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17-02-23 06:31刘明丽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语文课程

刘明丽

新教材强调“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并不等于所谓“政治挂帅”,而是要处处考虑尽可能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这个“德”,包括了政治,但远不止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等诸多方面的“德”。现在社会发展,出现很多前所未料的新问题,精神道德的滑坡让大家都担忧,这其实也是意识形态问题,整个教育包括教材编写不可能回避这些问题。立德树人非常必要,新教材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整个教材编写过程中,中央和教育部对立德树人,体现核心价值观是有很多指示和要求的。如何做好?从编写的指导思想看,是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来体现的。

1、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构建起来的。

语言素养一定是在语文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2、注重学生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整合

积累与整合是构建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方式之。

所谓“积累”是个体主动获得语言材料、形成其言语经验的过程。

所谓“整合”是在获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建立语言材料、言语活动经验之间有机联系的过程。

通过积累和整合,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语感,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发展思维、传承和理解文化。

现在的积累有很多不足,我们强调素读,强调背诵,这和汉语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必要的背诵是应该的,但是语言的积累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背诵过程。有的老师很用心,强调积累语言,搞了个好词好句本,孩子也很认真,做了好多的整理,但是我们很苦恼,孩子没有少积累啊,就是不会用。关键在于好词好句的积累,没有关注语言的情境。一个词语是否生动,是与语境有关系的,语言知识的掌握是需要联系的。

我们记忆的过程,有两个部分。首先进入的大脑的是信息的加工系统,就是计算机的内存,会把原有的程序进行加工,但是内存是有限的。记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就是联系记忆。只有这样才能被存储起来,随时调用,长期运用。不跟情境联系,不跟运用联系,很容易遗忘。所以孩子的学习一定要建立起联系。教材提供了多种途径,比如一上第4单元 日月水火,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埃及的文字为什么会死亡,因为太繁复,而中国的符号却把一些图形做成了构字的基本部件,一部分变成声音,一部分用来替代形状。大家会看到古代构形的偏旁部首非常重要。从一上开始,二上,二下学习讲了很多故事,一个单元通过很多文化内容来学习。这些字的学习,到了二年级还只是记忆就太可惜。字形和字义是相关的,这对学生识字非常有好处。

3、通过设置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一定要设计整合性的活动,帮助孩子建立对祖国文字的兴趣。

(集美大学 汉字系统识字课 金文伟教授;广西师范学院 黄亢美教授 字理教学《美说汉字》)

通过玩儿,通过构形关系来识记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一串字。字理教学有意思,但一定不是古文字教学。

例:三上第六单元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雨后 望洞庭)

富饶的西沙群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 海滨小城

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第五单元“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进行观察指导(要细致观察,多种感官并用,注意事物的变化)

习作:这儿真美(小练笔:仿写)

我们能不能联系生活来让孩子关注自然的美、自身的美、文化的美,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爱祖国的江山,可以通过活动的方式来进行。现在网络十分发达,我们怎么表达我们对家乡的感受,这都是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任务。

我们还可以去设想,四下小英雄雨来、五上将相和,怎么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能不能用课本剧的方式进行?

设想和讨论:

四下《小英雄雨来》五上《将相和》是否可以借助阅读和改编成课本剧的方式進行?

六上的第八单元“亲近鲁迅”是否可以设计成专题学习?

尝试让孩子用活动的方式去发展情感。

六上的单元,通过走进鲁迅,来理解中国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把远离孩子们的鲁迅变成亲近的鲁迅。清华附小搞了一个这样的活动,这就是基于学生的活动把学习内化。赤峰的一个小学也搞了一个这样的亲近鲁迅的活动。

语文项目学习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从育人的角度思考语文课程,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价值追求。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围绕一个“项目”展开,项目的目标和内容明确。(有学生要做的具体事情,任务是学生有兴趣的、同时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项目是能够做的真实工作(与学生生活经验有联系,学生有一定知识、技能准备,又可以利用的资源),有比较明确的成果形式,可检测、可评价。

在运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十年来的经验,使我们的语文课程在立德树人上做出点成果。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语文课程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利用PBL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Gwendolyn Brook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