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7-02-09 20:23叶涛赵丽娜
魅力中国 2016年1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叶涛+赵丽娜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端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进行的教育活动,现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着眼与当代社会发展,立足于历史传统德育基础。 尊重传统,借鉴传统,不是毫不发展创新的全部吸收,而是要有原则、有比较、有方向的剖析,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方面,都要做到有理有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本质作用。

关键词:传统德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于传统德育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古为今用,不断发展创新,给予其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寄托美好愿景。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更应当如此,要有端正的态度,更需要有力的措施。

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富裕上,更多的体现在精神世界的富足,体现在民族精神、气节上。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人文特点,有着本民族独有的精神追求,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对人们意识形态的教育,在民族文化环境的影响下,自然也有着其独特含义。传统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不会彻底消失,更不会被抛之在外的。大部分人对传统德育还是较为肯定的。但由于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实践,使得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果不佳,难以发挥出正常作用。人不可能脱离现实而存在,而传统是根,是人们寻求自我的源泉。尊重传统、爱传统就是对自我的肯定,如果我们对其报以否定的态度,那我们怎能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怎能找到传统文化的本质,怎能从中提炼出宝贵的财富。一直以来,对传统德育都有两种极端的倾向,即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复古主义。 前者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它全盘否定传统德育的存在意义,并将当时代的落后状况全都归结于传统德育,认为要想富国强民就只有全盘西化这一条路可以走。这不仅否定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将其划定为障碍,更将西方的意识形态算盘复制,阻断了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后者则主张进行封建复辟,过分推崇传统而无视甚至是反对当代的新发现与新变化。尽管受到多次批判,但仍然存在。如今我们正处于批判继承、发展创新的关键时期,要时刻警惕极端态度。在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要尊重传统德育,多角度考虑,系统研究,全面分析传统德育与当今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深入分析其现实意义,不断开拓新的发展方式与教育手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新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在意识领域产生作用,更对丰富高校教育内容、优化高校教育方式、增强高校软实力、创新教育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充分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要求,展现了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对于传统德育资源的创新与发展,可从以下方面出发。

一是整合与突出。 整合精华、突出重点,使传统德育符合时代要求,培养敢为人先的时代新人。不得不说,传统德育内容中确实在这方面不够重视,具体的行为典范也少有提及。孔子所说的“仁智勇”中的“勇”也并不是单纯的倡导勇于面对、勇于突破,更多的是要建立在“义”之上,先“义”后“勇”。因此,发展传统德育内容就要培养他们的善于发现、钻研、进取的“敢为人先”创新精神。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到民族精神中都有对“勇”的体现,我们应当深入挖掘传统德育中符合民族大义、符合社会发展现状、益于意识进步的“勇”的精神。“勇”在传统德育中有多重含义,可以是刚健有为,可以是勇往直前,也可以是变革求新,其多重含义往往也能够一同体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汲取传统德育中的有益因素,要明确创新思想,树立务实、改革的精神方向,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寄予人们拼搏努力的美好期望,。从古至今的各个变法求新运动也充分体现出人们对于社会发展变化的适应性策略,显现出了传统德育中的拼搏与创新精神。

二是剖析与转化。 针对传统德育中的因素要做到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其合理因素要加以发扬,而对于其不合理、不符合社会发展现状的因素要加以转化或摒弃。现今时代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张“忠诚守信”,这里所说的“忠”即是忠于传统、忠于时代、忠于国家与民族。传统德育中对于“忠” 有较为具体详细的体现,其对象基本为封建君主和国家,这当然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状况的,但其中的部分传统德育资源还是可以借鉴吸收的,也可以将其有针对性的转化为现代社会需要的资源。另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与自由,让他们以更加开放、包容的精神来吸收营养元素,并能够充分尊重、学习其他良好的行为,提高自我修养。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将传统德育中的“忠恕”思想充分体现出来,让大学生在进行社会活动时能够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既不断继承创新传统文化,又以更加宽容、包容的态度面对世界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现贡献一份力量。儒家一直所倡导的核心内容“仁”、“爱”一直以来就被各朝各代传颂。但其中不乏有些封建传统思想需要改造与转化,像君臣之“爱”、等级之分,完全可以转化为现今社会对良师益友、领导下属的尊重与关爱,而不是绝对的盲从与愚昧。

三是借鉴与弘扬。传统德育资源中存在着诸多的营养元素,如果将其妥善吸收与发展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最为宝贵的经验,端正他们的思想观念与人生方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追求一时的成效,应当将传统德育中倡导的 “见利思义”的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世界,提供给他们一个正确的价值追求的目标;不断推崇传统德育中的“贵和尚中” 理念,使大学生建立一个和谐、自由、宽松的人际关系状态;引导大学生以“天人合一”的态度来面对日益严重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端正大学生态度,以“诚实守信” 得良好品德应对学习、生活中的每次考验,将其当作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四是审视与赋新。传统是根,传统德育中的精华就在于其对现今文化教育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掘传统德育中的优良元素,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审视传统、改革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过程是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这不只是某所高校或者某个教育部门的任务,更是全社会各方面都需要积极参与的一项事业。 不仅传统德育的内容需要批判继承,创新发展,其教学手段、方法同样需要注入新鲜血液,融入新时代新价值,以现今社会的网络多媒体技术、移动传媒等等方式为载体,营造和谐家庭气氛、构建良好社会风尚,形成系统化、生态化的校园文化、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史娟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再认识[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39)

[2]安志权.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J]. 才智. 2016(26)

[3]张旭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建议[J]. 人力资源管理. 2016(09)

[4]王启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亚太教育. 2016(25)

[5]姜春志. 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 经贸实践. 2016(0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