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实践教学

2017-02-10 01:40师成艳
新课程·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语言实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师成艳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规范语言应用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训练,提升他们掌握和应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从品词析句、模仿迁移和实践扮演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实践;

一、品词析句,培养语感

吕叔湘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呢?以《装满昆虫的衣袋》的教学为例。

《装满昆虫的衣袋》讲述的是法国昆虫家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故事。我先是一边让学生看着课文,一边给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描写的是法布尔在放鸭子的途中观察池塘边的昆虫并采集昆虫的事情。里边有一句“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它。”这时,我故意将“捉”字读成“抓”,心细的学生一听就听出来了。于是很多学生纷纷都提醒我说:“老师,是捉,不是抓!”我故作疑惑状道:“哦?是吗?”定睛一看,露出惊讶的表情:“果然,还是同学们仔细。”于是我走上讲台,将“捉”和“抓”两个字大大地写在了黑板上,并在“抓”的后边加了个问号。

师:“这两个字的意思不一样吗?为什么文章中用了‘捉,而没用‘抓呢?”

听到这个问题,同学们都疑惑极了,教室里鸦雀无声,都瞪着大眼睛望着我……

师:“你们平时有捉过小昆虫吗?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表演一下捉昆虫的过程呢?”说着,就有好几个男同学举起手来。我挑选了一个学生进行了绘声绘色的表演。接着又让学生表演了一下“抓”这个动作。两个小表演相比之下,学生立刻就明白了这两个词之间的不同,都会心地笑了。

以上的教学片段中,一方面,教师的范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师生通过纠错、品读,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抓住关键,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

二、模仿迁移,提高应用

学习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通过迁移能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检查,充实和熟练;另一方面,迁移是知识技能的掌握过渡到智能形成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迁移,提高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变色龙》的教学为例。

《变色龙》讲述的是作者发现、观察、放回变色龙的过程。这篇文章脉络清晰,尤其是第九自然段对于变色龙外形的描写顺序上,非常值得学生学习。

师:“第九自然段详细地描写了变色龙的外形特点,那么,作者都描写了它的那些部位呢?”

生:“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尾巴。”学生不仅找的准,而且顺序也没有打乱。

师:“说得非常对。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呢?这样的描写顺序又有什么好处呢?”

面对这个问题,学生支支吾吾的不知道怎么说。

师:“那这样好了,大家看着变色龙的图片,老师再重新读一下这一自然段,你们感受一下。”这次朗读,我打乱了描写的顺序。很快,学生就听出了不一样的地方,认为原文的描述更加自然、舒服。

顺势,我便说起学生上周的作文《我的老师》的情况。

师:“老师上周在读你们作文的时候,根据你们的描写,老师就抬头,低头,抬头,低头好多次地打量自己,第二天都有点落枕了呢……”同学一听,噗呲就笑了。“所以你们以后写作文,描写人物时,也应该像本文的作者这样,有一定的顺序,这样老师读起来就不会那么受罪了。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吧。”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写一段话,描写一下老师,或者同桌、好朋友等,小试牛刀,效果很明显。

通过以上的教学片段,学生不仅对于课文中的经典段落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还能通过实践模仿和迁移,得到语言运用能力的增强。

三、角色扮演,加强实践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最大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应多设置一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苏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性强的课文,非常适合改编成剧本进行角色扮演。以《嫦娥奔月》的教学为例。

《嫦娥奔月》讲述的是一个神话故事,其中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矛盾最激烈的地方,也是全文的重点段。我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演绎了一番。一说要演戏,学生瞬间就高涨了起来。等我将角色和演绎的内容分配下去之后,学生都热情洋溢地开始琢磨并练习起来,还不时有学生问我,这样的心理状态该如何表现等等。在正式的表演中,学生都认真极了,人物的动作、心理表现得惟妙惟肖,获得了满堂彩。

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表达,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曾秋莲.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实践训练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1.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语言实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课中如何指导高中生探究性学习
语言积累,和风细雨最润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