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2017-02-22 08:55赵俊伟郭德明尹昌斌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1期
关键词:畜牧业竞争力因子

赵俊伟,郭德明,尹昌斌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2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3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赵俊伟1,2,郭德明3,尹昌斌1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2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3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以我国14家畜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影响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对我国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偏小、员工受教育水平偏低、股权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制约着我国畜牧业上市公司的发展。为此,提出了提升我国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力度,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增强畜牧业竞争力”[1]。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对农业发展至为关键,而畜牧业上市公司代表畜牧业生产力的先进水平,通过与农户和市场之间的利益纽带,将分散的农户和市场作为一个利益整体链接起来,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和加速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2]。同时,对加强畜禽疾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加快生态文明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引领带动作用[3]。因此,对我国畜牧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冯梅[4]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畜牧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指出畜牧业上市公司应发挥规模优势,拓展资金来源,做大做强。桑亚娇[5]选取8个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42家农业类上市公司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多途径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对农业的科研性投入等建议。王金凤[6]利用多元回归分析“背农”经营对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认为农业上市公司应坚持立足主业,选择正确的多元化方向。慈斌等[7]基于熵—TOPSIS法对农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进行评价,提出应提升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能力。黎东升[8]对60家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竞争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背农”的非同心多元化扩张和较差的资金使用能力是制约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竞争力提高的主要“瓶颈”。

上述研究反映了在农业类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方面取得的成果,对于深入研究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复杂的经济体制环境,加上研究样本、方法和指标内容的不同与变化,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分析比较多,对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几乎没有,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理论来指导畜牧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基于上述认识,试图从多个模块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力争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1 畜牧业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截止2016年初,我国的上市公司达3 065家,在证监会公布的66个行业分类中,畜牧业上市公司为14家[9]。我国畜牧业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呈现两极分化状态,主营业务成本主要是由玉米、豆粕等成本构成,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畜牧业上市公司的盈利空间有较大影响,而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农产品受自然条件、市场规律、农产品相关政策和运输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畜牧业上市公司将面临生产成本增加而盈利下降的风险。此外,由于近年来水土环境污染和滥用抗生素等导致的畜禽新疫病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现,影响公司产品销售,对畜禽养殖业尤其是大型公司造成损失巨大[10]。

2 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实证分析

2.1 因子分析法原理

因子分析法的主要思想是将众多错综复杂的变量按照相关性进行分组,使同组内的变量相关性高,而每组之间的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因子,使众多的变量归结为几个公共因子,以达到降维、便于分析的目的[11],帮助企业在有限资源状况下聚焦于主要指标,以更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

2.2 样本及数据的选取

结合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2016年第3季度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对畜牧业上市公司的分类,剔除了ST 公司以及业绩异常波动的上市公司,共筛选出我国14家畜牧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涵盖了本行业大部分的经营项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选取2015年度公布的数据为样本数据,数据来自于各上市公司的年报、相关年鉴及一些权威的分析网站,数据的公开性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过分析影响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实现对企业竞争力的科学评价,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相对性、动态静态相结合等原则[12],构建影响我国畜牧业上司公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2.4 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2.4.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检验 采用Z-score标准化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导入SPSS进行可行性分析检验,KMO检验统计量和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KMO值为0.599>0.5,P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适宜进行因子分析。

表1 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平均指标体系

表2 KMO和Bartlett检验

2.4.2 主成分的取舍 通过SPSS对处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以特征值λ=1为临界点,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作为公因子,从表3中可以看出,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大于1的有4个公因子,特征根分别为:4.372、2.206、1.416、1.099,累计的因子贡献率为82.665%,说明这4个公因子能够较为全面反映样本公司信息,因此提取4个主成分作为公因子。

2.4.3 因子模型的构建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所示,根据每个公因子所表达的信息量,将4个公因子F1、F2、F3、F4分别定义为企业规模因子、运营创新因子、收益与决策因子、偿债因子。

表3 总方差解释

表4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2.4.4 指标评价体系的计算与分析

(1)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各项对比

表5 各因子得分数值

根据各公司因子得分进行比较分析(图1),从第一个公因子得分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畜牧业上市公司规模普遍较小。而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内部资源利用的越充分、市场占有率越高,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在企业规模因子中排名前三的是温氏股份、罗牛山和福成股份,得分分别为3.163、0.278和0.248,其差距较大,排名靠后的是益生股份、天山生物和民和股份。结合2015年度报告可知,温氏股份资产总额达 3 273 496.56万元、市场占有率达1.62%、社会贡献率34.13%,而益生股份仅175 479.57万元,市场占有率0.02%,在企业规模和资源利用方面来看,温氏股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图1 影响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各因子折线

运营创新因子中仙坛股份、圣农发展和益生股份得分较高,即公司对资源的管理、资金的有效周转及运营效率方面较为高效,同时科技创新投入对公司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公司的高效运转及科技创新离不开高学历且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研发人员,因此在提高运营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员工培训以弥补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短板。

收益与决策因子中得分前三名分别为大康农业、天山生物和雏鹰农牧,从因子得分可以看出公司的效益与公司高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企业高管人员掌握着企业发展所需资源的配置权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企业发展目标的确认者、工作计划的制定者、经营变革的启动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高管人员的职业素质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态势。

偿债因子中得分最高的是罗牛山,对应的资产负债率为59.34%,处于适宜水平40%~60%之间,表明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财务弹性较好;排名第二第三的是益生股份和华英农业,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68%和69.09%,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公司大部分的资产是由借债的渠道获得,同时也存在较高的财务风险;而资产负债率的指标过小,则公司没有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融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上市公司的发展缺乏后劲,不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开拓。

