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宝辇会调查报告

2017-02-13 23:41
齐鲁艺苑 2017年3期
关键词:花会娘娘农历

史 静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天津 300072)



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宝辇会调查报告

史 静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天津 300072)

天津葛沽宝辇是以八辇三亭为中心、各花会竞相表演的酬神娱人祭典体系,也是女神信仰及崇拜的典范,同时又与年文化紧密结合,其起源、表演仪式、仪轨等都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随着传统村落的变迁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其传统仪式也势必会在各种权力的博弈中发生嬗变,在嬗变中,不应该使其成为“文化遗留物”,而应该使其继续在日常生活中活态传承。

葛沽宝辇;女神信仰;仪式仪轨;跑落表演

前言

葛沽农历正月十六宝辇会的习俗流传已久,1949年后一度消失,尤其是在“文革”期间被认为是“四旧”和“封建迷信品”,不但宝辇、仪仗等设摆与表演器具被当众销毁,而且宝辇会也被迫停止出会。20世纪80年代在民俗复兴的大潮中葛沽宝辇会重新复会,但是复会之初,宝辇中不能抬着神像出会,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允许抬着娘娘神像依循旧制重新复会进行跑落表演。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兴起,葛沽宝辇会于2008年集体申报为天津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葛沽宝辇会在继承传统习轨的惯习下,也面临着许多嬗变。葛沽宝辇会传统的继承及变迁,无疑为传统村落变迁中民间信仰和花会的生存现状的考察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天津葛沽宝辇作为以八辇三亭为中心、各花会竞相表演的酬神娱人祭典体系,是女神信仰及崇拜的典范之地,同时又与年文化紧密结合,其起源、表演仪式、仪轨等都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随着传统村落的变迁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其传统仪式也势必会在各种权力的博弈中发生嬗变,在嬗变中,不应该使其成为“文化遗留物”,而应该使其继续在日常生活中活态传承。

2013年农历正月十六,调查者开始调查葛沽宝辇会的出会传统,并于2013年3月份数次进入葛沽,对葛沽宝辇八个茶棚的会头、会员以及葛沽民间花会协会的副会长等进行了多次访谈。2014年农历正月十六,调查者再次去葛沽考察其出会现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葛沽宝辇会的田野调查报告。

一、葛沽概况

葛沽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地处海河南岸,距离市区20公里,是“华北八大古镇”之一,西汉时期,邓岑子贝壳堤(古海岸线)开始形成,这也是天津地区退海遗址三道贝壳堤中距渤海湾最近的一道贝壳堤,最早出现的村落名为岭子西村。之后,海退陆追,岸线东移,向东逐步形成众多村落。约在宋代,诸多村落融合为一体,形成一个镇的规模,成为蛤沽,后因沽水(海河)北徙,蛤沽随之北迁(现今之区域),并更名为葛沽。因此,葛沽母体村落是蛤沽。

葛沽地处海河尾,湖、港、坑、塘遍布交织。早在宋朝端拱二年(989)就得到开发,元朝开通海运后成为航海着陆点、小村镇码头。明朝初期这里漕船云集,是天津地区著名的水旱码头及贸易货物集散地,鱼盐业发达,南粮北调,北盐南运,舟揖方便。自明代葛沽海河两岸由东到西就排列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码头,因此,葛沽的民风、民俗以及生活习惯带有明显的漕运文化色彩,葛沽最早的娘娘庙就紧邻码头,以保佑来往船只的安全。葛沽船家渔民每年过了二月十九,商船才开始出海,启船要奉祀海神。

葛沽镇有“九桥十八庙”之说,庙在葛沽的历史悠久,发生着重要作用,是人们信仰的依托。据现存的“大清道光年间保甲图说”记载,十八庙分别是灶离庙、东白衣庵、玉皇庙、关帝庙、太虚宫、三官庙、长寿寺、文昌庙、地藏庵、西白衣庵、娘娘庙、海神庙、财神庙、马神庙、东土地庙、西土地庙、药王庙、慈云阁。明清两代,每逢各庙开庙门的日子或庙会期间,附近的百姓都前来进香逛庙会。

