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2017-02-25 23:10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胡甜甜
数学大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新教材课堂气氛动手

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胡甜甜

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胡甜甜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如何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变?如何运用合作式手段进行教学?如何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大脑的功能由单纯的“仓库”变成知识的“加工场”?如果这些问题能得以解决,我们就会实现有效教学,达到课堂教学高效性。

数学课堂;宽松民主;培养兴趣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也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课堂变成充满活力、趣味无穷的乐园,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美,追求数学美。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听”会的,而是“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问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丏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1.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就能让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2.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4.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出发,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猜你喜欢
新教材课堂气氛动手
我也来动手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动手演示找错因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