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因校制宜

2017-02-13 10:23郭可飞
考试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初中历史新课改

郭可飞

摘 要: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中,课程改革是核心。而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全面促进学生自由健康快乐发展的需要。根据我校历史科组这几年“因材施教,因校制宜”的校本教研实践,作者认为在新课改中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必须立足本校,强化学科校本教研,汇集集体的智慧。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历史 教学效率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精神的全面贯彻,以及我校历史科组的不断壮大,“如何保证在农村初中较高质量地实施历史课程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生源较集中,主要是附近三个村子的,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历史科相对较薄弱。新世纪以来,随着青年教师的加入,这个团队不断壮大,因此历史科组希望能借新课改的春风脱贫致富,我们以“立足本校,全员参与,专业引领,智慧共享”为主旨,从本校实际出发,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科组成员的共同参与,汇聚集体智慧,完成导学案,达到教师专业整体发展的目的。通过不断地听课、评课、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我校的历史教学稳步前进。我根据我校历史科组这几年的校本教研实践,谈谈新课改中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有效的课堂情境

有效方法一:有趣的故事、典故或者时事。如在现代史教学中,我想凸显邓小平的睿智,讲了一个他与葛罗米柯的故事:“1974年邓小平联大发言完后在休息室碰上苏联外长葛罗米柯。邓小平的个头在四川人里虽算中等偏上,然而并排站在葛罗米柯身边竟只到葛氏腰部。葛罗米柯显然注意到了这点,于是手臂自然地横过去摸着邓小平的头用很亲切的口吻对邓小平说:‘小平同志,您刚才的发言精彩极了,您真是个了不起的外交家,只可惜您的个子太矮啦。邓小平把手臂自然地横过去,摸摸葛罗米柯的屁股,谦虚地说:‘……”讲到这儿,我故意停住,让学生猜邓小平可能说了哪句话,大家兴致很高,议论纷纷。有的说“浓缩才是精华”,也有的说“不要看我个子矮,我们的国家是强大的”,等等。当我说出这句“这是哪儿的话”时,他们先是一刻的震惊式沉默,继而是无限敬佩地笑道:“太酷了!”不仅这节课,包括后面几节与小平同志相关的课,大家都是在无限之敬仰的热情中高效完成的。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和兴趣,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历史知识。因此,教师可从学生熟悉的、真实的生活背景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有效方法二:学生天生有一种好胜好强的心理,比赛竞争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利用这样一种积极的心态,让学生进入学习,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讲“开国大典”时,我们科组的老师都会让学生比试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话,看谁的形态语气更具领袖范。学生的热情都特别高,尤其是男学生,在这种良性竞争中学生的热情就调动起来。历史课基本都在下午,这样下午的课就上得相当圆满。

有效方法三: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在理论和实践中联合激发学习动力。实践计算和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和能动性,有利于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辅助实现有效教学。如《辛丑条约》中的赔偿白银4亿5千万两,如按当时的16两制全部换算成斤,相当于28125000斤,而2000斤则为一吨,即相当于14063吨白银。如果用载重量为十吨的大卡车装载,需要1407辆同样的卡车才能一次装完。通过计算,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贪婪与野心,同时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决心和热情。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地主动参与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而且高效地挖掘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重视教学语言的幽默性、趣味性

中学历史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叙述史实不可能像历史演义、小说那样生动具体。若教师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就感到乏味;如果教师适当使用生动形象趣味性的语言表达,那么教学必然充满感情色彩,效果显著。

(一)利用诗词的形式

中国古代诗歌有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史诗”之作俯拾皆是。这些诗歌能生动、鲜明地补充教材的基本史实,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浜,莫非王臣”。显示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盛和周天子的无上权威,是对西周奴隶制的绝好写照。“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则以典型的视角描绘了开元盛世的景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触目惊心的“四百八十”,使学生对南朝皇帝“佞佛”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利用讽刺或者幽默的形式

在《马关条约》签订时,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的对白就非常经典。李:“台湾,已是阁下口中之物,何必心急?”伊(怒目,皮笑肉不笑地拍着肚皮):“肚里饿得很,恨不得一口吞下去。”一个奴颜婢膝,一个凶相毕露,栩栩如生,刻画得入木三分。

幽默是一种机智,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幽默的语言,既可吸引学生,活跃学习气氛,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幽默既要有愉悦性,又要有启迪性和教育性,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

如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时,我讲了一个幽默小故事:有个人掉到沙俄皇宫边的河里,拼命喊救命,在附近站岗的士兵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最后落水的人急中生智,喊了一句话,士兵立即跳下去把他捞起来。请大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猜一猜他喊了什么?学生饶有兴趣地讨论,有的说:“给你钱。”有的说:“你是靓仔。”有的说:“沙皇万岁。”终于有学生说:“沙皇该死。”“打倒沙皇。”我进一步解释:在当时沙皇的专制统治下能喊打倒沙皇吗?士兵还不把他捞起来投入监狱?

