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2017-02-05 12:46殷洁
学周刊·中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提高兴趣主动学习语文教学

殷洁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在遵循目的性、直观性、思考性、实效性及艺术性原则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运用信息技术,以突破教学难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信息技术;提高兴趣;语文教学;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0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45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等活动方式相结合,以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认字能力和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认字是关键,是今后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前提必要条件。而低年级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只有10分钟左右,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的游戏中回到识字写字教学中,他们难以适应这样的学习节奏。如现在的人教版第一课就是识字教学,整节课教学生认字,往往是教师教起来无趣,学生学起来无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常言道“学之不如知之则也,知之者不如好知者也”,有了兴趣,就为学习开了一个好头。例如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这课时,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动态画面:广袤的天空中星星像珍珠洒在碧玉盘里,调皮地眨着小眼睛。这一幅画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课堂上来,使学生进入到了学习状态中。接着马上展开画面:茫茫的夜空中,一个小男孩坐在自家的院子里,数着天上的繁星。再配以背景音乐示范朗读《数星星的孩子》。在这个情境教学过程中,动态的星星画面首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二年级学生对星星调皮地眨着小眼睛的画面产生了好奇心;然后,用畅言软件朗诵课文,使学生知道了课文中的生字词的读音,如张衡、距、离、数等,学生就能很好地朗读生字和课文了。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很快地投入到了生字词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识字的乐趣。再利用UClearning软件教识字,从而使学生掌握了字的音、形、义。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案,突破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语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时,就会突破课文中每一个章节的重难点。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很好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呢?正由于多媒体恰到好处地介入,才使文本里的知识不再抽象化,而是变得具体化、简单化、形象化。特别是多媒体能进行动作形态方面的展示,如利用微课等手段,处理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从而引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教师突破文本中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诚然要真正做到提高教学效果,还要在课堂教学的“优化”上下功夫:首先要想好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着力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中来,然后再注意教学重难点及信息量的把握设计。在突出重难点的时候,可将它制成ppt。如在学习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时,我用剪辑的电影资料,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的艰苦经历: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的英雄场面:每一个图片里都蕴含着一个故事,这些图片深深感染了每一个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体会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而为理解这首诗奠定了基础。

三、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小学阶段是人生学习知识的起点,小学生的阅历还有待积累和丰富,需要从无知到有知进行量化累积,对文章中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无法辨别,知识面比较狭窄,对文本的有些知识点很难理解。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的运用,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渠道多了,如交互性白板的运用、畅言交互式多媒体的教学系统等,信息的丰富使我们广大师生应接不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学生不再受到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其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阅读自己需要的书籍。如学习《祖父的园子》,我首先播放了罗大佑的一首歌叫《童年》。接着引出:“萧红想到了用笔来刻录她的童年,让童年永恒。于是,她写了一部小说《呼兰河传》。我们这节课来了解萧红的童年,感受萧红童年的快乐。”然后引导学生上网收集萧红在祖父园子的快乐时光,并组织学生在班级小组内讨论,每个学生都要有感而发。这样,学生回家会积极上网查看资料,初步熟悉文本,有的还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分析文本段落,甚至到人物故事的细节描写,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丰富了表像,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育学生写作的想象能力

新大纲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与成人那种固定的模式有很大差别,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特别喜欢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处理问题,喜欢问“为什么”,有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源动力。而多媒体的音、形、动态有着跨越时空、地域特色的特征,和小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兴趣爱好不谋而合,比如看图写作比抽象的命题作文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其次,多媒体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天空,这对培养学生作文中的想象能力作用是巨大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者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新变化,多媒体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猜你喜欢
提高兴趣主动学习语文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