清代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都曾驾临葛沽,这也为葛沽的花会带来了更多的皇权文化色彩和京畿文化色彩。在田野调查中,会头们讲述的许多故事多和皇帝有关系。如西茶棚的娘娘衣服为慈禧太后所赏赐、北茶棚的会所乃是乾隆皇帝所赏赐。

二、女神信仰与葛沽宝辇跑落

(一)葛沽宝辇跑落起源与发生

把神像放入轿辇中出行,源于佛教的“行像”仪式,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葛沽最早的宝辇形式是人们把神龛装置在八仙桌子上,地方官后来也参与其中,允许借用官轿抬着娘娘,后换为宝辇,借用了皇权文化,从而升华了辇的意义。宝辇跑落主要流行于天津城厢一带和葛沽、苏庄子一带。天津皇会中,宝辇跑落是人们抬着送生娘娘、痘疹娘娘、子孙娘娘、眼光娘娘、天后娘娘坐的宝辇,在天后圣母的出巡仪式中进行表演。跑落的道具,有辇、轿、大座三分类。而跑落之所以在天津能够产生,一是因为天津为制盐之地,据说最早的跑落就是抬着盐工、盐母赶庙会,后来为了表达对妈祖天后娘娘的崇敬,就把天后娘娘及其分身都放在轿辇中抬着跑落;二是天津是北京的门户,各地官员出入京都,所乘为官轿。轿辇历来就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方面,它像一个神龛供奉着神灵,另一方面,它具有一种神力。[1](P95)

葛沽设有漕运司,船只往来要在葛沽停留。南方人的漕船上一般都有妈祖神像,以保佑平安。过年期间,南方人为了让船上的妈祖享受更多香火,就用滑竿抬着妈祖像在葛沽街道上行走,前面有锣鼓开道。由于葛沽船户居多,尤其是有钱的船户竞相效仿,用滑竿抬着妈祖像出巡。葛沽巡检署巡检黄白虹,以为滑竿不甚雅观,就将自己的轿子用来盛放妈祖像,并将蓝布帷换成大红色的。后又将轿改为辇,每到正月初,在巡检署门前搭席棚供奉辇,辇内放置妈祖像,后来将供奉辇的棚子称为茶棚。

据东茶棚现任会头马兆胜说,张家人先把供奉娘娘的佛龛放在院中的八仙桌上,后又在住宅对面河中专门搭建了席棚,因此把席棚命名为“东茶棚”。而佛龛和八仙桌也经过不断改造,合二为一成了现在的“宝辇”。从张氏家族之后,宝辇花会这一民俗习惯的传承,一共经历了冯氏、邓氏和现在的马氏。津南区花会俗称耍会,明永乐年间葛沽花会时兴,至今有“十老九乐”的说法,即十道老会有九道称“乐”,意为永乐年间兴起,如:海乐小车、安乐旱船等。每逢元宵节前后,几十道会在葛沽、咸水沽、小站等镇村竞设场迎会已成定俗。明永乐年间,当地富商与官府出面,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把海神娘娘(妈祖)塑像放入官轿,用人抬着沿街观灯。因为葛沽女神众多,遂逐渐形成的宝辇跑落格局。

(二)女神崇拜

女神在葛沽神祇体系中居于主要的位置,也是葛沽民间信仰的独特性。葛沽宝辇花会有八辇三亭。这八驾八辇分别是东茶棚、西茶棚、北茶棚、阁前茶棚、东中街茶棚、营房茶棚、香斗茶棚、天后宝辇等供奉的宝辇,每座宝辇供奉有一位娘娘。东茶棚供奉海神娘娘、香斗茶棚供奉痘疹娘娘、阁前茶棚供奉子孙娘娘、西茶棚供奉眼光娘娘、北茶棚供奉碧霞元君(泰山娘娘)、天后宝辇供奉云霄娘娘(葛沽人称大奶奶)、营房茶棚供奉琼霄娘娘(二奶奶)、东中街茶棚供奉碧霄娘娘(三奶奶)等。

