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数学课堂实效

2017-02-25 13:02江苏省清浦中学连晓颖
数学大世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探究数学能力

江苏省清浦中学 连晓颖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数学课堂实效

江苏省清浦中学 连晓颖

高中数学学科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前进的节奏中,没有人能够将之归纳穷尽。因此,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时,我们的思维不能被禁锢,更不能照本宣科地为数学划定一个界线。教师们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将固有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更是要传递给学生一种数学的思维与方法,让大家能够独立地面对知识,探索知识,从而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从根本上指引学生走进探究数学奥秘的世界。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笔者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和训练,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此谈点粗浅认识,与同行分享。

一、运用问题引导,推动自主预习

一次完整的知识学习是从预习开始的。由于高中数学的学习节奏快,学习时间紧,很多学生已经逐渐舍弃了知识预习,这是不可取的。只有在开始正式学习之前预先感受知识,从感性上产生认知,并找出疑问所在,才能让接下来的学习有的放矢。因此,重视课前预习,并将自主学习的要求融入其中,是每位教师应当关注的。

例如,在对集合的内容开始正式教学之前,我先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在预习过程中试着将之解决:已知,集合M={a,b,c}中的三个元素是△ABC的三边长,那么,△ABC的形状可能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是等腰三角形?这个问题一提出,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关注兴趣:难道集合的知识与三角形之间还可以建立起联系吗?根据问题当中所给出的四种三角形类型,学生们想到,这应该需要研究集合当中三个元素的特征与关系。带着这样的疑问,大家开始着眼于集合部分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一些基本概念。学生们在问题引导下进行的自主预习,目标明确,过程顺畅,效果理想。

预习原本就是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学生的预习。我们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真正将预习落到实处,就必然需要我们教师的适当指导。自主预习的开展并不是口头上的要求,而是需要具体教学措施的保障,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预习的效果。在实际教学当中,作者经常会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在布置每一次预习任务时,都会向学生们提出一些与知识相关的问题,让大家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为预习活动指明方向,突出重点。

二、梯度设置提问,推动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这个知识学习的主体部分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锻炼与考验的关键环节。抓住了这个环节,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便可以事半功倍地强化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效水平。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们在课堂知识探究中自主开展呢?以梯度形式设置提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例如,在对数列的知识进行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来引导学生们逐步深入自主探究: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是Sn,且a1的值为1,a2的值为6,a3的值为11,并满足关系(5n-8)Sn+1-(5n+2) Sn=An+B,其中,n=1,2,3,…,A、B均为常数。(1)A和B的值分别是多少?(2)求证:数列{an}是一个等差数列。(3)求证:不等式对于任意的正整数m、n均成立。这三个问题的排列组合,从内容难度和思维深度上,都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梯度。学生们在逐个解答这几个问题的同时,思维已经很自然地随之实现了深入。整个问题解答过程都是由学生们自主完成的,对于数列知识的探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高效完成的。如果教师们能够更多地为学生们设计这样的练习题目,将会很好地完善学生们的知识探究方式,让大家不再畏惧这种知识的深入思考,并在自主探究中显著强化自己的数学掌控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任由学生如盲人摸象般发展,需要我们教师经过精心设计,这样才能不断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本领高效提升。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时机,巧妙渗透。当我们将课堂提问以梯度的形式设置出来以后,便是在无形当中为学生们搭建好了一个思维逐步深化的路径。这时,无需教师过多的语言渲染,只需要让学生们走进这样的问题思考,就能够让大家积极自主地展开探究,让整个学习过程更加高效。

三、强化课后实践,推动自主应用

当然,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体现于课堂学习当中,在课后的巩固与深化里体现得更加明显。如果能够让学生们在接受新知之后,以自己的力量继续展开应用与探索,才可以说是将大家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培养起来了。

例如,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灵活地掌握排列组合的知识内容,我特意为大家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现有8种医疗用品要在仓库中存放。其中有些用品如果放在一起保存很容易发生危险。为了确定合理的物品存放方式,管理人员将这8种用品分别以四棱锥的8条棱来表示,且具有公共点的两条棱所表示的物品是不可以放在一起的。那么,如果要将这8种物品分别存放在1、2、3、4这四个仓库中,一共可以确定多少种安全存放的方案?这个问题的设计十分新颖。一方面,它将排列组合的知识内容很好地投放到了实际生活当中,另一方面,还将之与立体几何的内容相联系,实现了知识应用效果的双赢。对于这道有趣的问题,学生们的思考热情很高,无需教师的过多干预,大家便在自己的力量下开始思考了。这样的实践多了,学生们形成自主应用能力也就不难了。

课后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高效课堂的补充,同时,课后延伸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本领,强化课后实践,是延续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理想方式。将理论知识及时反映在生活实践当中,是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的途径,更是推动学生自主深化理解的巧妙方法。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数学知识探究的价值不可小觑,更是高中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所在。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们便握住了一根高效学习的“鱼竿”,无需过多依赖教师的帮助,也可以妥善应对知识学习。随着高中数学知识内容的不断灵活拓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价值与作用也愈发凸显出来了。当学生们具备了独立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之后,知识的变化也就不是问题了。

猜你喜欢
探究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