(2)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综合比较

从综合排名来看:排名前5位的畜牧业上市公司为温氏股份、大康农业、圣农发展、仙坛股份和牧原股份,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强,从图2可以直观看出前两名得分相差较大,大部分公司得分普遍偏低。从整体上看,我国畜牧业上市公司规模偏小,且存在两极分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畜牧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从公司股权结构来看,股权过于集中于单个股东,结合各公司的年报可以直接看出,个别公司存在着股权过于集中的现象。

表6 因子综合评价得分及排名

图2 畜牧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

3 对策建议

结合各畜牧业上市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优化畜牧业上市公司的资源配置,抓住现代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机遇,在新常态下引领现代畜牧业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从而保持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优势。

3.1 适度扩大公司规模,提高运营效率

通过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降低风险,减少公司营业利润对政府优惠政策的过分依赖。畜牧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效益比较明显的行业,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本身的规模效应。畜牧业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发挥企业生产成本低、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和服务周到等多方面的优势。二是畜牧行业的规模经济非常明显。支持畜牧业上市公司通过合并、收购等形式重新组建大型规模化的畜牧业企业集团,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畜牧产业集群发展,推广“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推进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构建以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为核心纽带的“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实现产业化经营。

3.2 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科技创新

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员工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公司的最终成败,培养一批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专业人才和科技带头人等,提高其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不同岗位进行相应层次的培训,特别是对重要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更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层次。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工作岗位,进一步优化公司人力资源结构,从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二是加大科研投入,完善公司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公司为核心,整合畜牧业优质资源,培育引进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的优良品种,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加强与农业类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鼓励有科研条件的畜牧业上市公司进行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促进畜牧业科技产业化,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3.3 扩大融资规模,充分利用两个市场

加大金融系统支持畜牧业上市公司发展的力度,积极开辟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模式,创新畜牧业上市公司金融服务机制,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通过争取扶持资金和政策等扩大融资规模,科学配置资金,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上市公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竞争与挑战,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品牌效应,扩大产品国际影响力,提升产品在出口市场的品牌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此外,大力发展国内市场,开辟新渠道,增加产品多样性,与大型商超对接,发挥规模和比较优势,利用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与更多国外客户展开战略合作。

3.4 强化监管能力,严把上市关

整合现有质检资源,加快建立布局合理、职责分明、功能健全、运行高效的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追溯平台,完善监管长效机制,创新监管模式,借助商务监管平台,实现对畜牧业上市公司的全方位可视网络监管,全力推进“过程监管,风险控制,可追溯管理”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为畜牧业上市公司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政府部门要对畜牧业上市公司在项目、投资、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也要加强对其主营业务的监督,不能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严格规范上市公司行为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严格把控畜牧业上市公司的入市条件和标准,确保畜牧业上市公司稳健发展。

3.5 优化股权结构,规范内部治理

股东参与公司重大事项决策,股权则影响公司经营决策权,由于股权过于集中单个股东,则只有少数人参与公司管理与决策。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畜牧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公司竞争力不强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我国畜牧业上市公司来说,关键在于股权结构的调整,改变现存的股本结构,增加流动股比重,杜绝股权过于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国有股股东来说,应由原来的控股形态向参股形态改革转变,便于民营资本和个人资本的进入,从而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完善和规范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同时,应加强公司内部规范化管理,施行股权激励机制,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

[1]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money.163.com/15/0201/19/AHD3KP9Q00251OB6.html.

[2]杨春,陈文宽,王云飞.我国西南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研究——以四川省简阳市种草养肉山羊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3(6):14-19.

[3]赵俊伟,尹昌斌.青岛市畜禽粪便排放量与肥料化利用潜力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7):108-115.

[4]冯梅.畜牧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四川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0.

[5]桑亚桥.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竞争力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

[6]王金凤,李平,贺旭玲.“背农”经营对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8):80-88.

[7]慈斌,吕杰.基于熵—TOPSIS法对农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2(13):72-74.

[8]黎东升,秦志岗.基于因子分析的农业类上市公司竞争力突变综合评价[J].农业技术经济,2011(2):96-101.

[9]证监会.2016年3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EB/OL].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scb/ssgshyfljg/201611/t20161110_305709.html.

[10]农业部.2015年畜牧业工作要点[EB/OL].http://www.moa.gov.cn/govpublic/XMYS/201502/t20150213_ 4409290.htm.

[11]胡燕京,张洁,边廷亮.因子分析: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分析的一种新视角[J].管理评论,2004(4):49-53.

[12]张晓文,于武,胡运权.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J].管理评论,2003(1):32-33.

(责任编辑 刘宏)

Empirical Research on Appraisal of Competitiveness of Animal Husbandry Listed Companies

ZHAO Jun-wei1,2,GUO De-ming3,YIN Chang-bin1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3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 266109,China)

We took 14 animal husbandry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extracted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nimal husbandry listed companies by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animal husbandry listed company and mak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by factor analysis,and then took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competitiveness situa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listed compani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me questions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listed companies,such as the firm scale was generally small,employees affected by low levels of education,and the equity structure was not reasonable. Finally,we propose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hich were favorable to promoting competitiveness of animal husbandry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imal husbandry listed company;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index system;factor analysis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SDAIT-19-011-07)。

赵俊伟(1986— ),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尹昌斌(1968— ),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区域发展。

猜你喜欢
畜牧业竞争力因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映像畜牧业
影响因子
映像畜牧业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