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杏树促成栽培技术

2017-02-08 06:16王田利
河北果树 2017年1期
关键词:扣棚花后杏树

王田利

(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局743400)

设施杏树促成栽培技术

王田利

(甘肃省静宁县林业局743400)

杏树休眠浅,需冷量少,果实成熟早,是设施适栽树种之一。设施栽培杏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正值水果淡季,售价高,效益好。

1 设施建造

栽培杏树的设施应建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地下水位高,有一定排灌条件,四周开阔的地方。设施坐北朝南偏西5°左右,周围无高大建筑群,特别是东、南、西部要开阔,以利于冬春采光,东西长50~80 m,南北跨度6~8 m为宜。如果采用冬暖式温室,有条件的最好能将北边靠在地埂上,以增加保温效果,减少筑墙用工。如筑墙,北墙及两边的山墙厚度应在1 m以上,后坡要先覆30 cm左右的作物秸秆,再在上面盖20 cm左右的泥,前坡底角应挖深、宽均为50~60 cm的防寒沟,在沟内填入麦衣、草木灰、锯末等隔热物,提高保温效果。

2 选择适栽品种

设施栽培杏树应选择休眠期对低温要求不太严格、适应性强且自花结实率高的品种,一般自然条件下7月上旬前成熟的品种均可进行设施促成栽培。生产上应用研究的品种有凯特、金太阳、大棚王、玛瑙杏、香白杏、华县大接杏、兰州大接杏、沙金红杏等。

3 尽量定植有花芽的大苗

由于杏树成花不及桃树容易,生产中最好栽植2年生以上有花芽的大苗,促进早果,缩短栽植到受益的时间,从而提高设施生产效益。

4 配置授粉树

杏树自花结实率低,栽培时应配备栽培总量30%以上的授粉品种,为良好结果打好基础。生产中可选择花期相近、综合效益优良的2~3个品种混栽,以保证相互授粉。

5 适时栽植

杏树可春栽,也可秋栽。春栽在4月份临近萌芽时进行,秋栽在10月下旬至11月土壤封冻前进行,提倡秋季丰水期栽植,以利于提高成活率。设施栽植杏树多采用过渡密植的方法,以提高前期产量,可按照1~1.5 m×1.5~2 m的株行距。在移栽时应注意保护根系,尽量缩短根系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栽植时肥水要充足,定植坑要大,以利于缓苗。定植穴深、宽、高均应大于60 cm,坑挖好后,每坑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5 kg左右、过磷酸钙0.5 kg左右,栽后每穴浇水20 kg左右。栽后立即用黑色地膜覆盖保墒。

6 促控结合,培养丰产树体结构,促进花芽形成

栽植当年,要注意促生分枝,增加枝量,以形成有效的结果面积,促进前期产量的提高。

6.1 采用纺锤形为主的整形方式设施栽培杏树时栽植密度大,如果树形选择不当,极易出现郁闭,如果树形不规范,树形凌乱,树体间相互交错,不利于通风透光,导致内膛枝细弱,结实能力差。杏树喜光,干性差,内膛枝易枯死,结果部位易外移,设施栽培时如沿用露地生产中的圆头形树形,则不利于产量的提高。根据设施栽培的特点,除最南边一行由于受限整成开心形外,其它的应以纺锤形为主,以增加枝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促进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6.2 保持枝条主次分明大枝过多,必然占据大量空间,而设施栽培时空间所限,只有在大枝稀、小枝密的情况下,才能发挥结果的优势。生产中要保持枝条主次分明,要多培养小枝,只有小枝多的情况下,树体才丰满。对于树干上抽生的枝要多留,生长季根据枝的长势,综合采用摘心、拉枝开角、拿枝软化等方法,将临时性枝转化为结果枝。要充分利用杏树芽的早熟性,采用摘心措施,促进分枝,防止光杆枝的出现,增加有效结果部位,提高结实能力。在扣棚前剪除无效枝,控制树体枝量,花后除萌,果实采收后及时进行更新修剪,回缩结过果的老枝,培养新的结果枝,以保持树体旺盛的结果能力。

6.3 适时控制,促进成花结果杏树枝条年生长量大,在不加控制情况下,枝条年生长量可达1 m以上,而设施密植栽培条件下,极易郁闭,如放任枝生长,极易出现树体相互交错,不利于田间作业,不利于通风透光。应注意控制枝的长度,一般应将枝的长度控制在60~70 cm,对超越部分应及时摘心。设施栽培杏树对树高要求严格,要求树体距棚膜至少60 cm,否则不利于温度调控,易发生冻害及高温危害,对超高部分应及时回缩。杏树多抱合生长,不利于成花,应注意拉枝。由于设施栽培杏树密度较大,拉枝应及早进行,一般在枝长30 cm左右时开始拉枝,通过拉枝缓势,增加枝中养分积累,多形成优势花芽,促使早投产、早受益。为了促进花芽形成,从7月份开始,应根据树体及枝条长势,酌情喷15%多效唑或PBO200~300倍液,以抑制新梢生长,促进成花,一般喷两次即可达到效果,对于旺长的树体或新梢可在8月加喷一次。

