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健康体适能影响的比较研究①

2017-02-07 00:58孙秋芬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3期
关键词:锻炼者握力柔韧性

孙秋芬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南宁 530000)

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老年人的人口数目就一直不断增长且速度越来越快,截至2015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2亿,是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1/5,是亚洲人口总数的1/2。由于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使得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老龄化对社会发展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因此老年人健康状况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那么如何经济有效地改善老年人健康就成为了当下热点之一。

健康体适能,是与健康密切相关的体适能,它不仅是机体维护自身健康的基础,还是机体保证愉快完成日常工作和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前提[1]。它强调的是人体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们进行健身锻炼监测与评价的良好标准,它是从量化角度来评价一个人的健康水平[2]。通常来讲,健康体适能是由身体成分、肌肉力量与耐力、心肺功能、柔韧性等组成的[3]。本文所要研究的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影响也将从这些方面进行监测与分析,来为老年人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1 研究对象与检测方法

本研究以南宁市参加晨练10年以上的60~69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其锻炼内容分为慢跑、健身舞、球类运动、太极运动4类。采用国家体育总局规定使用的国民体质监测仪器进行身高(cm)、体重(kg)、心率(次/分)、血压(mmHg)、肺活量(mL)、握力(kg)、坐起实验(次)、坐位体前屈(cm)、反应时(s)和闭眼单脚站立(s)的检测,并将得到的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项目对老年人身体成分的影响

人体的全身重量按照生理功能可以分为两部分:净脂肪重量和无脂肪重量。其中,净脂肪重量便是人体的体脂成分。身体成分强调的就是体重中拥有脂肪含量的百分数,因此由比利时科学家Lambert Quetelet提出的用于衡量人体脂肪含量高低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就成为了常用的评价指标之一。依据WHO的分组标准:最佳BMI为22,<18.5视为偏瘦,18.5~24.9视为正常,>25视为肥胖[4]。在正常范围内,BMI指数越低,则身体的健康水平越高。

图1显示,不同运动项目锻炼者的BMI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由于BMI值相差不大,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的运动项目对BMI的影响不具有差异性。

图1 不同运动项目锻炼者的BMI平均值与SD值

2.2 运动项目对老年人肌肉力量与耐力的影响

力量是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主要指标,对老年人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握力主要评价受试者的肌肉静力的耐力状况,反应的是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而握力体重指数则与其他肌群的力量有关,是反映肌肉总体力量的一个很好的指标[5]。坐起实验[6]是指受试者1min内在高45cm的40×42cm2的座椅上完成的反复坐、站次数,是反映下肢肌肉力量耐力的指标。

由图2和图3以及国民体质测定标准[7]可知,不同运动项目锻炼者的握力属于良好以上水平,其中羽毛球对肌肉力量与耐力的提升效果最好,其次是慢跑、太极运动与健身舞。

图2 不同运动项目锻炼者的握力体重指数平均值与SD值

图3 不同运动项目锻炼者反复坐起次数的平均值与SD值

2.3 运动项目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大量的运动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心肺功能水平与健康体适能水平密切相关[8]。而运动能够增加心脏的供血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的加速,提高气体交换水平,久而久之就改善了人体的心肺功能。

心功能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就是心率和血压。经检测,各个运动项目锻炼者的心率和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是由于运动项目的运动特点不同,对血压值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其中球类运动的收缩压平均值最好,其次为太极运动、慢跑、健身舞。

肺活量是反应人体肺功能最主要的一个指标。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进行判定,则各个运动项目锻炼者的肺功能水平均在良好以上;根据图4中的数据可知,健身舞锻炼者的肺活量最高,依次是球类运动、慢跑、太极运动。但由于肺活量数值相差不大,不具有明显差异性。

图4 不同运动项目锻炼者肺活量的平均值与SD值

2.4 运动项目对柔韧性的影响

柔韧性与人体关节活动的幅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评价人体柔韧素质最好的指标之一便是坐位体前屈。从图5以及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可知,不同运动项目锻炼者的柔韧性均在优秀以上。依据独立样本t检验,健身舞锻炼者与太极运动锻炼者的柔韧性存在显著性差异,与球类运动、慢跑的锻炼者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太极运动锻炼者与球类运动、慢跑锻炼者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球类运动与慢跑锻炼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5 运动项目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水平密切有关的一个指标就是反应时。一般认为,在儿童期到青年期期间反应时会逐渐缩短,而后又逐渐增加,在60岁以后反应时更长[9],而体育锻炼则可以缩短反应的时间。

根据图6与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不同运动项目锻炼者的反应能力居于良好以上水平,说明长期的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神经系统能力的提升是有益无害的。依据反应时间的快慢,运动项目对反应时的提升效果依次为球类运动=太极运动>健身舞>慢跑。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各个运动项目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图5 不同运动项目锻炼者坐位体前屈的平均值与SD值

图6 不同运动项目锻炼者反应时的平均值与SD值

2.6 运动项目对平衡性的影响

有研究认为,运动能够促进神经肌肉的血液供给,加速血液循环,延缓血管系统的退行性改变,进而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10]。运动项目中的转体、单脚站立等动作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根据图7与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各个运动项目锻炼者的平衡能力居于良好以上水平。因闭眼单脚站立坚持的时间由高到低分别为太极运动、健身舞、球类运动与慢跑,所以太极运动与健身舞对平衡能力提升的效果要优于球类运动与慢跑。

图7 不同运动项目锻炼者闭眼单脚站立的平均值与SD值

3 结论与建议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老年人的健康体适能水平的影响都是有利的。

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影响不完全相同。球类运动对于肌肉力量与耐力、心肺功能及反应时的提升更为有效;而太极运动与健身舞则更加偏向于柔韧性与平衡性的提高和血压的稳定。

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依据运动项目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针对性地进行锻炼,以达到增强健康的目的。

猜你喜欢
锻炼者握力柔韧性
巧练握力益康寿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柔韧性训练(一)
每个人都需要柔韧性练习
关于赛艇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探究
超薄玻璃柔韧性表征和断裂因素分析
太极拳运动对提升锻炼者静态平衡能力的研究
儿童握力弱,未来健康差
不容忽视的握力
健身俱乐部开展健身操课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平顶山市健身俱乐部为例
论柔韧对少年蹦床运动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