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导师制下学生主流审美观的引导路径探究

2017-02-24 05:11马知辰
关键词:审美教育美育大学生

马知辰

摘 要: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来说,美育都通过一种怡人的形式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塑造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思政课堂的教学以及与学生的课下交流过程当中我们意识到现在的学生在中学时期由于重心都放在文化课上,在思想品德等德育方面的教育缺失严重,尤其是美育(包括审美价值观、审美素质的培养)。但是恰恰美育又是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和引导大学生正确三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就像一个水桶的短板一样,审美素养的缺失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已经造成了明显的细节性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凤姐、马诺、郭美美等人的追捧甚至效仿就是大学生审美观畸形进而导致人生价值观畸形的一个显著体现。

关键词:美育;大学生;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9.56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40-2

0 引言

在思政课堂的教学以及与学生的课下交流过程当中我们意识到现在学生在中学时期由于重心都放在文化课上,在思想品德等德育方面的教育缺失严重,尤其是美育(包括审美价值观、审美素质的培养)。但是恰恰美育又是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和引导大学生正确三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就像一个水桶的短板一样,审美素养的缺失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已经造成了明显的细节性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凤姐、马诺、郭美美等人的追捧甚至效仿就是大学生审美观畸形进而导致人生价值观畸形的一个显著体现。

为了响应当下国家对于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响应西安翻译学院对于“一主题双引擎”的转型发展的号召。对于三本高职院校的同学来说,成才不仅是在专业方面有所建树,术业有专攻,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更是能够做一名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的是能够促进个人的人格完善,三观的健全,综合素质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提升。而综合素质往往作为非智力因素影响个人专业技术水平的发挥,直接影响到个人将来的成才成功。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今年本校书院的成立和青年导师制的实行,为我们探索将美育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时机与平台,作为书院导师的一员,我们有义务、有机会深入到学生生活圈,和学生零距离接触互动,运用自己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审美价值观的困惑,从而帮助学生们端正三观,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1 思修课是一个最合适重点推广科学端正的审美价值观的平台

不论是理想还是关乎人生价值的主题,都会穿插案例进行教学。对于人才的培养注重德、智、体、美、劳。所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形象不能缺少美这一项。从学生的形象来说积极引导他们的审美方向,从本质上说明芙蓉姐姐、凤姐等以夸张形态获取公众关注度的商业炒作行为。这种以丑为美、以审丑为乐为推崇的社会潮流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帮助引导大学生的审美观趋于理性客观,不盲目追随、热捧和效仿。在本人所带的班级实施之后,效果较好,学生的认同感较之前有很大提升。

课堂上介绍反面案例的同时也一定会有正面案例的比较。彭丽媛、杨澜等众所周知的优雅女性才是最具审美价值的榜样。通过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例如,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随习近平出访各国的衣着搭配,领略优雅的气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极具中国特色的审美观。一方面呼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归属感,从另一个角度进行爱国教育。

当然,外表形态的优雅美只是审美其中一个分支,除此之外更重要的美是来自于内在。内心的美表现在外会与人善,与人和。面对美丑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在讲到这一类价值判断的时候,也有很多针对性的例子,反面的例子如郭美美、马诺等,他们曾经受人追捧,红极一时,可现在却是早已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也必定是能够涤荡社会上的这些污泥浊水,歪风邪气。同样,正面的案例也会同步分析,洪战辉、白芳礼等感人事例更是数不胜数。学生也在生动的案例教学当中感受着人性的美与丑。

2 积极参与实践,提升审美价值观

除了课堂实践活动,校园调查问卷也是一个能够直观反映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学生衣着品味的调查等来了解大学生基本的衣着品味。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衣着品味大致风格。调查结果显示:55%的学生比较偏向韩式着装风格,30%的学生偏向于日系、森系风格,10%的学生偏向于运动风格,5%的学生偏向于民族风格。同时还举办“十大校园不文明行为”征集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除了形象美,内在美也是构成完整人格的重要部分。

除了学校规定的思修教学任务之外,本人本年度还担任本校刚成立的书院导师。在本人看来,导师不仅仅是在学业上进行辅导,应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领域进行全方位的辅导。所以导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现实的学业导师,更在于思想意识形态的人生导师,灵魂导师。本学期主要的任务即在课外对学生生活当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同步辅导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学生答疑解惑。在为期三个月的班会生活当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展主题知识讲座、开班会,从各个主题深入研讨审美价值观等在学生当中的走向、趋势,了解学生不善于表达的内心。真正和学生从内心交朋友,跟学生达成共识。学生在审美方面的优势及特长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认同,对不完善的地方及时予以纠正和规范。如此事必躬亲才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做到想学生所想,真正成为学生的导师。为学生开辟一条新的成才之路保驾护航,帮助学积极、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

另外,在和学生的深入交流过程当中也能够反馈很多的信息给我们专职教师。专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做一位美的发掘者和传播者。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以及导师指导活动当中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生活当中的问题,给学生最需要的帮助而不是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传授给学生。所以学生接受之后的反馈是最能够说明问题的。本人也在上课之前就首先进行摸底,在完成指导之后和学生的私下交流当中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喜欢程度和偏好方面。学生私底下表示非常喜欢这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他们觉得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真正的一对一的答疑解惑。他们也非常愿意把心里对于一些事情的关心、担忧,甚至是恐惧告诉导师,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学生已经非常信任这样的导师角色。所以这样润物细无声的零距离接触方式能够赢得学生极大的好感。本人也在这个过程当中收获了很多学生朋友。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當中,笔者也发现了个别的问题,就是由于导师指导学生时间有限,学生的课业也较重,所以上课和班会的时间又很有限,如果在这有限的时间里面,让学生快速而深入地领悟指导的意义和内涵也是一个问题,而且在后续的追踪效果方面也有很多的困难。如何把指导常态化,日常化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学生的配合都是指导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

从本次导师活动推行以来,辐射面非常之广,参与多非常之深,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培养目标在第一阶段完成之后颇有成效。同时这样的活动思政课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为解决思政通识当下的瓶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形式。能够让思政教育工作回归本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每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上。还可使学生对思政教育有了更多、更新、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4 结论

和学生交流以及不断实践的过程当中,教师个人对于美学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也正在提高,同时这样的实践也为该院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改革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张应强,蒋华林.关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论认识[J].教育研究,2013(11).

[2] 张应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3(09).

[3] 王其光,李永华,尹金涛.“书院制”理念及其建筑空间原则[J].建筑与文化,2013(05).

[4] 甘阳.文明·国家·大学[J].读书,2012(03).

[5] 谷申杰,陈遇春.耶鲁大学住宿学院制对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启示[J].新西部(理论版),2012(04).

[6] S.Michael Evans,田阳.居学社区:具有凝聚力的学生居住社区之机遇[J].住区,2011(06).

[7] Robert OHara,田阳.美国高等教育和“学院制生活”[J].住区,2011(06).

[8] 庞尧.阿诺德·伯林特审美参与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9] 史建成.当代环境审美模式探究[D].中南大学,2013.

[10] 张馨尹.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思想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美育大学生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大学生之歌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美育教师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