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①

2017-02-26 12:59殷文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舒适度病情住院

徐 葵,殷文娟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①

徐 葵,殷文娟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应用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05~2016-06诊治的10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舒适组(51例)与常规组(5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基础护理措施,给予舒适组患者舒适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住院花费、舒适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舒适组住院时长及住院花费均少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舒适组患者舒适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舒适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显著,病人康复进程缩短,住院花费变少,住院期间舒适度良好,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

舒适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效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系列感染统称,俗称“感冒”,急性炎症部位包含喉部、咽部、鼻腔、支气管等,此病发病率高,临床极为常见,无好发年龄段,小儿、老人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发病率略高[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由病毒感染导致,具备传染性,严重者还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发病后需第一时间治疗。现代医学实践证明治疗同时配合周到的护理更能进一步夯实临床疗效,加快病人康复,本文旨在分析舒适护理应用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效果,特收集我院2015-05~2016-06诊治的10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05~2016-06诊治的10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男55例,女46例,年龄5~62岁,平均(33.5±5.6)岁;病程1~5d,平均(3.0±0.8)d。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主要表现症状及特点有发病急、发热、畏寒、肌肉酸痛、部分伴随有恶心呕吐等。根据临床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舒适组(51例)与常规组(50例),舒适组中男26例,女25例,平均年龄(33.4±5.5)岁,平均病程(2.8±1.0)d;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3.6±5.2)岁,平均病程(2.9±1.1)d。两组患者多项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以对症治疗为基础,常规组患者应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础临床护理,包括用药指导、体温检监察、室内通风等措施,舒适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其中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1)心理干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有鼻塞、发热等典型症状,患者因此可能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多和患者说说话,加强护患之间沟通,详细讲解病情发生原因、有效治疗方法、康复过程注意事项等,一方面改善或打消患者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强化临床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加快病情康复。(2)舒适环境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易传染,因此环境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应给予患者安静、清洁的室内环境,湿度控制在50%~60%;温度22~26℃,实时做好湿度温度调整,到人体舒适度为最佳[2]。(3)病情监察及发热护理,该病情发病急,进展快,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监察患者多想生命体征,其中特别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孩更应注意。高热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典型症状,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先采用温水擦浴、冰敷等物理降温法来进行降温处理,效果不佳情况下应告知医生给药降温治疗。一些病例腋窝、额头温度较高,其他身体部位冰凉,符合这种状况的患者中尤其是小儿,要特别预防高热惊厥症的出现,降温不易过快,过程中时刻监察病人病情变化,积极控制体温到38℃以下,避免惊厥症发生。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体温骤降、四肢冷、大汗淋漓等症状时需及时上报医生进行处理。(4)用药护理,严格按照医嘱给药,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护士应注意滴速的控制,当病人出现呕吐、面色苍白、恶心等不良反应是,应立即停药告知医生处理。(5)饮食干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咽喉不适,应多吃易消化、易进食、高蛋白、清淡、高热量的温和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注意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即能辅助降温,又能预防便秘[3]。

1.3 观察指标

(1)住院时长;(2)住院费用;(3)住院期间舒适度评分,采用Kolcaba舒适度状态量表评分标准进行,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舒适度越好;(4)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长及住院花费对比

舒适组患者住院时长平均为(3.11±1.07)d,常规组为(4.45±1.88)d;舒适组患者住院费用平均为(126.62±45.66)元,常规组为(209.22±68.00)元,数据分析两项指标舒适组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

2.2 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对比

干预前组间患者Kolcab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舒适组患者Kolcaba评分为(91.33±11.25),常规组为(71.82±12.58),数据分析舒适组患者舒适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舒适组护理满意度为98.0%(50/51),常规组为80.0%(40/50),数据分析得知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包含主要疾病类型有急性咽喉炎、鼻炎、急性扁桃体炎、疱症性咽峡炎、支气管炎等,感染集中在眼鼻喉、支气管区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统乃至机体的重要门户,感染后需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治疗及护理措施,这对阻断病情进展、加快疾病恢复、降低深呼吸系统疾病发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除了采用积极对症治疗措施,同时还应配合周到精细的护理,这样能有效降低病情对机体的损害程度,比如高热症可能损伤患者脑部而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中耳炎等并发症,研究发现细心周到的舒适护理能辅助降温,进而避免了惊厥、脑损伤等严重不良现象的出现,因此可以说护理在临床疾病恢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舒适组患者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组(P<0.05),舒适组患者舒适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另外舒适组患者对应的护理满意度亦更优(P<0.05),因此说明舒适护理应用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效果明显,同常规护理相比,患者病情恢复快、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少、住院治疗期间舒适度强,显著提升了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总体来说舒适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苏小琴,邓芳菊,欧阳文姝,等.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8):120-121

[2]廖根英,刘丽华.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419-4420

[3]王玉婷.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731-732

[4]陈晓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5,(5):67-68

[5]陈婉.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959

徐葵(196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本科,副主任护师。

殷文娟(197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学士,副主任护师。E-mail:ywjybb@163.com。

R473.5

B

1008-0104(2017)04-0175-01

2017-02-18)

猜你喜欢
舒适度病情住院
妈妈住院了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