三亭为海亭、表亭和圣母海亭。圣母海亭是妈祖从福建来天津时,休息的亭子,显光明于海上,为东茶棚引驾;海亭为天后宝辇所有;表亭,共分四层,上有罗马字盘,高一丈三,为营房茶棚所有。

葛沽宝辇之所以以女神信仰为主,第一和诸女神的神格特征密不可分;第二,这些女神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联系紧密;第三,受到官方制度方面对女神信仰的敕封和导控;第四,民间信仰活动中女性祭拜者多,女神在妇女的精神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子孙娘娘、痘疹娘娘和眼光娘娘多和小孩子有关系,受人们祭拜者多。子孙娘娘、痘疹娘娘、眼光娘娘、碧霞元君、天后圣母(妈祖)、三霄娘娘这些女神都被官方所重视,历代敕封,已经成为弥漫性的女神民间信仰,在许多地方的女神信仰中,都可以看到这些女神的身影。这些女神综合在一起成为整体性的信仰体系,在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女神为主。如在天津天后宫的女神信仰体系中,就是以妈祖(天后圣母)为主神的神灵信仰体系;在北京妙峰山,就是以碧霞元君为主神的神灵信仰体系。葛沽的女神信仰体系与众不同,是多元化的,形成了八辇三亭并以天后宝辇为尊的体系,其体系如下:

可见,供奉碧霞元君的北茶棚并不居于主导地位,供奉海神娘娘妈祖的东茶棚也不处于主导地位,而是供奉云霄的天后宝辇占据主导地位。这和葛沽复杂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有很大关系,天后宝辇由商务会主办,在所有宝辇中最为高大,地位最为显赫。

虽然葛沽宝辇以女神信仰为主导,但是参与宝辇跑落的人都是男性,一是因为男性体力强壮,每个辇1000多斤,女性无法承受,二是因为女性在旧时不能参与公共事务,这一女性禁忌传统沿袭至今。在田野中,每当问及茶棚里是否有女性参加时,都一致否认,女性仍然在宗教活动中处于祭拜、祈求和世俗的角色,不能在神圣事务中担任任何角色。但是当娘娘从茶棚里请回“家”中的时候,负责上香上供品的人可以是女性。

农历正月十六接驾完后,娘娘就要被请回会头家或者茶棚的佛龛中,一般是凌晨3点钟结束接驾后就要直接请回各家佛龛中。但是娘娘的存放依据日常生活中的情况复杂性也呈现出不同。有的娘娘是放在会头家中,如天后宝辇、阁前茶棚。有的娘娘也是放在家中,但不是放在会头家中,如西茶棚、营房茶棚供奉的娘娘就是放在会员家中。营房茶棚的娘娘放在会员家中是因为这家地方比较宽阔,而且从一开始放到他家中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把娘娘伺候得很好。西茶棚的娘娘放在会员家中是因为存放娘娘的人家一直以来就供奉娘娘,已经习以为常。有的娘娘是放在茶棚中,香斗茶棚的痘疹娘娘就放在茶棚旁边的小屋中,北茶棚、东中街茶棚的娘娘放在茶棚中,专门有一个木制的佛龛,存放娘娘,佛龛有帘子,平常要放下来。一般放在茶棚中的娘娘,农历初一和十五会有人前来祭拜焚香,而存放娘娘的住户每天要给娘娘烧香。所以,各辇娘娘不只是在农历正月接驾之日才具有神力,而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继续神力的作用,人们通过让娘娘回到个人家中,让娘娘享受更多的香火和祭拜。

茶棚平日不开放,只有在正月和娘娘生日才开放,如何解决当地居民日常祭拜和祈求的目的?一是葛沽有天后宫,人们平日可来此祭拜;二是娘娘神像存放于各家时,平时是对外开放的。存放阁前茶棚子孙娘娘的住户,他们住的是平房,平常院门是敞开的。三间房的布局,中间是厨房,两边是卧房,其中一间卧房放的是子孙娘娘的佛龛,同时并置的有观音菩萨神像。子孙娘娘和其他诸神并不冲突,而是在一个信仰空间中存在。每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布局,在营房茶棚家中,娘娘神像是放在一进门的客厅里,和天地君亲师、观音菩萨放在一起。天后宝辇放在会头家中。因为他已经搬到了楼房,所以,大奶奶也被搬上了楼,放在客厅的一角,平常佛龛的帘子要拉下来,娘娘的脸不能对着众人。东中街茶棚和香斗茶棚的娘娘是放在茶棚中。香斗茶棚有两间房子,一间房子和其他茶棚相同,用来存放辇以及其他表演器具,还有一间小房子,用来放置佛龛和娘娘。所以,民间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适,并没有一定之规矩。

