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7-02-15 16:20
名师在线 2017年20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小学生音乐

余 婷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实验小学,福建宁德 352300)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具体实施,培养小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得到重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课提升为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了解与接触,既可以拓宽小学生的音乐视野,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到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内容,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对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气质修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1]。所以,培养小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效率,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听不见音乐。部分教师在课堂音乐教学中多采用概念式的讲解方式,没有实质的音乐存在,也就是说没有通过音响为学生播放音乐,为学生提供听的机会。有些教师运用到了音响,但是没有考虑到会与学生活动发出的声音产生碰撞,学生就会忽视音响声音的存在,因此学生听不见音乐。

其次,过于强调音乐的专业性。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在音乐的专业性上过于强调和关注其知识技能的学习,以唱歌的专业技能作为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会划分出曲式结构图,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和关注度。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小学生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如果让他们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理解音乐,反而会令他们无法欣赏音乐,失去学习欣赏音乐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音乐欣赏的最好方式就是聆听音乐。

最后,对音乐本体的关注不够。目前,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把音乐欣赏作为课外知识拓展的学习形式,教师为了吸引小学生的兴趣,过于强调音乐背后的故事背景。殊不知,这种不厌其烦的讲解反而令学生失去对音乐本身的兴趣,而教师这种讲授方式也缺乏对音乐本体的认识,使小学生失去了对音乐内在的欣赏与感悟,也就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无法达成音乐欣赏的教学目的。

二、如何取得好的音乐欣赏效果

小学的音乐欣赏教学时,音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及教学方式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好的音乐欣赏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运用好的教学模式,下面介绍一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营造氛围,注重能力培养

音乐欣赏学习和歌唱学习不同,主要以聆听为主,要求学生用心听、静心听,所以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所选用的教学内容一定要以培养小学生兴趣为主,设定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欣赏内容,逐渐让学生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并激发他们的想象空间。

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杜鹃圆舞曲》,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作为切入点,既迎合了小学生的喜好,还可以将音乐中有趣的画面展现到学生面前,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还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例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肢体语言表达杜鹃在林中飞来飞去的场景,一会儿飞到这个枝头,一会儿跳跃歌唱,这样既可以调动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主题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合理选择作品,提升欣赏水平

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的作品筛选方面要掌握好学生的接受尺度,尽量将难易程度划分清楚,让学生从简单到困难循序渐进地欣赏音乐作品,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要在教学前根据小学生的具体特点整理好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对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这样的教学规划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初期可以选取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教学,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音乐,喜欢上音乐。由于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讲欣赏难度比较小,更容易接受,还可以为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3.培养小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小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远远超过了再现音乐的能力。但是某些限制条件下的小学生却不然,他们唱不了难度大的歌曲甚至不能演奏乐器,可他们却有感受到自己不能唱或不能演奏的歌曲的能力。培养小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需要引导他们对音乐主要的表现形式多加关注,利用不同的旋律、节奏、音色、结构等形式展现出音乐的不同性质和特点[2]。

小学生对于形象性较强的音乐作品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并且在感受的时候相对笼统。所以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音乐欣赏时要注重他们对音乐整体的情绪反应,帮助他们深切地感受音乐作品中的各种表现形式,感受音乐中细微部分的情感,并让他们能够明白作品中的情感是怎样通过这些表现形式来表达的。

4.通过听、说训练,引导学生欣赏音乐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听、说训练引导学生学会音乐欣赏,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展现欣赏音乐的形象,确定“听”的具体内容;第二,在解说中要根据歌词、节奏等主题内容选择不同的“听”的方法;第三,加强学生说的表述手段及教师的演说形式,让学生敢于说出对音乐的感受,注重积累听觉记忆和音乐欣赏经验,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音乐。但是,由于小学生的欣赏水平有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丰富,教师在教学训练中要注意,不要过于强调让学生使用专业用语,只要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对所听音乐的感受和认知即可,着重培养学生对审美的体验。教师要在学生表述中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促进他们对音乐欣赏的积极性,主动表达对音乐的个人见解。

《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的欣赏中,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引导学生表述所听到的内容和含义。学生可以想象出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公园,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由此,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歌词中“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这一句所描述的是什么?让学生展开深刻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出个人观点。也就是说,在音乐欣赏中拓展升华,增加学生新的认知。

结语

小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陶冶情操,塑造小学生的独特个性,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与鉴赏能力,并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所以音乐欣赏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对小学生人格塑造的有利途径,是保证小学生身心良好发展的主要途径。

[1] 谷惠平.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190-191.

[2] 杜静文.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3,(05):50-52.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小学生音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音乐
我是小学生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音乐
秋夜的音乐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