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用文阅读答题策略及演练

2017-02-17 09:21湖南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火药传记答题

湖南

高考实用文阅读答题策略及演练

湖南向明康 (特级教师)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涉及人物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内容多,范围广。但其命题大多具有以下特点:

选材方面:名人事迹,通俗晓畅,内涵丰富,可读性强,探究点多。无论是传主还是新闻主体,他们的事迹具有典型性,人格具有感人魅力,成功的背后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能给人以较大的启发。

题型方面:重视多层面、多角度设题,富于探究性;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包括简答题和表述题;设题面广,重视分析综合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多角度设题,体现出考查的层次性。

考点方面:覆盖面广,考点全面。一是分析文体特征及其作用;二是筛选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三是分析句子含意,从不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提出自己的见解;四是归因探究,拓展发挥;五是评价新闻主体(被访者)的主要观点,传主的人生观、价值观。

应该注意的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虽包括传记、新闻、访谈等多种文体,但2016年的全国新课标卷所选阅读材料都是人物传记,可见其分量之重,地位之高。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真实性、文学性和时代性,是它的三大突出特点。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而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叫“评传”。从创作方法看,可分为文学性传记和史学性传记,前者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后者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从篇幅的长短看,有大传和小传。

传记阅读的考查点是:(1)考查分析、概括、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2)考查对传主人生经历和精神品质及细节描写作用的概括能力;(3)考查对传记文章结构、选材等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及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4)考查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5)考查对传记中的疑点、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能力。

一、答题策略

解答传记阅读题,应遵循以下策略:

1.答题原则

观点是作者的,答案在原文中。除探究题外,答题时都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还原”原则:现代文阅读是“还原”阅读,解题时要遵循“还原”原则。要求还原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观念,尽可能用原文字词表达,一般答案都能从文章中找到现成依据。

(2)坚持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则:“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

(3)坚持“语境”的原则: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从点入手,全面把握,点面结合,看懂文章,审清题目,掌握答题技巧。

2.答题技巧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作用类。

答题步骤:

采用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中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

①解释该句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②指出该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描绘作品人物带给读者的感受;

③根据该句在文章的位置和其与文章内容的关系阐述其作用。

(2)梳理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类。

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概括性地描绘出较为完整的人物形象。传记涉猎的传主的事实虽多,却全部编制在时间的年轮之中,组合在传主生命的转变之中。

答题步骤:

首先,重点标示出传主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动发生的时间,以便迅速厘清文章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命历程。

其次,在梳理主要事件时,要抓时间词语、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概括出主要事件。

(3)把握传主形象类。

其基本方法有四:一是从事件和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二是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三是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四是关注文章的过渡句。

答题步骤:

首先,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细节描写。阅读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仔细思考。例如,某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其次,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来把握传主形象。“传主与时代”和“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总之,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对传主形象加以理解。

(4)把握文章结构类。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

答题步骤:

首先,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如开头、中间、结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需要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分两个步骤进行分析。其次,领会把握结构安排,如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有烘托铺垫,前后呼应;是否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等。

(5)分析表现手法类。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修辞手法、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烘托、衬托、对比、象征、先抑后扬等。其中最重要的有:

①选材的处理技巧。注意传记选材的详略是否得当。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需要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或一笔带过。

②人物描写方法。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其表现手法接近于小说。它往往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来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突出人物个性,离不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凸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

③传记中的引用。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记的思想精神,使之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引用故事,可增强文章的鲜活度、生动感,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可借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使传记更具真实感人的力量。

答题步骤:

首先,聚焦答题区间,圈点出相关语句。其次,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本对之逐一判断分析,进而组织出准确、精要的答案。

(6)深层探究类。

探究题题型开放,答案可谓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答题时只要紧扣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就符合要求。做这类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又要遵循“容易论证”的原则。

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

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要点应全面,陈述要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答题步骤:

首句,表明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或“我赞同……”;接下来,阐述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 2…… 3……”,把理由分点罗列;最后,可加总结句,句式是“所以/因此……”,若超过字数限制,总结句可略。

掌握上述答题的步骤和技巧是基础,如何运用它们来答题,才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二、实战演练

大国工匠徐立平

在九三大阅兵上,新一代预警机、舰载机、战略核导弹等一批国产武器装备精彩亮相,震撼人心。它们不仅是捍卫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利器,更是中国工业制造实力的象征。而在这些国之重器的背后,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军工匠人,他们胆量超人,甘于寂寞,坚守在偏僻的军工厂,只为心中的报国梦。徐立平,就是其中一位在导弹和火箭上雕刻火药的人。

徐立平的家庭是一个航天之家,和很多三线家庭一样,全家十一口人除了三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外,都是航天人。

1987年参加工作时,徐立平在母亲温荣书的建议下,选择了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发动机药面整形车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

固体燃料发动机是导弹装备的心脏,在上千道制造工序中,发动机固体燃料微整形极为关键。火药整形在全世界也一直是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这个极度危险的工作,全中国只有不到二十个人可以胜任。

母亲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但她却说:“我刚工作的时候有同事整个手指都烧掉了,都愿意到最危险的岗位上去,我想他们年轻人也是一样的。”

就这样,徐立平开始了自己近三十年发动机药面整形工作。

工作后第二年,我国某重点型号发动机出现问题,必须剥开填筑好的火药,工作难度和危险度非常大。徐立平凭着精湛的技艺和胆量加入突击队,“可以说这是我们厂有史以来头一次钻到火药堆里去挖药。”徐立平介绍。

