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的特征和发展模式

2017-02-05 23:41陈玲玲邱琳冯年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模式

陈玲玲++邱琳+冯年华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6.10.148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生态型城镇化,核心是三级生态城镇体系的建设。生态乡村作为生态型城镇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普适发展路径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提出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的概念及特征,并依据生态乡村旅游资源核心要素,提出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的发展模式,包括自然生态旅游导向型、观光农业导向型、文化传承与保护导向型,以及混合旅游产品开发导向型。研究结果对把握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乡村的发展方向及路径具有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生态型城镇化;生态乡村;旅游导向型;模式

中图分类号: F592.3;F32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0-0520-04

收稿日期:2015-09-0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编号:13YJC790010)。

作者简介:陈玲玲(1982—),女,江苏淮安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旅游研究。E-mail:chenlingling@vip.163.com。传统城镇化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后果,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一定要突出生态特征,即人类生活与环境、自然之间的高效和谐的人地关系[1]。对于城镇化进程而言,即指生态化发展模式的转变,要摒弃以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后果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注重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模式。

“生态型”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核心是生态城镇体系的建设。从空间结构上看,生态城镇体系是一种城乡空间的复合体,包括生态中心城市、生态小城镇和生态乡村等3级生态城镇体系结构。2002、2006年,国家环保部制定了《全国优美乡镇考核标准(试行)》《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并在全国开展了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活动,至2010年,环保部2次公布共计评出107个国家级生态村、1 027 个国家级生态镇。在实践上,生态乡村、乡镇等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在新型城镇化的三级生态体系结构中,学者仍更多地将目光聚集在“城”“镇”的生态体系建设上,忽略(生态)乡村如何建设及转型发展。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后,导致城镇原有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发生改变,各类问题凸显,新问题激增。相应地,城镇人口的增加,伴随着乡村人口的减少,很多人因此认为乡村的发展问题简单了,也不需要花大力气了,事实上这种认知是片面的。

我国城镇化率很快将达到65%~70%,但是全国仍然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乡村,乡村、农业、农民等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重大问题。我国乡村的环境污染普遍存在,耕地数量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下降严重,人地失衡的发展已经不可持续[2]。不难想象,仅仅依靠传统城镇化的观念建设乡村,必然会出现自然村空心化、老村废弃成为垃圾场、耕地荒废、环境污染、劳动力流失、治安混乱等各种新问题,这样的发展趋势不仅破坏了原本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乡村生态环境,也不利于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业人口生活品质以及实现人地和谐发展。生态乡村自提出并建设以来,其自身的生态化特征与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化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因此生态乡村的发展是三级生态城镇体系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见,生态乡村的普适发展路径是当下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1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的提出

对于生态乡村的内涵,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研究者均从各自研究角度提出相应的理解[3-8]。总体来看,生态乡村是针对农业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发展不合理问题提出的生态化发展模式,生态乡村的创建有利于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保护工作,这也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说,生态乡村为我国广袤农村的发展指引了方向,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应该鼓励并大力推动。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全国各地也已经掀起了创建生态乡村的热潮,2014年,环保部再次公布了2012—2013年国家级生态乡镇名单,图1为此次获批的781个生态乡镇在我国的空间分布情况。可以看出,生态乡镇的数量分布不仅与区域的环境条件相关,更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这说明生态乡镇的创建不仅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更需要坚强的经济保障作为支撑,这样才有可能为生态乡镇的创建配备专业的规划、管理人才,提供符合生态乡镇建设标准的设施等。既然生态乡镇的创建与发展均与“生态”“经济”相关,那么我们就必须思考将这几个要素统筹发展的途径。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强调: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指出要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对于扩就业、增收入等意义重大。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众所周知,美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旅游产业的运营与发展,不仅有可能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更可以通过旅游业引领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从而全面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旅游业的“生态性”“经济性”恰恰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乡镇的发展需求不谋而合,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的提出与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事实上,我国大量的乡村也正是以旅游业为发展方向,但是各个乡村由于发展基础、条件、行业运营与管理等的差异,造成乡村旅游业发展良莠不齐以及整体运行效益偏低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不仅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乡村的最佳发展途径,是(生态)乡村的社会、经济、生态转型升级的发展模式,更是提升我国乡村旅游业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的内涵与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以及对生态乡村本身概念的探讨,认为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是以开发生态型旅游资源为主、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以旅游经济带动乡村经济全面发展的生态乡村。

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在发展上应具有以下典型特征:(1)开发生态型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为经济发展主导。充分发挥生态乡村基础资源的生态优势,旅游资源开发以生态型旅游资源为主,不再照搬传统旅游资源开发中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生态旅游产业,如生态观光、生态农业、生态环境教育、生态文化等。生态乡村所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原则,对旅游者、生物、当地生态环境都是生态的、健康的、安全的,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各个环节均按照产业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布局、规划、生产等,产业内部及相互之间也将协调共生。