三、年文化与表演空间

葛沽宝辇作为葛沽民众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存在,从民间自发形成,在传统村落中,由各户各家解囊捐资成会,维系的是传统村落的情感和认同。各道会皆为义务,因为葛沽人在长期的渔业、漕运生活中形成了互助、义气的民风,具有一定的传统习惯和信仰谱系结构,依照既定的运作制度(会规)而入会、出会,有相对固定的活动主体、活动场所、出会日期和出会路线。葛沽宝辇跑落的时间从每年的正月初六至十六(旧时为农历正月十八)举行,农历正月十六是规模最大的一天。其实,各辇的娘娘生日各不相同。如西茶棚娘娘生日是农历三月十六,北茶棚娘娘生日是农历四月十八,东茶棚娘娘生日是农历三月二十三,东中街娘娘生日是四月二十,天后宝辇娘娘生日是农历正月十六、阁前茶棚娘娘生日农历三月二十,等等。而之所以没有把出会日期选择在各娘娘生日当天举行,而是集中在正月举行。原因有三:

首先,旧时葛沽船民在每年冰雪封河以前,停止海运,要等到来年农历二月十九日才出海,出海前启船时,船民们都要张灯结彩,燃放鞭炮,敲锣打鼓,焚香敬拜海神娘娘和白衣大士,祈佑行船平安,然后才登船出海。出海平安归来,仍要拜谢妈祖娘娘和白衣大士,有的还专门请戏班子为天后娘娘唱戏答谢。再加上年节时分是渔民们休息之时,有更多的时间来聚集、练习、表演。

其次,年节是狂欢的日子,葛沽居民通过这种宝辇跑落的表演形式达到酬神娱人的目的,保佑出海顺利和其他诸事的顺遂。每到春节期间,参加花会展演就成为家族中和村落中最重要的事情。从初二开始,家族的人就开始准备,分工明确,女人们做行头,男人们抬着千斤重的宝辇参加表演,孩子们则帮忙垫小凳,对于葛沽镇的人来说,不闹完宝辇跑落就不算过完年。这种公共空间的出会具有极强的仪式性和象征性。

最后,年节期间,人们有更多的业余时间来耍乐。每个茶棚是一个地缘性组织,基本上是家族性传承,祖父子三代在一个茶棚的情况很常见。年节是家族聚会、村落聚集的一个时期,人们在这个时期通过共同参与宝辇跑落维持神圣空间的运转。

最初,宝辇出会是在农历正月十八,因为民间传说“正月十六雪打灯”,和天气有很大关系,如果天气不好,一般出会将顺延。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大多人过了年节很快就要上班,所以,出会接驾日改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年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细节差异决定了地方性认同。出会时间的变化表明了传统对于现代生活的调适性,只要在不违背传统的原真性原则上,传统可做适当调整。

四、会规与会况

(一)会组织

葛沽宝辇各茶棚有严密的组织,会员也比较固定,一般是子孙会,依据本茶棚所在的地域形成一个信仰圈和表演圈,每个茶棚有特定的“地界儿”,茶棚抬辇之人包括出会时负责打仪仗执事的人都应该是来自于居住在茶棚周围的人。有些茶棚还依然维持着传统的与会模式,即只有茶棚一带的人才能参与,如营房茶棚、东中街茶棚等。

以前入会较为严格,不是随便之人就能抬辇。戴孝不满三年之人,不能抬辇,偷偷摸摸之人不能抬辇,得考察三代的身份,须是老老实实的本分人家才能抬辇。现在由于人员的缺乏,入会抬辇已经没有很多限制。

