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趣味性设计

2017-02-25 15:51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九华小学许桂华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单导学课堂练习趣味性

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九华小学 许桂华

探究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趣味性设计

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九华小学 许桂华

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科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练习尤为重要,在传统的数学练习中,通常都是采用做习题的形式进行的,这种方法降低了学生联系的积极性。在本文的分析中,笔者结合活动单导学的模式来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联系的趣味性设计,以此来发挥活动单导学模式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基础。

活动单导学;课堂练习;趣味性

新课改要求: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活动单导学模式正可以结合此要求,将学生作为发展的根本机制,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主体性和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数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特征,对于小学生而言,受其年龄和接受能力的限制,因此在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通过活动单导学的模式正可以让本身枯燥的数学课堂练习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转变传统数学课堂单一的练习模式,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有效性。

一、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趣味性的设计案例

1.案例1:平面图形面积之“直尺训练法”

在平面图形的练习上,可以将活动设计为“小组活动”的形式,其中,小组中讨论的内容作为“活动单”。在案例中,可以将学生用的多功能直尺作为道具,设计问题:“根据多功能直尺中的图形,你可以设计出哪些问题?”将此问题描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最终统一说明结果。

如:小组1:通过多功能直尺可以推导出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

小组2:利用平面图形的公式还可以进行联想,计算其他图形的面积等等。

在导学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善于引导学生积极的发展,并且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整理,做出点评,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及时的辅导,例如:“在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发现了同学们对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掌握比较全面,但是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老师对这项问题进行补充。”

通过多功能直尺这种学生身边的物体作为案例,可让学生更好的练习课程中的内容,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2.案例2:乘法规律计算之“找朋友”

在乘法规律计算的课堂上,可以将活动设计为“找朋友”的形式。学生活动的过程和内容作为“活动单”。例如,我们以1、100、1000三个整数作为最终结果,派遣一名学生作为“4”,让学生随机扮演其他数字,让扮演“4”数字的学生快速地找到扮演其他熟悉的学生,二者相乘的最终结果要等于“1、100或1000”。在扮演其他数值的学生中,“25、250、0.25、2.5”等“学生”都会成为“4”找到的朋友。在学生的轮换中,还可以将“8”作为扮演数字,通过寻找“125、12.5、0.125、1.25”等数字来完成活动。

在此过程中,可以极大程度地营造课堂的气氛,学生在一片欢笑中通过“找朋友”的形式发现了乘法的计算规律,在增加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趣味性的基础上,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增进学生的感情。

二、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课堂练习趣味性设计的要点

1.教师起到主导作用

虽然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宗旨是“活动单”,是要以活动的形式来将学生作为主体,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独立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仍存在着不足。因此,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趣味性的设计,还是要注重“导学”的作用,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趣味性的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无论是在活动的组织,活动单的设计,活动后的评价上,都需要起到指导、监督和修正的作用。同时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课程的难点和重点,发挥活动单导学模式的优势,在提升课堂练习趣味性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起到教学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活动单导学模式之所以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正是因为其本身颠覆了传统课堂中的教学关系,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同时提升了学生在练习中的趣味性,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正应该要结合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特征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这个习惯主要包括学生的合作习惯、主动学习习惯和交流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都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以交流习惯为例,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趣味性设计下,交流习惯的培养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在设计活动后,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之间在交流的过程中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交流习惯,还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

3.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趣味性设计下,活动单导学模式是教学模式,而“趣味性”才是设计主题。因此,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趣味性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趣味性的展现。例如,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去超市”的活动单:可乐4元,面包2元,鸡腿7元等商品,学生有50元来购买商品,如何对商品进行搭配可以满足多人的口味等;在长方体正方体的课程中,可以设计“家电制作”的活动单,给出数值,让学生通过计算的形式来制作冰箱、电视、微波炉等家电,在休闲学生的同时还满足了课堂练习的需求。通过这种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趣味性设计,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首先结合了活动单导学模式的特征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对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趣味性提升的案例进行了设计,其次归纳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课堂练习趣味性设计的要点,主要为: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总而言之,小学作为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课堂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步骤,因此要结合活动单导学模式对小学数学课堂的练习进行趣味性设计,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有效性。

[1]洪建林,张海东.“活动单导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03).

[2]季梅.对“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学低年级课堂讨论方式的思考[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3(07).

[3]与爱丽.“活动单导学”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01).

猜你喜欢
单导学课堂练习趣味性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思路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活动单导学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评价
优化课堂练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关于“活动单导学”模式的事件与思考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