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的“三农”新机遇

2017-02-03 01:12农金葆
农业知识 2017年5期
关键词:英姿保险机构三农

“互联网+保险”的“三农”新机遇

本栏目由山东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农业保险处)协办

近年来,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给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带来了深刻变革,“互联网+”现代农业取得了可喜成果。

事实上,关于“互联网+三农+保险”的发展前景,相关部门早有预见。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曾在公开发言中表示,要把握时代机遇,众筹共享,合力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弯道超车”和“跨越发展”提供新动力。

“三农”保险市场迅猛发力

“‘三农’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激发了市场潜力,也提升了相关保险服务和产品的创新能力。”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贾英姿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07年中央财政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我国农业保险服务“三农”能力显著增强。

据保监会统计,截至2015年11月,中央财经保费补贴型农业保险产品升级工作共涉及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类农作物和6类养殖品种共计738个农业保险产品,22家保险公司。2014年,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25.7亿元,同比增长6.2%;提供风险保障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参保农户2.47亿户次,同比增长15.71%;水稻、小麦、玉米三大口粮作物的承保覆盖率平均超过60%。然而,其发展中也暴露出基础数据管理体系薄弱等问题,制约了农业保险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功能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出台政策,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强有力地支持了保险企业运用互联网服务“三农”的探索和实践。

保险机构争抢“三农”市场

农村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已成为众多保险机构的共识。

据了解,中华财险目前已在“互联网+农业保险”的道路上进行了深入探索。该公司以与国家农业信息中心共同成立的“农业保险地理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为依托,建立了以互联网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及手持移动设备共同组成的“天、空、地”一体化查勘定损的种植险应用体系。

此外,通过“互联网+保险”还可以促进农户贷款难问题的解决。

日前,京东金融集团宣布将与保险机构在农村金融领域建立长期、全面、多层次的合作,具体合作领域为涉农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范围、农村金融移动化等,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共同努力实现支农、惠农的多赢目标。

土地流转对保险需求日益凸显

农村土地市场的快速发展,也激发了土地流转市场对保险的需求。“虽然目前业务主要在线下开展,尚未转移到线上平台操作,但互联网保险方式必然是大势所趋。”贾英姿举例,2014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拓展‘三农’保险广度和深度,积极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保险”。

“从目前的实践情况看,在农村土地市场,保险机构利用‘保证保险’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有效地增强了农村小额贷款者的抵押品价值和融资能力。”贾英姿认为华安保险公司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保证保险”——“收益保”产品是其中第一批成功的实践者。

(农金葆)

猜你喜欢
英姿保险机构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展巾帼英姿 树文明新风——杨开慧纪念馆群众工作部侧记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浅析存款保险机构
谒秋瑾墓
引信经典后坐保险机构对过载时间的响应特性
唐马英姿展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