会头的传承具有两种形式:一是家族传承,一旦成为会头,代代相传,如东中街茶棚会头就是家族传承;一是能干者当会头,会头必须能在表演的时候找齐抬辇人员,能够拉来赞助,维持会的日常运转和修复,人缘得好,还得受会员尊重和信服。

(二)会规

葛沽宝辇在当地颇有威望,若能参与其中,不仅对于个人是露脸的事情,而且也可以为家族争光,坊间流传着“要想露脸上宝辇,连打小旗也光荣”的说法。会规是一个会的运作制度,无论是入会还是出会,都有会规对会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会规既包括葛沽宝辇花会期间的会规,也包括各茶棚宝辇的会规。

1.花会期间的会规

抓阄排档。各会出会的顺序和位置由抓阄决定。各辇挂号时位于广场上的位置由抓阄决定,阁前茶棚的天后娘娘宝辇则是例外,从来都是在中间的位置,以显示天后娘娘的尊贵地位。

出会时,要求会员不喝酒、不抽烟、不说杂话,表示对神的虔诚。更不许吃会、不许拿会。西茶棚会头讲小时候母亲许下的愿,“我儿子玩会不吃会”,所以他从来没有在会里吃过饭,远近闻名。现在每个茶棚都讲究接驾结束后要请抬辇人员吃饭,农历正月十六晚上吃元宵。出会的不要工钱不要月钱,完全是尽义务和责任。

宝辇在出会时,抬辇的姿式、步伐、起落行止,把持的号子,都有严格的统一规矩和指令。

接驾会道上,谁也不许超越,不准中途退场,要善始善终。营房茶棚的会规规定玩会的时候就要遵守会规。出会的时候一定要穿好衣服(辇子衣),辇代表的是葛沽的形象,既然要玩儿这个会,就要遵守这个会的规矩。接驾是一天一夜,要是一个会出在半道上了,哪个会也不敢惹惹,不能瞎咋呼。不能吃别人会上的点心。

2.各茶棚会规

“不懂会规,不能乱操旗杆”,这是葛沽流传的一句俗语,意思就是说凡事要循规蹈矩,遵守会规。正月设摆期间(从开茶棚门到正月十五)每天晚上,各个茶棚要互相拜会,天后宝辇除外,每个茶棚派6到8名孩童提着挑子灯在一位年纪稍长并且懂会规的会员带领下,前往其他茶棚拜会,呈上会帖,互道辛苦,之后再去其他茶棚拜会。每个茶棚必须等到其他6个茶棚都来拜会后才能闭灯关茶棚。天后宝辇则无需给其他茶棚拜会,其他茶棚来天后宝辇拜会互换会帖即可。

出会是过年期间,难免喝酒,但是喝酒容易出事故。所以,喝酒被严令禁止。抬辇时也不可吸烟,只有在抬辇间歇时间,抬辇人员方可吸烟。

茶棚的东西是公共财产,只能放在茶棚中,不能拿回各家中存放。

五、表演仪式、仪轨、角色与号子

(一)表演仪式与仪轨

二十世纪初期,葛沽宝辇会形成八驾凤辇、三座灯亭的格局,1966年末“文革”突起,八驾宝辇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品”,全部被砸烂并焚毁。1985年至1988年,葛沽群众自发捐款筹备,仅用四年时间就将八驾凤辇复制成功。

葛沽宝辇在当地颇有威望,若能参与其中,不仅对于个人是露脸的事情,而且也可以为家族争光。

调查者考察了2014年葛沽农历正月十六的宝辇出会。

(1)挂号地点:葛沽新区广场。葛沽八驾辇中午12点开始挂号,挂号就是从茶棚里抬辇出来至出会设摆地点,按既定的抽签顺序摆放辇,等待表演的开始。

(2)出会时间:农历正月十六是接驾之日,最为隆重,但是会受天气影响,如果下雨或者下雪,就会顺延,有一年出会时间是农历正月二十,还有一次是农历二月初二才出会,2014年出会时间为农历正月十六。中午11点挂号开始前,各耍乐会按顺序沿街道往北排列待命发会。

