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社工介入绿色社区建设探析

2017-02-24 12:54谷晓晴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社工居民绿色

谷晓晴

(湘潭大学 哲学系,湖南 湘潭 411105)

生态文明背景下社工介入绿色社区建设探析

谷晓晴

(湘潭大学 哲学系,湖南 湘潭 411105)

绿色社区是绿色生活方式的载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衡发展的共同体。我国在绿色社区建设过程中缺乏:资源与资源链接、绿色社区建设的意识和知识、完善的社区管理体系和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社工介入绿色社区建设可从社区资源调动、社区教育、完善绿色社区管理和监督体系等方面入手,有效解决绿色社区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实现绿色社区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发展。

社工介入;绿色社区建设;生态文明

人们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喜悦,同时也逐渐遭受生态环境带来的逆向伤害。社区作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层载体,作为集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等多元参与的共同体,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有效场所。社工作为一种服务性的专业和职业,介入到绿色社区建设将为我国生态管理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一、我国绿色社区及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绿色社区”的概念

“绿色社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部分城市开展的“环保示范小区”,主要指具备一定符合环保要求的“硬”“软”件设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1]。“绿色社区”是“绿色生活方式”的载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衡发展的共同体[2]。绿色社区的建设是政府致力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维度[3]共同改善的表现,是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社区实现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绿色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也不再仅是由政府或者一小部分人负责,而是由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全体居民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最优结果。

(二)我国当前绿色社区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城市社区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在总污染源中,工业污染只占41%,令人惊奇的是生活污染竟然高达59%[1]。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场所,也是生活污染的制造厂。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目前都正在大力发展和完善绿色社区建设。我国绿色社区的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资源缺乏和资源链接不足

在绿色社区建设中,一方面,缺乏各种资源输入,其中包括基础设施、资金与人才输入。例如,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在社区居民进行室内装修的过程中忽略选材的质量、重复使用和循环利用原则[4],造成室内空气不达标。垃圾处理方面,经常出现由于垃圾桶不足而致使居民按类分好的垃圾又重新混到一个垃圾桶中。另一方面,缺乏链接、整合各种资源的中间人,导致本该可用的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例如,多数社区管理者在推动绿色社区建设过程中强调苦于没有资源而难以实现绿色社区建设,但当社工到社区进行资源评估时,又常常碰到社区中各种资源闲置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者缺乏对社区内、外相关资源的挖掘与整合的能力,如社区志愿者协会、物业、学校等都是推动绿色社区建设的有效资源,然而,管理者并不知该如何链接、整合这些资源,从而难以推动绿色社区建设。

2.缺乏绿色社区建设的意识和知识

绿色社区建设的中不乏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缺乏绿色文明意识的人,另一种是缺乏绿色文明知识的人。目前,我国大部分公民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绿色文明意识不强,人们习惯性地认为资源浪费、环境迫害、交通拥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等这些事情与自身无关,导致他们在绿色社区建设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一些人意识到当代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这一问题,想通过自身的一些努力去改变现状,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产生无力感最终不了了之。

3.缺乏完善的社区管理体系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首先,绿色社区建设包括对当前存在问题的治理,现阶段绿色文明的保持及绿色社区未来的持续发展。但我国多数社区只注重当前问题的治理,忽视未来绿色社区建设的发展,导致“治”与“防”失衡。其次,由于当前管理体系中政府是绿色社区建设的责任主体,在这种“单一性主体”管理模式指导下,常常惯性地发展为“形式主义”,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有些成效,但是这种“形式主义”往往是昙花一现,经不起时间的检验[5]。最后,没有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公众参与机制,社区公众很难发挥环境保护的监督作用。而且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和团体,导致绿色社区建设难以具体落实。

二、社工在绿色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社工介入绿色社区建设能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当前绿色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促进绿色社区现有力量和资源的整合

绿色社区建设过程中,“单一性主体”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绿色社区建设的需要,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居委会、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等组成的“多元性主体”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被更多的专家和学者所提倡,但是由于各个组织团体的职责不同,使多个主体走向联合成为不可逾越的困境[6]。社工作为资源链接者,以其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技巧和方法,通过与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居委会、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等的沟通与协调,能充分调动各个组织在绿色社区建设中形成联合。在此过程中,社工作为一个坚实的纽带,能够实现绿色社区中各个力量和资源的整合。