(2)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工程技术结合应用。生态乡村参与旅游业对游客而言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生态”2字,因此将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工程技术结合应用将得以普及。从技术层面看,不仅能够提供符合生态标准的旅游产品,而且可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环境得以持续性保护,特别体现在污染物的处理与再利用中,有效保证了旅游者良好的游览与体验环境。生态性技术的广泛运用,将有效保障生态乡村在旅游发展中的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3)以旅游业引领实现生态文明的乡村社会目标。整个乡村社区均融入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居民个人收入的提升,以此推动乡村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同时又将促进居民个体的劳动力素质提高,从而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有助于整个生态乡村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3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发展模式

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应该着重考虑2点:旅游市场需要什么、生态乡村能够提供什么。

由图2可见,确立发展模式须从市场、供给2个方面着手分析,最核心的问题是确立乡村的旅游资源核心要素,即最核心的旅游吸引物,根据不同旅游资源核心,对应不同的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发展模式。

3.1自然生态旅游导向模式

如果生态乡村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及传统的、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即生态环境具有显著优势,则可将生态环境优势变成经济优势,适宜发展自然生态旅游,形成以观光旅游为开发方向的自然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是最基本的旅游产品,也是我国最早开展乡村旅游的主要驱动模式之一,而生态乡村在此模式中更具有显著的基础生态资源优势。该模式包括的主要要素如图3所示。

随着旅游细分市场的深入发展,我国旅游业正由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体验型等旅游形式转变,个性化、定制化成为旅游新时尚。尽管如此,在近、中期内,观光旅游仍占据旅游活动的重要地位。因此,具有优越自然条件的生态乡村可以首先进行以自然生态旅游为导向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目前,以优美的乡村自然风光为旅游资源核心的生态乡村可以开发的具体场所主要包括田园、水乡、山景、果园、花卉种植园、茶园、竹园、林地、中草药园以及特殊乡村景观等,选择当地最具特色、个性的资源进行开发,正是研究模式时考虑的重要方面,即生态乡村本身能够为旅游提供什么样的资源。

在旅游市场的分析中,地理区位对旅游客源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自然生态旅游导向模式中,位于著名景区或大城市周边的生态乡村最受旅游者欢迎。这是因为生态乡村如果位于著名景区周边,可以与景区形成相连的旅游线路,不仅形成了稳定的旅游客源,延长了旅游活动时间,而且可以通过分离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形成乡村社区参与旅游、融入旅游的良好发展态势。这些旅游景区周边的乡村也正是我国开展旅游业较早的地区,已经获得了较多的发展经验。比较典型的是安徽黄山风景区山脚下的汤口镇上张村,黄山AAAA级翡翠谷景区相依于此,正是通过翡翠谷景点门票收入分配和农家乐旅游接待收入,上张村成为黄山市的“首富村”,如今全村人都经营农家乐旅游,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成为通过发展自然生态旅游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样板。

另外,位于大城市周边的乡村则可以定位为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各种城市病问题突出,“逃离城市”成为当下众多追求高质量生活与休闲环境的城市居民的旅游选择,位于城市周边的生态乡村在区位上恰恰满足了这部分群体的需求。

3.2观光农业导向模式

伴随着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逐渐发现现代农业除了具有基础性的生产功能,还形成了特殊的生产性景观,从而为人们提供观光、体验、参与、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对于乡村来说,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多重收益。首先,观光农业能够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解决传统农业发展中的技术低下、环境污染等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其次,通过农业经济发展促使城乡收入加速流向乡村,从而有条件鼓励农业、农产品创新,促进农村市场化程度提高,最终表现为农民增收、农业整体水平提升,这正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有益尝试与探索。相对于传统乡村,生态乡村发展观光农业更显优势。在生态乡村创建与发展中,均以生态产业为主导,在农业上的发展方向也是生态农业,生态乡村具有符合生态文明的人口规模、人居环境和人地关系,将可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可以预见,观光农业这一新型产业在我国乡村尤其是生态乡村的发展中必将获得非常大的机会和空间,也是现代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观光农业导向模式中的旅游资源核心要素如图4所示,即将生态乡村在农业发展结构上的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

以下进行具体分析。(1)观光种植业。指具有观光、体验、参与功能的生态化、现代化种植。它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观赏与体验价值的种植园地或区域,也可以是利用现代化、科学化的先进农业栽培手段,如无土栽培等向旅游者展示现代农业的成果。目前比较常见的是种植优质蔬菜、绿色食品、高产瓜果、观赏花卉作物等。

(2)观光林业。指具有观光与体验功能的人工林场、天然林地、林果园、绿色造型公园等。在地域广阔、林业资源丰富的生态乡村,可以通过观光林业发展旅游。开发利用森林所具有的多种游览、康乐、观光、生态价值,从而为游客提供观光、野营、探险、避暑、科考、森林康体等需要的特殊空间场所。观光林业活动对空间范围的要求较高,而城市内部多数无法满足并开展此类活动,生态乡村因此成为开展观光林业非常好的目的地。