中午12:00,各会挂号开始。

下午1:00,各会挂号结束,准时发会,按抽签序号进行过场表演。

下午4:30,耍乐会和八驾宝辇按照之前的抽签顺序依次表演。

下午6:00,各会准时吃晚饭。

晚上7:00,各会统一发会,沿规定会道进行表演,此时,天色渐晚,要点燃仪仗执事以及宝辇上的灯,晚上灯彩摇曳,十分壮观。

晚上10:00,各会表演结束,回各自茶棚。

2014年,葛沽宝辇是第一次在葛沽新区出会,所以,传统的三进宫仪式已经消失,但依然有设摆、接驾、送驾三个环节。葛沽宝辇从产生伊始一直到2013年,正月出会都是在葛沽旧区出会,保留着传统的出会仪式,旧时并非每年都出会,20世纪80年代复会后,才开始每年都出会。传统上的葛沽宝辇出会主要有设摆、接驾、送驾三个环节,其程序主要包括:出会前的抓阄排档、海报通晓、茶棚设摆、焚香祷告、踩街表演、回銮接驾、三进宫等表演程式。

1.抓阄排档

农历正月十六接驾日各宝辇出会的顺序和位置一般于年前腊月底抓阄决定,天后宝辇、香斗茶棚、海亭不用抓阄。农历正月十六为正式接驾之日,宝辇的排列也是定而不移的。大奶奶宝辇必须压后,因为这是最大的娘娘宝座,香斗茶棚的宝辇必须在大奶奶宝辇之前,因为坐在主辇里的是服侍娘娘的侍女;海亭又必须在香斗宝辇之前,因为这是娘娘出巡时休息的亭子,当然也不能离娘娘太远。

2.海报通晓

每逢接驾日前,由葛沽镇文化馆在南大街广场等地张贴海报通晓出会时间和路线。各茶棚也会在各茶棚门前张贴“XX茶棚仝拜”和该年该会的收支账单。出会年月,各辇农历正月初十左右将海报贴到商务会门前,表示此辇开始搭设茶棚,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三,各茶棚开始搭辇。现在,各茶棚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初八期间开茶棚,辇装成后,有的茶棚高奏法鼓以音传信,给抬辇人员发帖邀请,有的老会员则自动前来,开始“请辇”。请辇是指将摆放在茶棚或者存放者家中的娘娘及其宝座请入辇中供奉。请辇时,前把持要身穿辇子衣,拿着新的脸盆、毛巾,象征性地为娘娘洗脸换装。由会头和前把持各扶娘娘宝座的两端,将娘娘从佛龛请驾到门口的辇中,再将辇抬至茶棚。最前面有人放鞭炮,后面是提灯提炉,之后是把持及其他抬辇之人。

3.茶棚设摆

茶棚是旧时庙会期间在香道中修建的为香客提供沿途饮食、休息的场所。较早为松棚或席棚,后来多用原有旧庙或新建庙宇型房舍,内供奉娘娘像谓之“娘娘驾”,备有茶水。从正月初六或初八开始,茶棚开门,要将娘娘从各家请回宝辇中,接受人们的香火和祭拜。法鼓要在茶棚内敲奏应景的“歌子”(曲牌)。设摆期间,每天晚上,各个茶棚要互相拜会,天后宝辇除外,每个茶棚派6到8名孩童提着挑子灯在一位年纪稍长懂会规的会员带领下,前往其他茶棚拜会,呈上会帖,互道辛苦,后再去其他茶棚拜会。

4.焚香祷告

各茶棚焚香祷告,摆设供品,以各种鲜货为主。除天后宝辇外的其他各茶棚会头要拿着一股香到天后宝辇前焚香祷告。

5.踩街表演

葛沽花会主要以宝辇为中心,分座乐会和耍乐会。座乐会包括宝辇、法鼓和茶棚,耍乐会包括跑竹马、旱船、龙灯、高跷、舞龙等会。宝辇既是各位娘娘乘坐之辇,以供人们瞻仰敬拜,同时也是跑辇表演的道具。各花会在从正月初二就开始踩街表演,各宝辇只有在农历正月十六才开始踩街行会接驾。