在装满火药、仅留一名操作人员半躺半跪的发动机壳体里,用木铲、铜铲非常小心地一点点挖药,每次只能挖四五克,高度紧张和缺氧使人每次最多工作十几分钟。“在里面除了铲药的沙沙声,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徐立平回忆。

最终,经过两个多月高度紧张的工作,徐立平和同事们挖出了三百多千克药,成功排除发动机故障。

徐立平在工作间隙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聊天,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当前一些时尚话题。工作近三十年,徐立平一直坚持在一线,他说工作虽然危险,但总得有人去干。

像这样危险的任务,徐立平已不记得完成多少次了。在2015年9月3日的阅兵式上,一部分导弹发动机火药就是徐立平亲手雕刻的。

“下刀的力道,完全要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工作要求0.5毫米或0.2毫米,我们这一刀铲下去,铲不到要求的厚度的话,就可能造成产品报废。”徐立平说,要做到心手合一并不容易,只能通过用心苦练。如今,徐立平已经练就了仅用手摸一下就能雕刻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药面的绝活。

工作中,徐立平还不断琢磨,大胆创新,针对不同的发动机药面,他先后设计发明了二十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他的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7416厂远离西安市区,安静却也偏僻。最冷和最热的时候,厂房里都难熬。工作的时候必须敞开“生命通道”的大门,夏天还能靠电扇,但对毒力极强的蚊子毫无办法,“闻了火药的蚊子战斗力就是强。”徐立平苦笑着,冬天更是没办法,长时间一个姿势会让冻僵的双手麻木,只能放在暖气上烤烤再重新拿起刀具。

更多的时候,工作时每个车间的人数最多不超过两个人,戴上护具开始工作后,徐立平说感觉世界和时间都停止了,只听见挖药的沙沙声和自己的心跳声。

近三十年来,徐立平就是这样严格要求着自己,兢兢业业,与最危险的火药为伴,抬望航天梦,俯刻匠人心。“总理不是也说吗,工匠精神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其实没那么多高大上的东西。”徐立平谦逊地说。

徐立平表示,再危险的岗位都要有人去干,每一次看到神舟飞船上天、嫦娥上天,杀手锏的武器走过天安门广场,他心中就充满自豪感。他母亲温荣书也说:“国家才是第一位的,没有国何有家?”

(摘编自“央视网”)

相关链接

①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28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摘自央视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②19岁的徐立平怎会想到自己将与共和国的固体火箭事业结缘,又怎会想到自己在发动机整形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这是怎样的一个岗位啊,每日里拿着一把锋利的刀具,在烈性的火箭发动机燃料里削削铲铲,那简直就是“在炸药堆里工作”啊!在近10 000个日夜的坚守中,数次面临工作险境而不曾怯懦过的他,却几次在观看国庆阅兵式导弹方阵的电视屏幕前激动落泪,只因这些守护着共和国的“利剑”中凝结着他作为一名普通航天职工太多的心血和情感。

(摘自中国文明网2016年3月31日

“中国好人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新一代预警机、舰载机、战略核导弹等一批国产武器装备能够在九三大阅兵上精彩亮相,主要得力于像徐立平这样一群在导弹和火箭上雕刻火药的人。

B.徐立平参加工作时,之所以毅然选择母亲曾经工作过的发动机药面整形车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主要是为了顺从他母亲。

C.徐立平回忆说,在发动机壳体里用木铲、铜铲非常小心地一点点挖药时,“除了铲药的沙沙声,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是由于高度紧张和缺氧。

D.徐立平从事的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的工作,有上千道制造工序,而且极度危险,稍有不慎擦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

E.徐立平已练就了仅用手摸一下就能雕刻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药面的绝活,他能做到心手合一,一刀铲下去,达到0.5毫米或0.2毫米这一要求的厚度。

2.徐立平为什么能在近10 000个日夜的坚守中,数次面临工作险境而不曾怯懦?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文中引用徐立平“总理不是也说吗……”一段话和他母亲说的“国家才是第一位的,没有国何有家?”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徐立平这位“感动中国”人物,这名大国工匠,给人以诸多的教益和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E

2.①心怀赤诚报国梦,一腔爱国情。作为一个航天人,他对共和国的“利剑”凝结着一股深情。②具有无所畏惧、勇于担当的精神。他心里想的是“工作虽然危险,但总得有人去干”“再危险的岗位都要有人去干”。③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作为一名航天人,应尽职尽责,况且“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所以即使再危险也要把工作干出色。

3.①他引用总理的话,旨在说明他对工匠精神的本质的理解;②他引用总理的话,旨在说明他理解了工匠精神的本质,他的工作因此达到了精益求精的程度;③文末引用他母亲的话,既诠释了航天人这个整体队伍的精神追求和家国情怀,也是徐立平能够成为“感动中国”人物,成为一名大国工匠的最好注脚,更是徐立平事业追求的动力之源。

4.①炽烈的强国意识,一心只为了国家的强大。②分明的国家意识。国家是第一位的,没有国就没有家。③立足本职,爱岗敬业。④勇于担当,吃苦在前。⑤精益求精,毫不马虎。⑥艰难险阻,置之度外。(应根据题目要求,先从文本中筛选相关有效信息,再对之进行一番分析、概括,直至整理成答案。本题属于开放题,所谈内容只要不超出文本内涵且言之成理则可)

湖南省沅陵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火药传记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神奇的火药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火药的来历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传记书坊
“火药弟弟”
读失败者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