三、营造宽松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调动全体学生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实现课改的价值。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就必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只有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心理负担,主动地掌握历史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文革”十年内容时,由于我所教班级长期处在宽松民主氛围中,学生都敢于质疑,敢当堂提出问题,当我播放完一段周恩来追悼会的视频后,就有不少学生举手问:“为什么毛泽东没有参加?”虽然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关性不大,但我还是表扬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并就这个问题在班里展开热烈讨论,通过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清楚毛泽东长年多病,身心交瘁,力不从心,使学生对“四人帮”的危害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课堂教学与各种媒介相结合

(一)《百家讲坛》节目的充分利用

《百家讲坛》在大众传媒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是一个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节目,那些名家大师们以既通俗易懂又诙谐幽默的话语诠释历史及名人的观点,既标新立异又入情入理。很多中学生喜欢收看这一类节目,既增长知识,又能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科组就将它灵活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一种形式是剪辑部分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师生共同借鉴,另一种形式是适时设计像《百家讲坛》这样的活动,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这一课时,我们科组采取了这一形式,课前布置学生回去收集相关资料,并加以指导,然后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自己“查获”的秦始皇,其他学生再做补充和评析,这样便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既能查缺补漏,又能深入巩固,逐步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其本人的评价趋于完善。这样本来一节平常的历史课就变成轻松欢快的活动课,欢乐、知识、能力同步强化。

(二)把《以一敌百》的节目形式运用到主观题复习中

在复习主观题时,采用这种智力竞赛的方式,几乎每次都得到学生的热情反馈。改变了历史课空洞的说教形式、无意义的照本宣科和令人乏味的练习印象。大家都希望每一次历史课复习都以《以一敌百》的智力竞赛形式进行,紧张又兴奋的竞赛氛围,让学生乐此不疲。

(三)《探索·发现》节目的充分利用

我校历史科组分工收集该系列栏目中与历史教学相关的视频,在自习课或中午时间放给学生欣赏,丰富学生的史实,激发他们对史学奥秘的探索。如学习“两汉经济的发展”一课后,我们给学生欣赏《马王堆传奇(上)》,除了感叹汉朝丝织业的发达外,更惊叹女尸历经千年而不朽之神奇,对史学的探索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四)评书的合理穿插

因为我们科组有些老师喜欢听评书,就把听过的与教学相关的一些评书收集起来,在适合的课上给学生听一段,评书艺术家的语言形象又生动,肢体语言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展现一段活生生的历史。每每听完,学生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情怀展现出来,久久地陶醉在历史的长河中。如在《明朝军权的加强》一课,介绍朱元璋的出身,我们采用孙一主讲的《明朝那些事儿》的一小段:“……朱重八的童年在一间冬凉夏暖、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里度过,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地主刘德家放牛。他曾经很想读书,可是朱五四是付不起学费的,他没有李密牛角挂书那样的情操,自然也没有杨素那样的大官来赏识他,于是,他很老实地帮刘德放了十二年的牛……”大凡历史题材读物,总是拧着眉、瞪着目,像死板的老人一样为我们讲述。但在这部大作中,我看到的是寄予轻松话语中的完整真实的历史,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轻松自在,这样的文采在孙一极富感染力的描述中,让学生很轻松快乐地接受、理解。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优化作业内容

要巩固所学历史知识还必须通过课堂练习加强,因此,我们科组精心设计了每节课的课堂练习,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而对于作业,鉴于初中历史课的现状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以“精简”为主,并辅以分层次布置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使学生积极主动又没有负担地完成作业。对于寒暑期作业,我们科组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布置阅读作业,读一两本历史书籍,并写一篇不限字数的读后感,因为农村学校的学生阅读量较少,希望借此培养他们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此外,改变作业的形式也是减负的一种好手段,将作业以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不要求字数。如学完《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后,布置学生以第一人称写小论文《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还可以通过办历史小报,放手让学生自拟小报名称、设计栏目,增强学生对作业的兴趣等。这样灵活多变的作业形式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以学校为本的因校制宜的教研制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不可能依靠单一的培训就可以完成。实践证明,教师真正的成长源于教学实践,离开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师是不可能很好地成长起来的,只有把研究、在职培训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才能持续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只有让每个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调动科组全员参与研讨的意识,才能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才能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使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最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郭玉亮.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科技咨询导报,2007(4).

[2]刘永春.开展课例研究促进教师成长.教学与管理,2008(8).

[3]朱汉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历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朱汉国,王斯德著作.初中历史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初中历史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