(二)提升社区居民“自管自治”能力

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小政府,大社会”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政府逐渐将一些事物交于第三部门和公众来完成,由公民“自管自治”。第三部门则是推动社区居民走向联合、共同参与社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第三部门的典型代表,逐渐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起重要的作用。社工通过“赋权”的方式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绿色社区建设“自管自治”的能力,推动社区居民走向联合,共同参与绿色社区建设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自下而上”的参与途径。社工成为社区居民参与绿色社区事务不可忽视的重要载体和联合纽带。

(三)完善政府主导下的绿色社区建设管理体制

随着“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体制的转变,政府逐渐将部分职能下放。但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处于政府职能缺失并且无力顾及落实个人利益的状态。这时,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必要的社会力量,承担着将利益落到个人的重任,能够提供相对系统与持久的专业服务,并且这种服务是相对独立于政府与市场的非营利性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得到社区居民的信任与接纳,推动绿色社区建设步伐。

三、社工介入绿色社区建设的实现路径

社工在绿色社区建设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创造良好的绿色社区文化氛围,完善绿色社区管理和有效监督体系,促进绿色社区建设,进而实现生态文明发展。

(一)社工调动社区资源

绿色社区建设常常需要社工联络各方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解决社区居民面临的问题,并满足社区居民的合理需求。

1.社工协调资源

社工需要与政府有关部门、居委会、社区组织与物业公司等进行联系与沟通,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共同组织参与社区环保相关活动,推进绿色社区建设。政府提升参与绿色社区建设力度,能够有效协调相关单位并解决环境问题;居委会对该社区的居民特征、社区资源等信息掌握齐全,居委会的领导者能有效带动社区居民参与其中;物业公司与社区组织的联合,能有效建设绿色社区硬、软件设施体系。除此之外,社工要积极促进社区—社区模式、社区—学校模式、社区—企业模式的形成,实现(本)社区与(其他)社区、学校、企业资源共享,充分调动社区内、外可利用资源,巩固分散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绿色社区建设。

2.社工挖掘资源

绿色社区建设不仅需要调动、整合已有资源,还要挖掘、发展新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充分挖掘人力资源,包括社区领袖的开发与培养。如发动一些退休的干部职工、社区志愿者、义工等,让居民自己思考社区存在问题的根源,从而引发他们产生改变现状的意愿、动机、信心和希望。最常见的模式是“社工+志愿者”和“社工+义工”[3]模式。此外,社工还需要引进社区以外的专业人才作为顾问参与绿色社区建设。当然,还有财力、物力的筹集,为绿色社区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资基础。

(二)社工主导社区教育

社工在社区环境教育中,对宣传绿色社区文化、指导社区居民掌握环保知识以及推动社区、学校和家庭进行联合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实现绿色社区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社工在社区教育中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推动绿色社区建设:

1.绿色社区文化的宣传

社工要做好宣传工作,动员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绿色社区建设的活动中,有效发挥社区居民“自管自治”的能力。第一,做好线下宣传活动。社工可以利用社区内环保宣传栏或橱窗,以及环保公益宣传广告牌的展示来宣传相关社区环保知识与技巧。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专家组织、开展相关的讲座、座谈会等,在宣传的同时提升社区居民的行动能力。比如,可以在重要节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我国植树节等,加大宣传强度,也可以在敏感时期——雾霾严重时期组织相关活动,增强宣传的时效性。第二,做好线上宣传活动。在信息时代,社会工作者在组织宣传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当下的新兴媒体,增加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可以通过当地媒体报道、微博账号宣传、微信公众号及社区论坛等互动平台,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知识水平,增强社区环保的文化氛围,调动居民参与绿色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2.居民环保知识的教育与行动的指导