(3)观光牧业。指具有观光与参与功能的牧场、养殖场、狩猎场、跑马场等,让旅游者感受牧业生活的乐趣。值得指出的是,牧业资源并非普遍性资源,我国大量的牧业资源主要存在于西、北部,可以直接通过旅游规划与开发实现旅游者参与牧业的各项活动。但是,旅游活动的消费性决定了我国旅游业发达区域出现于经济同样发达的东、中、南部,而这些区域恰恰缺乏牧业资源。一些乡村大量圈地、人为打造观光牧业场所进行旅游开发,由于开发本身就不符合生态旅游资源的原生性、地域性、不可移置性等特征,长远来看是非生态性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可以说,不合理改变本地资源结构,刻意引进非优势型生态资源是不可取的。

(4)观光渔业。指利用滩涂、湖面、水库、池塘等生态水体开展具有观光、参与功能的旅游项目,如参与捕捞、驾驶渔船、水中垂钓等。观光渔业不仅可以让旅游者欣赏城市中较为少见的渔业风光,还可以让他们亲身参与其中,学习捕捞、养殖技术,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与功能。

(5)观光副业。旅游商品是促进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光副业可以直接为旅游者提供与生态农业相关的具有乡村地方特色的工艺品,也可以让旅游者直接参与加工制作过程。目前常见的观光副业项目包括利用竹子、芦苇等编造多种工艺品,很多农民的日常手工优势此时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优势。

(6)观光生态农业。除了上述单项的观光农业项目之外,有条件的生态乡村可以建立农、林、牧、渔等土地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向旅游者提供观赏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生产场所,强化现代农业生产过程的生态性、科学性、艺术性等特点,如观看绿色保洁食品的生产过程等。

在区位上,选择观光农业为发展导向的乡村最好能够位于大城市周边,符合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休闲时间的规律等。典型代表有南京市主城区西部的江心洲区域,该地位于长江南京段之中,濒临市区,临近巨大的旅游市场和都市客源群体,区位优势明显。江心洲的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起步虽然比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已经形成了观光型农业结构和农游结合的乡村旅游业结构,是一个快速发展中的都市生态农业旅游基地。

3.3文化传承与保护导向模式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根本魅力所在,很多文化资源只要略加开发就可以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文化生态旅游产品,而我国大量的人文旅游资源都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乡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恰好可以保留原始的,或最接近历史状态的民居、村落、农业生产与生活工具等,形成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这种资源既可以作为特殊的文化旅游产品供旅游者参观形成旅游收益,又可以利用旅游收益进一步保护文化,使历史得以更加完整地传承。因此,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生态乡村可以尝试利用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为导向,通过合理的旅游规划,既发展了旅游经济,又促进乡村更有能力保障文化的传承。

文化传承与保护导向模式的生态乡村旅游资源核心要素如图5所示,可见其核心主要依托乡村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其表现形式通常为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古村落、古镇,以及其他特殊的体现乡村生活的历史景观等。

在区位上,此类生态乡村如能依托城市,则会获得迅速且长久的发展,如周庄、同里等水乡古镇,依托苏州市的发展,已成为江南旅游线路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此外有一些具有文化保护与传承意义的乡村,区位优势不明显,但通过宣传,融入周边旅游线路,则可分流客源市场,并逐步扩大影响而得以持续发展,如安徽省西递村的旅游业发展则属此类。

3.4混合型旅游产品开发导向模式

混合型旅游产品开发导向的生态乡村模式是指该生态乡村在选择优势旅游资源作为开发导向时,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观光农业资源或文化旅游资源都有可以作为优势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换句话说,该类生态乡村的资源优势比较显著,可以形成多种类旅游产品的一体化开发,相对于单一优势资源的生态乡村开发旅游,其吸引力更大。此类模式的旅游资源核心如图6所示,当生态乡村具有多种旅游资源优势时,可以考虑混合开发,但是应注意合理、逐步的旅游规划,做到一体化、精品化开发。

此类模式的生态乡村既可依托著名景区或大城市形成区位优势,获得互补性的发展,也可以没有位置依托,仅依赖其自身混合资源优势吸引旅游者。江西婺源属于混合型模式的典型,多年来通过其乡村旅游的自发经营、资源整合,紧紧把握“文化”“生态”2种资源核心,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视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以上几种模式已经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的发展路径与模式选择,这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乡村发展的最佳选择。后续可以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导向型生态乡村的定性、定量评价作为研究方向,以期更完整地为我国生态乡村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沈清基. 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 城市规划学刊,2013(1):29-36.

[2]赵晓英,金晓玲,祝自敏. 我国生态乡村建设初探[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18-1519.

[3]翁伯奇,黄勤楼,陈金波. 持续农业的新发展——生态农村的建设[J].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增刊):99-103.

[4]李雪,王学华. 苏州生态农村发展模式探讨[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1):17-21.

[5]成升魁,闵庆文,谢高地,等. 生态农村——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思维[J]. 资源科学,2003,25(1):94-95.

[6]孙新章,成升魁,闵庆文. 生态农村工程: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思维[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2):86-89.

[7]朱跃龙,吴文良,霍苗. 生态农村——未来农村发展的理想模式[J]. 生态经济,2005(1):64-66.

[8]邹君. 生态农村的内涵及其建设方法初探[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1(5):19-21.

猜你喜欢
模式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