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基层校长如何走好群众路线

2017-02-25 22:10王新平
中小学校长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件精神教育方针校长

◎ 王新平

新常态下基层校长如何走好群众路线

◎ 王新平

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师生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新形势下,中小学校长要善于理解并运用好群众路线这一最大政治优势与工作法宝,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师生至上,坚持“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的群众路线,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促进学校健康、和谐、持续发展。

一、吃透“上情”

所谓吃透“上情”,就是要明确任务,把握方向,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好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与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决策、部署都是集中各地意见与经验,经过反复提炼、论证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科学性与指导性,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工作前进的方向。新常态下,好校长必须准确理解与把握好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吃透上级文件精神。

认真研读上级文件精神的内容,切忌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校长要沉下心、耐得住性子、坐得住凳子,把上级文件原原本本地读几遍,把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回味几次,把自己的会议记录反复看几次,真正把上级文件精神读懂、弄准、理解透。不要心浮气躁地处理上级文件,看文件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参加会议心不在焉,思想上开小差。到了实际工作中却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

深刻领悟上级文件精神的深意,切忌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理解透上级文件精神的深意,要将当前所处的教育形势结合起来,弄懂上级出台文件传达精神的重大意义,理解上级下发文件的必要性与深远性,自觉把思想统一到上级文件精神上来。不要断章取义,对文件精神随意解释、片面理解,不能完全吃透上级文件精神。

准确把握上级文件精神的实质,切忌咬文嚼字、照本宣科。上级文件、指示下达后,要迅速把握文件的精神实质,把文件“吃透”,这是正确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把上级的精神理解了、领会了、掌握了,贯彻起来才能抓得住要领、把握得住方向,工作上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抓落实时才能会结合、有创造。

二、摸准“下情”

基层一线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各级主管部门决策、部署的前沿阵地,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与支撑点。校长一定要摸透情况,才能更好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上级要求,更好为师生服务。对“下情”的掌握程度,决定谋事的质量与水平。“家底不清,累死三军”,这就要求校长要准确掌握“下情”。

深入一线察实情。习总书记要求省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市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县委书记要跑遍所有的村,就是要求干部必须吃透基层情况。校长只有常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听课,才能看得见真实情况,决策才不会跑偏。不要闭关练功,对外面的教育形势不了解,教育形势已发生变化,还用老一套处理问题,导致解决不了问题;不要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对师生需要的、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然不知,出台的计划、方案、措施与师生的企盼不切合,不仅无法推进,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还伤害广大师生的心。

辨别真假听虚实。深入一线还要戴上“火眼金睛”,要辨别所看到的事物的真实性、代表性与广泛性;要真诚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分辨出其中的准确性、正确性与个别性。要带着过滤器看问题,把水分过滤掉,看得到最后的实在货,真正把一线情况掌握准。这样才有利于把上级党委政府与主管部门的声音传下去,把师生的意愿与呼声摸上来,把广大师生的力量凝聚起来。

三、搞好结合

吃透上情、摸透下情后,关键还要做好上下结合这篇文章。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文件指示精神,是对每个校长的基本政治要求。但同时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迥异,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实际,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上级文件精神、开展各项工作的时侯,不可能千篇一律和模式化,只有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特色等原则,创造性开展工作,才能把上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因此,做好“上情”与“下情”结合显得非常重要。对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文件精神,既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墨守成规,上下一般粗,城乡一个样,也不能各行其是、各取所需,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欺上瞒下。必须找准“上情”和“下情”的对接点与突破口,把上级文件精神同本地、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对结得好,工作就有创新,就能干出成绩,就能体现水平。比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先后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并相继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具体到每个学校该如何抓、从哪里突破、确定怎样的思路、选择怎样的模式,并无现成答案,需要研究上级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本校实情,针对新课程改革起点有先有后、进程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方式有同有异的实情,严格遵循推进新课改的原则要求,加强分类、分层、分级指导,不搞“一刀切”,不用行政命令强行教师推广单一的教学模式,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不定超越阶段的目标,不做违背师生、家长意愿的事,从而确保课程改革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校长要善于吃透“上情”、摸准“下情”,并用辩证思维把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和向师生负责统一起来。唯如此,才能坚定不移地走好群众路线,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生命力和战斗力。

(作者:河南省沈丘县纸店镇第一初级中学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严加红]

校长悟道

遇到问题,光讲道理、追责都毫无意义,很多时候就是要把关键点放在如何“切实可行地去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毫无价值地对是是非非进行争执或归因分析。当问题出现时,我们不能围着问题跳舞,而需要钻入问题的中心,揪出引发问题的那个“妖怪”,从而使问题离我们远去。

——林卫民 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

G47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949(2017)08-0035-02

猜你喜欢
文件精神教育方针校长
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必修课”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学习贯彻两办文件精神 深化“三农”媒体融合发展
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三重维度1——重温抗大教育方针的启示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
一种特色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与讨论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荔波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州纪委文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