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碰撞,智慧飞扬
——记一次数学教研组公开课

2017-02-25 23:10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彭建国
数学大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圆柱长方体语言表达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彭建国

语言碰撞,智慧飞扬
——记一次数学教研组公开课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崔桥小学 彭建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才有利于发展其思维能力,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说数学,然而当前大部分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弱。通过观摩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笔者总结了现在课堂的一些典型特征,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数学语言;课堂表达;数学教学

一、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现状

很多数学教师以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老师的事情,数学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记住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的基础上,会计算和解决数学问题就足够了,所以在数学课堂上,随时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1)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明明知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过程,但总是不知道该如何规范地、有条不紊地讲述自己的解题步骤,导致同学们都听不懂他在讲什么;(2)在做作业时,经常因为关键步骤得表达不到位,导致题目的最终答案是正确的,但中间的过程是错误的;(3)出现“一讲就会,一做就错,一过就忘”的现象……

我校是一所远离城区的农村学校,85%的孩子来自于外地,由于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本身就比较弱。而数学老师大多数只注重学生答题的正确率,而忽视了学生在头脑中对题目分析思考,最终把解题思路清晰地表达出来的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地做与练,结果把数学教“死”了。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创设浓厚的表达氛围,使学生想说,敢说

1.营造氛围,享受话语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执教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多了1/6,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绝大多数的学生列式为24+24×1/6。这时一个同学举手说:“老师,还可以这么做:24×(1+1/6)。”这时老师故意装作不理解的样子说:“同学,你能详细地给老师讲一讲吗?老师有点笨,还没有理解你的算法。”

2.教师的语言要起到示范作用

在培养孩子“说数学”的过程中当然离不开教师的引领与指导,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示范作用。如在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有学生说:“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乘以2。”老师立即指出了学生的表达不当之处,明确应该是“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的和乘以2”。

3.教师要善于等待,舍得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花时间,教师的语言也要有启发性、赏识性、激励性

在今天的课堂中,董老师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倾听,适时予以表扬肯定。我听得最多的是:“说得好!继续说下去”;“不要急,慢慢说”;“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说得真好,太好了,了不起”;“我非常欣赏你的做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好吗”;“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谈谈你的看法”等等。

(二)传授方法,指导学生说的技巧,使学生乐说,善说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不仅能认真听老师讲话,而且还能细心听课堂上其余同学的发言,同时要在听后作出思考,即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因此我们要提供给学生一些发言的技巧,比如“我讲的你们听懂了吗”;“你学会了吗”;“我有补充”;“我不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是……”等。

2.教师要对学生的说做出明确要求

新课程对数学语言的要求是:学生把数学语言说得完整、准确、简洁和有条理。

(1)声音洪亮: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互动,训练学生大胆发言,特别是声音宏亮,有精神!包括课开始时的“起立,老师好!”每节课反复进行训练。

(2)完整性:训练时要求学生先想后说,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比如“先独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可以先算_____。”

(3)准确性:无论是下定义还是做判断,都要求用词准确、严谨,不能有一点的偏差。

(4)条理性:无论是形成概念推导公式还是归纳法则,都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要想增强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同样如此,因为只有学生学会了判断和推理,才能做到有条理有根据地去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做到有理有据。

3.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说的训练

老师在不同课型中对于说的培养的侧重不同,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条理性。因此,老师不但要随时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说的培养,而且不同的课型对于说的培养的侧重点也要不同。

(1)概念教学:要重视让学生说出本质。在概念教学中让学生不但能说出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的具体内容,更要说出概念关键词句, 还要求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概念,而对于近似概念,则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共同点与内在联系,还要说出这类概念的混淆之处。

(2)计算教学:算理是关键,算理是核心,算理是否掌握决定着学生以后对同类题的迁移与理解。现在部分数学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认为学生只要会机械地计算,会答题即可。在进行计算教学时,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比如在交流答案时,可以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以后再做这类题时要注意什么……

(3)几何图形的教学:几何图形相对抽象,但是无论是长方形、正方形,还是长方体、正方体,抑或是圆柱和圆锥,在新课的伊始都是从认识其特征出发的,此时的课堂应该让学生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通过热烈地讨论、广泛地交流说出其特征,而不是老师简单地“告诉”。面积或体积公式的教学同样如此,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口述公式的推导过程,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空间的探索欲望,抓住契机发展说的能力。比如在圆柱体积公式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动画演示让学生说出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把圆柱平均分成若干份,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1]颜莉.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说”的训练[J].课堂艺术,2013(1).

[2]朱方廷.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原因和对策[J].教育教学研究,2011(14) .

[3]余友梅.关注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J].数学大世界,2012(12).

猜你喜欢
圆柱长方体语言表达
圆柱的体积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抓不变量巧解题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