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课堂,回归简约

2017-02-25 13:02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胡兰兰
数学大世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条形统计表统计图

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 胡兰兰

本真课堂,回归简约

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 胡兰兰

新课改倡导课堂模式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变化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这一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繁华”的弊端。文章从这个实际出发,论述小学课堂应回归本真,构建简约高效、真实感受的本真课堂的几点实践体会。

小学数学;简约;本真

“本真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彰显数学本质、追求简约高效、拒绝形式主义、追求实效的课堂。然而随着课改的推进和深入,各种弊端不断彰显:追求课堂的繁华和热闹,过度重视课堂“活”的形式,过度注重学生的“手动”和“口动”,而忽视学生的“心动”,忽略数学的思维品质,同时,学生的“动”有时乱而无序,教师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缺乏有效的调控……基于此,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呼唤本真课堂的回归,呼唤原汁原味的数学课堂的构建。

一、脱掉繁华的外套,追求朴素美

多媒体的使用的确有“图文并茂”之感,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增强直观性和生动性之效。但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如果都用多媒体,学生也会产生疲劳之感,有追求形式、注重“新、奇、趣”之嫌。因此,脱掉臃肿的外衣、舍弃表面的繁华,让本真回位,成为新课改下的另一种改革方式——追求朴素、简约、实效,时不可待。

如《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的教学时,教师用多媒体呈现了一个“条形统计图”的图片(四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比赛的统计,包括跳绳、踢毽子和打乒乓球三项),单刀直入地进入课堂的主题——聪明的小朋友,你看出来这是什么图形了吗?你还看出哪些信息了?学生们发言后,教师指出:这个图形是条形统计图,是统计图的一种,以后还会学到饼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等。

紧接着,用多媒体展示一张表格——某一个班级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的统计表,提出:这张表格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呢?稍一停顿,条形统计图就在老师手动点击鼠标的一刹那跃然于大屏幕之上……显然,这样的课堂注重多媒体的使用,但没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合作学习的平台,将数学思维、实践活动等在华丽的外套下被掩藏了起来。

如果这节课在课之伊始,将四年级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比赛的条形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是学习的重点,鲜明的线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究的欲望。然后,教师停下“电影”的播放,不断点击课件,给学生自学的时间、自主探讨的机会,并提出自学的要求——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解答、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再告之自学内容——阅读教材并探究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条形统计图中的每一格的高度表示几个人?根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还能知道哪些信息?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也给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提供了机会,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才真正会学、乐学。

二、走出形式,追求有效

新科改下,课堂的“活”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但“活”而“有效”才是课堂改革的宗旨。教师们过度追求形式的表现,除了多媒体的“多多益善”,还有一个误区——小组合作的开展,认为小组合作也是互动课堂的一个标准,于是,一节课几次学生的“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在学生合作的背后更彰显了合作的“臃肿性”,有时不乏多余和形式之嫌。

如教学《垂线与平行线》时,一个执教老师在课堂之初,提出一个“实践性”、“操作性”的问题:以一个点为端点,画两条射线,应该怎么画?给2-3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画出来。可想而知,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画射线不是难事,让学生讨论画的方法更是“画蛇添足”。

因此,小组合作的开展也应该注意实效性,不是随意的一个问题就需要讨论一番,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合作的无聊、无用,再开展,效果也会不尽人意,导致事与愿违。

三、删繁就简,追求高效

数学教学应体现知识的再现、思想的彰显、思维的发展。教师应立足数学教学的这些基本要求,在注重课堂“活”的同时,注重“活”的方式的多样化,应体现学生真正动起来。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的“堵塞”,大量的信息资源的利用,导致课堂上学生应接不暇,大量的音频、图象左右了学生思维的创新……如果教师拒绝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一味按部就班地按教材教学,成为“讲教材”、翻译教材的“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也会出现因灌输和接受而引起“消化不良”。因此,教师应既注重多媒体信息化的使用,也不扬弃传统教学,能适当取舍,删繁就简,这样的课才会有效和高效。

例如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如果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媒体,除了增加教学的信息量的优点外,别的优势彰显不出来,如情境的创设、声音图象融一体等都没有任何意义,只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删繁就简有必要,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意义。

如呈现两个例题:37-25+46=()+()=();36×6÷9=()÷()=()。先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试着计算,再提出思考性的问题:想一想,通过做这两道题,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总结:算式里只有加减或者乘除,计算从左往右计算。

继而教师再出示一个例题:675+252÷12,之后,让学生想一想是否还是从左往右计算?如果不是,该怎么计算?

无疑,在这样的课堂上,从计算到计算的方法再到运算的思想都有效渗透了,学生在“做种思”、“思中做”,既发展能力,也形成了数学思考的习惯。

追求朴素、简约、高效是本真课堂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效课堂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站在课堂改革的前沿,勇于改革课堂模式,但同时也应该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力避形式主义的上演,追求本真,让学生在宁静的数学课堂上放飞思维,在“活”的课堂上展现自我,从而让课堂返璞归真,走向高效。

[1]臧莺.小学数学实施本真课堂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5(3).

[2]侯俊东.数学教育的“本真”探寻[J].小学科学:教师,2011(12).

猜你喜欢
条形统计表统计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条形铁皮自动折边机构设计
各式各样的条形统计图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神奇的统计表
某沿海电厂全封闭条形煤场和圆形煤场的技术和经济性比较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