7 平衡供给肥水

设施杏树栽植密度较大,对养分需求量大,应加大施肥量。每年基肥施用量,667 m2应保证有机肥不少于4 000 kg、油渣不少于300 kg、过磷酸钙75 kg以上、硫酸钾50 kg以上,在定植时或每年9月份施入。追肥应注意施用的时间,可在花前和果实膨大期进行营养补充。追肥应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为主,防止偏施氮肥导致枝梢徒长、影响坐果现象的出现。追肥量根据树大小、结果多少灵活掌握,每次667 m2施量控制在10~15 kg。花后要控制追肥后浇水,如花后大肥大水供给,则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树体养分失衡,供给开花、坐果的养分少,落花落果加重,因而在花后15 d内不应施氮肥、浇大水。在花后20 d左右,为促进果实生长可进行追肥浇水,同时进行叶面喷肥,促进树体生长,提高坐果率。追肥后视土壤墒情浇水,保持田间持水量50%~60%,浇水时少量多次浇灌,防止浇水量太大导致地温降低而引发落果。

8 适期扣棚,加强环境调控

杏树必须在完成自然休眠后扣棚,才能保证生长结果的顺利进行。杏树需冷量为400~700 h。多数品种在12月中下旬扣棚较适宜,在暖冬年份或栽植需冷量大的品种应适当延迟扣棚时间,适当晚扣棚对设施杏树是有利的。扣棚后,升温应缓慢进行,以提高树体的适应性,如升温太快,则气温的升高较地温快,会出现先叶后花现象,不利于结果。应采用分期升温法,在扣棚的第1周白天揭去苫帘的1/3,第2周白天揭去苫帘的2/3,以后白天全部揭开。

在生长结果期,要根据不同时期对温湿度及光照、二氧化碳的要求,细致调整,严格控制温湿度,保证生长结果的顺利进行。花期既要防夜间低温冻害的发生,又要防止白天高温的危害。杏树花果期,温度低于-1℃杏花即可全部受冻,温度低于-0.6℃幼果便会受冻。花期高温会导致大量落花,一般花期温度高于30℃就会造成危害,温度高于35℃果实会全部脱落。花期温度应尽量维持在16~20℃,白天最高不要超过22℃,夜间不要低于6℃,以利于花粉发芽,延长花期,提高坐果率。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杏树对温湿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表1)。生产中可通过揭盖苫帘、通风、加温等措施进行调节。

表1 杏树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温湿度的要求

在调控好温湿度的同时,由于设施栽培中光照不足问题突出,设施内二氧化碳浓度低,均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充。补光可用白炽灯,从发芽后开始,按每10 m棚长悬挂一个灯泡的方法,每天补充2~3 h,一直补充到果实采收为止。补充二氧化碳最好采用悬挂二氧化碳气袋的方法,从果实坐住后开始补充,至4月揭膜为止。

9 花果管理

杏树主要靠昆虫传播花粉,设施栽培时,环境空气流动量小,昆虫数量少,对授粉受精非常不利,授粉受精不充分常导致落花落果,坐果率低,应加强授粉。一般可采用设施内放蜂的方法,授粉均匀,效果好。通常每棚放养蜜蜂1箱或放养壁蜂100只左右,即可保证授粉的顺利完成。如果没有放蜂的条件,可用鸡毛掸子在树体上滚动授粉。设施栽培杏树是高投入产业,提高其商品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而提高商品性的关键是保证果实充分生长,提高果实的均一性,而实现此目的的主要措施是疏花疏果。通常以疏果为主,从花后3周开始,根据枝的长势进行疏果,保持果间距5~8 cm,一般长果枝留3~4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个果,花束状果枝不留果。

10 病虫害防治

疮痂病、褐斑病、叶肿病、蚜虫、螨类是杏树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应加强防治。在扣棚前喷一次5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菌虫体。扣棚后应以烟熏防治为主,在花后用百菌清+吡虫啉烟剂燃烧熏蒸防治疮痂病、褐斑病、蚜虫等,在果实生长期蚜虫、螨类危害严重时可喷1.8%阿维菌素3 000倍液。

S662.2

B

10.19440/j.cnki.1006-9402.2017.01.013

2016-11-01

猜你喜欢
扣棚花后杏树
韭菜扣棚后的管理
花前渍水锻炼调控花后小麦耐渍性的生理机制研究
增施磷肥对冀东平原强筋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基于花后累积地上生物量比例的冬小麦动态收获指数估算
杏树
苹果品质要提高 花后追肥很重要
童年的杏树
一棵杏树
日光温室冬春茬韭菜栽培技术
保护地樱桃休眠期的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