社工作为服务的提供者,通过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能解决社区居民面临的问题,并满足其合理的需求。首先,社工通过个案工作的技巧与方法对社区居民进行个案会谈和家庭访问,以此来宣传绿色社区建设活动,这种“一对一”的知识教育与行为指导,能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环保相关的知识与技巧的掌握水平。其次,社工通过个案工作,发现“模范家庭”,可将其作为榜样公布于社区的公布栏中,并给予象征性的物质与精神奖励,以激励其他社区居民向其学习,从而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参与环保的积极性。最后,社工可依据居民的不同情况,将居民分成不同的小组,设定不同的目标。例如,我们针对环保知识不足的社区居民组成一个“教育小组”,帮助小组成员进行有关环保知识的培训或邀请专业的环保人员开展讲座式培训,还可邀请“模范家庭”代表人物开展交流会进行培训,提高组员环保意识与能力,促进绿色社区发展。针对闲暇时间较多的社区居民,组成不同的“志愿小组”,通过小组活动提升小组成员的潜能和社会责任意识,让其负责社区内环保宣传栏或橱窗,以及环保公益宣传广告牌的展示,为需要帮助的社区成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一些社区居民对环保表现出无能感,可将他们组建成一个“自助小组”,利用小组成员自己的资源作为支持,在沟通与互助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实现他们环保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进而解决社区环保问题。

3.社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联合

社工作为中间人将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环境教育”联动模式[7]。建设绿色社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而居民只有在具备环保意识的前提下,才有参与环保活动的可能性。因此,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环保知识讲座,举办社区环保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开展“环保知识竞赛”“社区环保我先行”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应重视家庭教育对社区环保的促进功能,家庭中父母的环保素养及环保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对子女产生影响,父母自身必须牢固树立绿色社区环保的意识,并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具体行动中,为孩子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

(三)社工完善绿色社区管理及监督体系

社工在绿色社区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管理者和政策影响人的作用,促进良好绿色社区建设管理体系与有效监督体系的建立。

1.建立健全的绿色社区管理体系

社工作为管理者,要对绿色社区建设的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与绿色社区建设的相关管理部门、组织及团体等进行协调、安排与管理,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率。社工通过资源链接与整合,实现各利益团体的联合,这种联合是一个基于政府、社区组织、企业、社区居民等共同参与绿色社区建设的柔性管理体系,它突破以往政府一元化主体格局,防止管理真空地带的生成,实现多中心参与格局[5]。除此之外,社工在引导各主体参与绿色社区建设的过程中,能将生态问题的防御与绿色社区的发展放到首位,实现“治”与“防”的统一,达到“治中促防”。

2.完善绿色社区监督体系

首先,社工作为政策影响人,通过倡导的方式影响政策制定者,推动政府建立绿色社区监督部门,制定关于公民参与绿色社区建设的法律规定,并监督这些法律规定落实到各个利益相关主体[8]。其次,社区居民作为绿色社区建设的行动主体,同样有监督绿色社区建设的权利,社工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居民成立志愿监督小组,促进并监督地方政府的生态管理,对绿色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不公平政策的实施进行监督。最后,发挥第三方组织的监督评估作用,以公平、公正的立场作为第三方组织进行监督,防止政府为了政绩而“应付”,针对绿色社区建设进行全面评估与监督,保证绿色社区建设落实,高效完成[9]。

[1]铁柏清,毛晓茜,秦普丰,等.浅析绿色社区创建措施:以长沙市芙蓉区国家级绿色社区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8):11-12.

[2]杨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社区”[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1):76.

[3]梁莹.绿色社区中的公民治理:绿色志愿者与社工的伙伴关系[J].江苏社会科学,2013(4):116,118.

[4]古小东.夏斌.绿色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究,2014(15):38.

[5]陈素萍.绿色社会组织的社会功能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南京市LS社会组织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社会学院,2012.

[6]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44.

[7]李久生,谢志仁.略论中国绿色社区建设[J].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3(6):34.

[8]唐欢.论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D].兰州:甘肃政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中心,2015.

[9]史玉成.论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律制度[D].上海: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2007.

Abstract: Green community is where a green lifestyle happens. It is a place where men and nature co-exist harmoniously and develop in a balanced manner. What China lack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communities are links between resources, the awareness and knowledge of gree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 good commun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an effective supervisory mechanism. Social workers can contribute to constructing green communities by participating in community resource mobiliza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Their services will help solve problems effectively to establish green communiti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words: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workers; construction of green communi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责任编校:舒阳晔)

OnSocialWorkers′ParticipationinGreenCommunityConstructionUndertheBackgroundofEco-Civilization

GUXiao-qi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China)

X321

A

1673-0712(2017)03-0043-04

2017-02-11.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微时代’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创新研究”(15A190)。

谷晓晴(1994—),女,河南安阳市人,湘潭大学哲学系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社区调解与社区矫正。

猜你喜欢
社工居民绿色
绿色低碳
青春社工
石器时代的居民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
高台居民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