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北药资源开发调查

2017-02-21 10:53郭小红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1期
关键词:牡丹江市牡丹江药材

郭小红

(牡丹江市阳明区农业局,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牡丹江市北药资源开发调查

郭小红

(牡丹江市阳明区农业局,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黑龙江作为北药之都,依托得天独厚的北药资源优势,已形成了牡丹江及东部地区等7大产区,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药”品牌。但是北药药材加工率仅为7%,“原字号”产品占比还较高,行业整体的现代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牡丹江为例,主要表现为产业地位与产业规模、资源优势与资源利用、品牌特色与品牌营销、发展需求与实际改造投入“反差较大”,需要从根本上解决。

牡丹江;中草药;北药;资源

1 北药资源开发的基础和现状

1.1 北药原料资源比较丰富

牡丹江是黑龙江省道地药材的主要产地之一,资源总蕴藏量占全省的19%,共有动、矿、植物药材资源品种共126科、260种,其中名贵药材有山参、田鸡、鹿茸、麝香、熊胆等10多种;道地药材有黄芪、黄柏、龙胆草、北五味、刺五加等80多种;大宗药材有柴胡、板兰根、贯众、益母草、车前子等150多种。全市野生药材蕴藏量近31万t。全市中药材种植品种有人参、西洋参、刺五加、五味子、平贝等18个品种,共约3万多亩。中药材养殖主要以黑熊、梅花鹿、马鹿、林蛙为主。有世界最大的黑熊养殖基地和亚洲最大的猫科动物养殖基地——横道河子东北虎基地。年产熊胆粉5100kg,鹿茸2520kg,林蛙21万kg。

表1 牡丹江市主要野生药材估计蕴藏量 万kg

表2 牡丹江市主要种植中药材品种面积 亩

1.2 初步形成中小医药企业团队。全市现有各类制药企业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2户,初步形成了以友搏、黑宝、灵泰、仁合堂等为带动的民营中小医药企业团队。

1.3 初步形成众多的产品种类。全市医药企业可生产化学原料药、中成药、保健用药,包括针剂、饮片、外用药等多个剂型,产品种类达600余种。

1.4 拥有相对优越的产业发展平台。牡丹江医学院设有药学重点实验室,市药品检验所是黑龙江省四大中心所之一,牡丹江师范学院拥有生物系、化学系等药业相关教育机构,黑龙江农业经济技术学院也已将开设北药种植专业纳入日程。域内户医药企业共计有医药科研、管理人才及技术工人超过千人。

2 北药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优势与资源利用反差较大。从药材资源来看,牡丹江北药资源十分丰富,野生中药材总蕴藏量占全省的近五分之一,但资源利用水平不高、转化进程缓慢,全市依托北药资源开发生产的品种仅占我市全部药号的五分之一左右。同时,北药种植养殖种类多、规模小、产出少,难以满足制药企业加工能力的需要,导致本地种植养殖基地与生产企业间的供求衔接断裂。从药号资源看,全市医药企业虽然持有562个药号,正常生产品种仅46个,未启动生产品种达到516个,超过90%的药号闲置停产。

2.2 产业地位与产业规模反差较大。2015年,制药产业增加值仅占工业增加值6.5%,远低于木材加工等行业。特别是当前,国内医药行业已进入集团鼎立时期,各地纷纷组建区域性医药集团相互博弈、抢占市场。仅从省内和周边城市看,哈药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63亿元,是我市全部医药企业的近6倍;吉林省通化市制药业2014年销售收入达到1003亿元,是我市的近30倍,差距非常明显。

2.3 品牌特色与品牌营销反差较大。更辰胶囊和九味参蓉胶囊、补肾益脑片等品种为全国独家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垄断性,每个品种都具有上亿元的市场潜力和覆盖全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营销投入和先进的营销模式,市场开发和品牌宣传力度不够,产品没有“火”起来。据统计,域内企业平均每年用于广告营销、网络建设的资金不足200万元,而哈药集团每年都要投入10亿元左右的资金,进行地毯式、全天候的广告营销。

2.4 发展需求与实际改造投入反差较大。前几年全市制药企业共计投入GMP改造资金近5亿元,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企业自有资金严重短缺,不能满负荷运转,有的企业通过认证之后因资金短缺基本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其他一些企业也因资金短缺而开工不足。另外,由于近几年贷款难度加大,企业更没有能力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方面增加新的改造投入。目前全市制药企业每年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不足0.5%,远低于全国3%左右的平均水平,造成自主研发的品种极少,98%的品种为普通剂型。

3 对策建议

3.1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北药开发的主导。药品生产作为事关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的特殊产业,必须加强政府的领导和监管。建议研究制定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北药开发中长期规划”和若干政策,在产业定位、基地建设、园区选址、资源整合、项目谋划等多方面为医药产业提供体制、机制、制度的政策指导和保障,科学管理、使用专项资金,加强对北药开发的规范和监管,确保北药产业的质量,为我省医药产业的健康有序地发展环境。

3.2 加快道地药材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GAP基地认证工作。我国许多中药材带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中医千年的经验总结说明:药材产地就是最好的品牌。“药材好,药才好”的广告语反映的是中药制药对中药原料产地要求的朴素共识。吉林省已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报并获得了长白山林蛙油、鹿茸、长白山人参等道地药材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GI)保护,通过许可使用的方式,有效地放大了道地药材的无形价值。微山湖水蛭、东北熊胆等我市大宗利用和产出的中药材,目前尚无地区和部门申报。建议加大对我省道地药材的申报保护力度,增强和明确我省的特色北药产品的地域属性,从源头放大产品价值。同时,进一步加速推进我省北药基地的GAP认证工作,探索建立完善GAP基地的加盟机制,降低农户种植养殖北药原料的技术和市场风险,消除农户顾虑,确保农户收入,通过“基地带农户”、提高地产原料的品质、扩大种植养殖规模的良性发展,从产地源头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地产原料的本地产业化的能力。

3.3 加大科技扶持和人才培养力度。一方面,引导和扶持企业树立“科技强药”的经营理念,紧密“产学研”结合,在做强现有优势产品的同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拥有核心技术的后续产品梯队。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好驻省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生成资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与校、所联合办学的形式,培养后续人才梯队。建立北药开发的多元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医药科研、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包装设计等各类人才生成机制。同时要树立“没有中医就没有中药”的紧迫意识,重视中医队伍的培养和壮大。

3.4 加速建立医药供给新业态。研究制定有效政策、措施和办法,推进医药流通企业的资源整合,构建现代医药物流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推进药品配送中心、连锁销售机构和药材物流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药品销售网络,积极开拓农村医药市场。鼓励制药企业与药品销售企业建立新型产销模式,降低药品购销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2016-09-25

郭小红(1978-),女,初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农村经济管理工作,E-mail:13604632121@163.com。

S759.82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1.031

猜你喜欢
牡丹江市牡丹江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牡丹江市气象因子与PM2.5浓度影响通径分析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牡丹江市肿瘤医院发展纪实
贡献更多“牡丹江力量” 书写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牡丹江市志》志稿评审会召开省志办副主任姜绍华出席并讲话
真假药材识别(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