴。集成流体通路芯片系统是利用纳米级微管及微仓做成阵列反应仓,一般是利用刻蚀在硅片的形式来实现的,以此来实现转基因食品的分液、混合以及PCR扩增。OpenArray系统的精度能够进行调整。

4 结语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相关学者以及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有关转基因技术的争论也非常多。目前,虽然并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们的健康,但是也依然没有确切的研究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无害。所以,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质疑是必要的,对其进行安全检测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检测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操作性困难,需要结合一些高科技的安全检测技术是将来需要研究的重点。

[1]李亮,隋志伟,王晶,等.基于数字PCR的单分子DNA定量技术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2(10):1017-1023.

[2]闫立全.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4):297-305.

猜你喜欢
致敏性基因芯片外源
具有外源输入的船舶横摇运动NARX神经网络预测
出生时即可预判发育潜力 基因芯片精准筛选肉牛良种
外源铅胁迫对青稞生长及铅积累的影响
全蒸发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塑料玩具中的致敏性芳香剂
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火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外源添加皂苷对斑玉蕈生长发育的影响
双管单色荧光PCR法与基因芯片法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比较研究
浅议葡萄酒生产中使用的潜在食品过敏原及标识管理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四种结核药物敏感试验的研究
基于提升小波的基因芯片数据的分类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