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高校舆情传播特点及引导机制

2017-02-13 16:37王禹洁
新媒体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自媒体

王禹洁

摘 要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得以通过互联网得到有效传播并形成影响,作为舆情监控的重要阵地,高校承担着把握大学生思想动向,引导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的重大使命。文章从高校舆情传播的特点出发,探讨舆论引导的有效措施及机制,以期对高校舆论建设工作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自媒体;高校舆情;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2-0018-01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公众的媒体接近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网络信息的易获取与实时互动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或者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事物表达评论或传播,思维活跃程度在极速发展的网络平台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使得高校舆情呈现出了内容多元复杂、及时传播、辐射面广等鲜明的特点。

大学时代正是学生逐渐走向成熟、提高思想认识的重要阶段,在高校舆情的发展中,大学生往往占据着主导和推动的位置,为保证高校构建自由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打造文明健康的高校网络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价值观念的良好发展,研究舆情传播的特点,有针对性变“堵”为“疏”是时下高校学生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将从高校舆情的传播特点出发,提出有效的引导机制,以期对高校舆情监控提出有效的指导意见。

1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舆情传播特征

1)内容多元化、复杂化,具有隐蔽性。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感兴趣的内容。同时,伴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以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高校绝大多数学生成为“自媒体人”,自媒体成为其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1]。作为思维活跃但尚不成熟的新一代年轻主体,极易受到网络中其他群体思想的引导,一旦事件信息错误不全或有不法分子有所企图,就会给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由于网络实名化尚未具备标准和规模,使得高校舆情呈现出匿名化的特点,也给舆情监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2)突发性,信息传播的及时性。网络的时效性充分满足了社会大众所期望的高速传播,其高自由度让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媒体的“圈子效应”为高校大学生热点话题的传播带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事件得以在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开来。

3)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自媒体的群体参与度高,互联网良好的互动性又使得热点话题很容易形成“连锁反应”,热点话题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并且由一个高校的舆论圈延伸至另一个高校的舆论圈,其中掺杂了不同的网络声音,成为了高校舆情监控的一大隐患。

2 高校舆情的引导机制和策略实施

1)严格管控,整合多方进行干预,形成合力。(1)努力提升校园舆情监控队伍的素质。作为高校舆情监控队伍的工作人员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时刻提高警惕,观察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常用媒体中传递的信息要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及独到的见解,不断提升自我素质,消除负面影响,保障校园舆论的良性发展。(2)建立多级平台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高校应建立起专门的微信、微博等公共平台,积极、广泛地进行宣传,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应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媒介管理者,定期在公共平台上发布既深受学生喜爱又能宣传主流价值观念的“正能量”讯息,杜绝舆情隐患,为高校的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3)适时开展媒介素养的教育。定期以汇报、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号召广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良好地利用媒体平台,合理的宣泄情绪,避免极端化的观点和认知广泛传播。同时,高校教师应在平时加强自我修养,在课程中建立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正确的形式引导大学生的舆论方向,运用专业知识提高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4)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在媒体事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带头作用,对于舆情发展方向具备不可忽视的号召力,高校学生积极关注他们的动态,甚至对他们的见解和观点不假思索的认同。因此,高校应培养一批具备良好专业知识、高素质的“意见领袖”,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观察周围学生的动态,一旦在网络中发现任何不良情绪和思维,要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掌握高校舆情管理的主动权,确保校园舆论不失控。

2)面对突发情况快速反应,果断应对。(1)做好应急预案,及时启动,消除负面影响。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集中表现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校园交通安全事故、集体食物中毒,因国内外政治问题激发民族情绪而引发的大学生群体事件等[2]。为了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保证舆情健康发展,高校工作人员应做好应急预案,加强各部门的联动,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领导并积极跟进事态发展,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2)积极宣传,跟进事件动态,保证舆情的良性发展。为了保证舆情的良性发展,高校相关部门应在各个平台及时向广大学生更新事态的最新进展,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信息,及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片面、极端观点进行阐释并加以引导,发挥“意见领袖”的带头作用,把控舆论的走向。

3)变“堵”为“疏”,事后正确引导,有效完善舆情干预。(1)积极发挥“正能量”,总结反思,消除影响。在网络舆情事件消退之后,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应对舆情事件的发展过程、处理方式及后续影响等做出相应的评估和评价,吸取其他院校的宝贵意见,寻找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综合应对能力。(2)工作以人为本,信息透明公开。要建立起舆情教育的长效机制,在大学生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根于学生,服务于学生。保证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各项校内事务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学生评奖评优、就业创业、干部选拔等过程中建立起长效的公开机制,做到信息透明,从源头上杜绝舆情的不良发展。

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高校学生是互联网的主力军,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应该加强高校网络空间的治理,引导大学生正确思想观、价值观的形成,这是每一个高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自媒体
大数据时代社会群体心理行为和舆论引导范式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