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2017-02-25 23:10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洪桥镇七小
数学大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热点问题创设教材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洪桥镇七小 刘 淼

试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洪桥镇七小 刘 淼

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分热点问题,比如复习和情境创设之间的关系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问题,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解题方法的优化问题。希望通过以下研究,能给予广大教师一定的启发。

小学数学;热点问题;教学策略

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出现了不少热点问题,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找到各项问题针对性的处理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策略。因此,本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热点问题所展开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复习和情境创设之间的关系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是复习和情境创设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联系。有的人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必须先进行情境创设,之后再进行课程内容的导入。而实际上,数学课程的复习铺垫,可以帮助学生回忆起已学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更加高效地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首先,教师要明确地找到复习和情境创设的目标,掌握这两种教学方式的途径。课前复习有利于学生激发对已学知识的记忆,为新知识的吸收与消化打好基础。而情境创设则是为了打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赋予知识一定的意义。所以,学生既能在情境中进行学习,也能在情境中获取新的知识内容。复习和创设情境之间应该存在相互包含的关系,它们既有交集,也有各自独立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复习和情境创设结合起来。

例如,在学到“整百数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哪些乘法呢?”学生会回答诸如3×3=9,60×2=120,12×6=72之类的。这时教师再展示情境示范图,图上有两位同学在400米一圈的操场上跑步,其中一位跑了2圈,另一位跑了3圈,此时再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以此提高学生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问题

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些疑问。首先,学生在进行计算时,通常不需要计算器或小棒之类的道具就能直接说出答案。例如30+45,学生可以口算出结果为75,那此时是否还需要实践操作,便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比如讲到13-9时,教师询问学生:“这题该如何计算呢?”并让学生拿出小棒,先摆出13根,再拿掉9根,看看最后剩下几根。最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得出的答案是多少呢?”而这样的实践操作目的何在?究竟能否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计算过程,也是一个问题。

实际上,实践操作的根本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突破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进行实践操作需要协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原理,进而获得正确答案。对于第一个问题而言,学生凭借经验直接算出答案是很正常的,但如何知晓答案是否正确,就需要以实践来检测。对于第二个问题,可以看出教师十分关注实践的过程,希望教给学生实践方法,但是这样的方式却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先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再回顾实践的过程,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进而强化学生的理解。

三、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学生想出的解题方法会和教材有所差异。比如,计算33-8这道题,教材所提供的方法如下:(1)10-8=2,23+2=25;(2)13-8=5,20+5=25。而有的学生采用的方法是:(3)33-3=30,30-5=25;(4)10-8=2,2+3=5,20+5=25。这时,教师应当遵循教材的方法还是应当尊重学生的方法,也是一个问题。教师应当明确,教材是教学的工具和材料,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教材是由许多专家和优秀教师编写出来的,具有一定权威性。然而学生具有个性化特点,其学习情况千差万别,单凭教材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所以,如果遇到学生的方法和教材不一致的情况,教师应当正确看待,思考学生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再结合教材所给的方法进行客观的对比和补充,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针对上述例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首先,方法(4)与方法(1)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方法(3)和方法(1)、(2)都有所不同,可以作为知识的补充。但是,方法(3)看似简单,为什么教材却没有列出?教师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把一道减法题变为两次连减,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可能具有一定难度。以这样的方式思考问题,就能把握好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四、解题方法的优化问题

比如,针对15-8这一题,教材中提到了3种解法:(1)15-5=10,10-3=7;(2)10-8=2,2+5=7;(3)8+7=15,15-8=7。当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计算时,有的学生会将3种策略搞混,难以选出最基本的方法。对此,教师应当知道,多元化的解题方法对学生而言是很有好处的,但怎样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便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优化解题方法,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掌握最基本、最简便的解题策略。对于基础较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掌握3种解题方法,而对于其余学生,只要其掌握1到2种即可。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不少热点问题,需要广大教师仔细探究并予以解决。教师应当把握好复习和情境创设之间的关系,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把教材和学生联系起来,同时对解题方法进行优化,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1]余夕凯,刘娟娟.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01):55-58+124.

[2]闵士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J].快乐阅读,2016(18):73.

[3]林良科.分析小学数学新课改热点问题审视[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07):137.

猜你喜欢
热点问题创设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空间几何体中的热点问题聚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常见热点问题及应对
2009年地理备考应关注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