各辇沿着既定的会道穿街而行,俗称“跑辇”,也叫“跑落”。每道辇由8人抬,两个把持辇前辇后各1人,最前方持日罩者1人,辇的4个底座需要有4人随时拿着垫角凳伺候(有很多小孩儿拿垫脚凳),共15人。持日罩者用后背扛着日罩,右手在日罩杆上,左手在日罩杆下,两只手顺时针扭动日罩杆,走出“8”字形、龙蛇形及原地360度“捻捻转”,后面抬宝辇的人跟着日罩走出的路线行走。接驾开始,鸣炮9响起辇驾,背印童子、马童领路,日罩引行,抬辇人跑辇入场。

6.回銮接驾

七驾辇要按照既定的序号给天后宝辇“对脸”,即各辇要跑落后来到天后宝辇前,两个宝辇相对,以表敬意。

7.三进宫仪式(巡境路线)

各宝辇要依次举行“三进宫”仪式,一进宫于玉皇庙前广场,二进宫于西马集广场,三进宫于天后宫前广场。一般,三进宫开始时已经入夜,这时要把各辇的蜡烛点亮,辇与仪仗及各随员皆以灯烛照明,形成灯火的长龙,这就是灯彩表演。

等三进宫仪式结束后,各辇回各茶棚。各茶棚的娘娘塑像从宝辇中请下来,请回各家或者放在茶棚的佛龛中。整个宝辇出会结束。

(二)角色

宝辇跑落由11人组成,1人举着日罩在辇前两米处做引路前导,被称为“舞日罩者”。10人抬辇,抬辇人中,前把持、后把持各1人,他们是跑落的指挥者。其他8个抬辇的人被称为辇夫。杠头与前辕子各二人为前辇夫,催尾与后辕子各二人称后辇夫,全体辇夫均用外肩抬辇,杠头执行把持的信号,前辕子把握住辇杆,后辕子掌握辇的方向及倾斜度,催尾推动全体向前跑。

由于辇又高又重,辇在着地时,不能直接接触地面,以示轿辇的威仪,所以,辇的四个角在落地时,需要有四个小凳子垫在角下,作为支撑,拿小凳子的人为持凳者。当辇需要跑落时,持小凳者立刻撤走凳子,随着辇一起快跑,当辇需要落地时,则需赶快把小凳子垫上。

(三)号子

宝辇跑落时把持是指挥者,他通过喊号子来指挥。宝辇跑落过程中,因为没有音乐伴奏,辇又高又大,抬辇的人前后看不见,所以把持必须用响亮的号子声起到协调统一和指挥的作用,达到统一力气和保持辇夫步伐协调一致的目的。把持的声音要洪亮,嗓子好,眼力好,能审时度势。

号子主要由前把持的一唱和后把持的一答组成。

跑落开始前,前把持问:齐了吗。后把持看众辇夫齐了就回答:齐了。

前把持喊“请——”。后把持答“请——”,这样把持和辇夫才抬辇开始表演。“请”表示对神的一种尊敬。

前把持喊“着肩”,后把持在前把持号子的余音中,也喊“着肩”,以指挥后面的辇夫,犹如二部轮唱。喊号子的时间长度由把持掌握,喊“着肩”就意味着跑。

不同情境下,把持喊不同的号子进行指挥。

把持喊“小步彳”,为小步颤着走。

把持喊“带左手”,为向左转。

把持喊“带右手”,为向右转。

如果地下有冰,把持喊“一溜长滑”。

如果上边有电线等障碍物,把持喊“上挂云稍”。

如果左手上边有障碍物,把持喊“左上靠”;右手上边有障碍物,为“右上靠”;左手下边有障碍物,把持喊“左下靠”;右手下边有障碍物,为“右下靠”;两边都有障碍物,为“两厢靠”。

如果要过桥,必须跑着过去,不能在桥上停留。

(四)跑落阵形

葛沽宝辇跑落时除天后宝辇不进行跑落表演外,其他各茶棚的辇都要进行跑落表演。其跑落的阵形一般有:跑直线、转大圈、跑8字、捻捻转(打转盘)、一条龙、跑三角等。

跑直线:此阵形通常用在跑落开始阶段,后走或跑,天后宝辇走直线。

跑8字:跑落表演中的一种花式,由前把持操控,通过喊口令“尾带左手”和“尾带右手”等带领辇夫跑出数字“8”的阵形,“8”在中国为吉利数字,其谐音为“发”,取发财之意。

