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蓝鲨气泡病的处理方案

2017-02-02 10:53胡钱东熊小琴
水产养殖 2017年3期
关键词:热带鱼内江市养殖池

胡钱东,熊小琴

(1.内江市市中区水产渔政局,四川内江 641000;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2)

热带鱼蓝鲨气泡病的处理方案

胡钱东1,熊小琴2

(1.内江市市中区水产渔政局,四川内江 641000;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2)

热带鱼蓝鲨(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又称苏氏圆腹、虎头鲨、淡水鲨、巴丁鱼或八珍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种类。淡水鲨鱼营底栖生活,属杂食性鱼类,幼鱼以浮游动植物为饵,也摄食人工饲料,成鱼则摄食水生植物和人工饲料。该鱼十分贪食,故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对环境适应性强,河流、池塘均可养殖,养殖8个月可增重1 kg。该鱼性胆小,游动快捷,受惊扰在水中不停地跳跃。淡水鲨鱼抗低温能力差,适温20~30℃,最佳生长温度是24~28℃,当水温降至18℃时,摄食量和活动量明显减少,水温连续低于12℃开始死亡。生长水质的pH值为6.0~7.2。淡水鲨已在我国华南的广东、福建等地繁殖成功,已经成为观赏鱼养殖的重要品种。2016年1月,四川省内江市某观赏鱼温室大棚养殖的淡水鲨出现水面打转、头向上悬于水中,白头白尾,抢食但吃食后吐出食物的症状,平均每天每个养殖池死亡10尾。通过现场解剖和镜检,诊断为气泡病。现将基本情况作一介绍,以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1 养殖场基本情况

养殖池规格1.5 m×1.0 m×1.0 m,水深0.6 m,水源为水库水(经过滤消毒处理),平均水温24℃,主要水质指标pH值∶7.6,氨氮≤0.2 mg/L,亚硝酸盐≤0.1 mg/L。循环水养殖。

2 发病症状

2.1 活动情况

养殖池中大部分鱼出现水面打转、头向上悬于水中,抢食但吃食后吐出食物的症状。

2.2 体表

白头白尾,其他部位无明显症状,身体消瘦。

2.3 镜检

体表和鳃丝均无寄生虫,鳃丝完整。

2.4 内脏

鱼胃中有大量气泡,肝脏发白,肠道无食物。

3 处理方案

在与养殖户的交流中了解到,蓝鲨出现上述症状的时间为一周左右,投喂草鱼鱼肉,投饲量为鱼体质量的3.0%。通过对水温、水质指标、饲料、发病鱼症状等分析,确定以下处理方案。

以鱼不缺氧为限,减少气石数量或降低气石通气量,同时3 d内不投喂饲料。第4天,按鱼体质量1.0%投喂伴有酵母菌和维生素E+维生素C的鱼肉,缓慢投喂,一天3次,连续投喂5 d。两个疗程。

用药后进行治疗跟踪,病鱼在处理后第4天,鱼死亡数量降为5、6尾,吐食症状的鱼减少。两个疗程后,发病症状消失,蓝鲨吃食恢复正常,无死鱼现象。

4 小结

气泡病主要发生在鱼苗阶段,成鱼很少见。针对上述发病原因,主要是水中气体过饱和。当发现鱼苗患气泡病时,应立即加注溶解气体在饱和度以下的清水,同时排除部分池水,或者降低气石通气量。切忌盲目使用药物,耽误治疗,造成更大损失。

在该次治疗方案上,添加酵母菌到草鱼肉中,不仅起到诱食作用,减少蓝鲨吐食量,而且可以在肠道中形成优势种群,促进鱼体的生长发育,并能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

10.3969/j.issn.1004-2091.2017.03.017

2016-09-06)

猜你喜欢
热带鱼内江市养殖池
水体消毒防病用药称量分配的简捷方法
相对弧宽比对双通道方形养殖池的流场优化研究
内江市:保民生促发展 做实做细就业创业工作
内江市:打造“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人社服务
热带鱼
持续阴雨期间鳜鱼养殖池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2013~2017年内江市大气降水变化趋势研究
我和爸爸
电影票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