龙蛇形(一条龙):跑落表演中的一种花式,跑出如“S”一般的形状,形似龙蛇。

捻捻转:也称360度捻捻转,跑落表演中的一种花式,反复转圈跑出圆形花样。

跑三角:跑落表演中的一种花式,在前把持的带领下跑出三角形阵形。

结语

葛沽花会已经成为葛沽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仍在活态传承,尽可能保留着最传统的表演形式和程序,在妈祖信仰和祭拜仪式中具有独特性。而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社区仍然存在,传承有序,年轻的传承者非常热爱他们的这项身体技艺,各茶棚各辇强有力地维系着本家族和本村落人们的认同和感情。葛沽宝辇的辇较重较大,其舞蹈特点突出在“跑”上。跑辇要求稳如泰山,上下不颠簸、左右不摇摆、前后不晃动,而且速度要快如疾风,讲究“手不扶,抬得稳,跑得快”。

宝辇跑落首先是各会艺人的一种身体技艺和记忆,其次是他们的家族记忆和村落记忆,第三是一种文物记忆。宝辇已然成为他们生命和血液的一部分,各茶棚的会头成为村落中显赫的人物,各参会会员也觉得参会无上荣耀,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资产。

2013年调查者采访葛沽宝辇,葛沽正面临拆迁的危机,那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处理好葛沽宝辇的问题是处理好传统村落中传统文化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葛沽镇的整个规划方案要以人为主,既要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也要保留他们的文化传统。目前,葛沽镇的规划是在老区(天后宫周围及各茶棚所在地)建立文化旅游区,在各茶棚现有的地址上复建,并且在天后宫内专门开辟场域进行表演性的宝辇跑落供游客观看,其他各茶棚则继续传承其传统的正月花会出会与仪式。

人们为什么要保留传统,葛沽人参与宝辇跑落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用当地人的话说,“不玩儿这个就恣意(意思是心里痒痒)”,宝辇是他们心灵的寄托,也是他们百年来形成的身体习惯和传统。宝辇在当地是尊贵的,民间流传着“想露脸上宝辇”的说法。过去对于参与宝辇跑落的会员有严格的规定,首先要查三代,必须三代以内做人为善,抬辇接驾前要沐浴更衣净身。各会在遵守会规的基础上互相竞争,看谁的跑落更精彩,会规更严谨。在调查者采访中,经常问道茶棚和宝辇是一种公共财产,为什么你们如此热衷?会头都表示,这是一种传统,当会头,就要对得起自己和父辈还有老传统。葛沽宝辇跑落反过来又加强了葛沽人民的狂欢精神以及守望相助的性格,是葛沽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在葛沽,也许会有人没有抬过辇,却不可能不知道辇。

在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迁转型的过程中,葛沽宝辇也面临着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而传统也并非一成不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葛沽宝辇花会和传统庙会不同,它基本上是单纯的仪式活动,没有庙会期间所具有的贸易、经济功能,花会期间,并没有大型的集贸市场,在天后宫周围也没有形成一个商业集散中心,保留着仪式化和神圣化的一面。人们来观看葛沽宝辇具有纯粹的观赏性,神圣性和娱乐性,而不是为了趁花会期间来此购物。葛沽宝辇花会一直是仪式性的,尽管近几年也开始出现政府性表演和商业性演出,但出会的概率很小,仍然保留了狂欢精神,在传统村落的变迁中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在更好地活态传承。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Z].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杜 娟)

10.3969/j.issn.1002-2236.2017.03.002

2016-11-30

史静,女,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

项目来源: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E16002)阶段性成果。

B933

A

1002-2236(2017)03-0009-07

猜你喜欢
花会娘娘农历
一线光阴入洞中
北京花会与年味儿
那些人
闰的故事
延庆花会闹元宵
贵州各地节庆一览
日历
娘娘与唐宋的“恩爱”日常
夸张『娘娘』
娘娘寨的春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