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土地资源”图表教学建议(湘教版)

2017-02-27 18:01郇丽娟
地理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林地读图耕地

郇丽娟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材内容由“人多地少、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明显、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四部分构成,对应课标要求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本节具体教学目标可设定为: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增强对我国土地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对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审美情趣,增强爱国情感;运用数据图表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构成特点;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分布图,认识主要土地类型的分布,探索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土地资源分布的影响;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和发展问题,初步认识土地资源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结合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教材图表承载了完成教学目标的大部分任务,科学分析和利用图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本节图表教学分析建议如下。

一、全面解读教材图像系统

本节教材图像系统由10幅图构成,关联相关问题,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思路(如表1)。但也有不完善之处,如图3-12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与图3-13中国耕地的分布、图3-14中国林地的分布、图3-15中国草地的分布在内容上有重复;再如,通过读图3-12学生知道土地资源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其它用地等类型以及这些类型的土地资源在全国的分布状况,但是对各类土地资源的面积大小、所占比重大小,无法获取准确信息,如果在此处增加一个我国土地类型构成图,就能更全面地分析我国土地类型结构的特点。

二、优化整合地理图表资源

1.用景观图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补充耕地、林地、草地、沙漠、戈壁、雪山等景观的图片或视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认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理解土地对人类的重要性,引出学习问题:我国有哪些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如何?怎样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用统计图分析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根据教材提供的统计图(图3-10、图3-11),增加相关的统计图表(如图1世界土地面积、图2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可以直观形象地得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读图3-10印度、美国、中国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面积比较(2008)和图1世界国土面积top10, 从图中可以直接获取的信息有:从耕地总量看美国最多,印度多于中国;从人均耕地面积看美国第一、印度第二、中国第三;从陆地总面积看中国和美国差不多,印度最小。根据获取的信息,进一步分析问题“中国与美国陆地面积差不多,为什么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印度人口众多,但陆地面积不足中国的1/3,为什么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都多于中国?”认识我国国土面积虽然广大,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耕地资源并不丰富,人均量更少。读图3-11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与世界人均数的比较,计算出中国人均草地只占世界人均数的60%,中国人均林地只占世界人均数的25%,更深刻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国情特点——人多地少。

读图2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依次提出问题:①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是多少?②评价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优缺点。可以发现我国土地类型齐全,便于农业多种经营;比例最大的是草地,耕地只有12.68%,难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雪山所占比重特别大。总结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构成特点: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各类型土地资源中耕地、林地比例较少,荒漠、石山、永久冰雪地等难利用的土地比例大,各类型比例不尽合理,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很大。

3.用分布图表掌握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

读图3-13中国耕地的分布,结合图2-8中国地形分布和图2-30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或图2-27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分析出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零散。东部的耕地以秦岭—淮河为界,又有南北方差异。

同样读图3-14中国林地的分布图、图3-15中国草地的分布图,结合地形气候知识分析林地和草地的分布,指导学生完成表2。

4.用漫画归纳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不当,或者遭到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能够感受到这种危害,并举出相关事例,可以用漫画形式进行归类。如图3反映土地荒漠化问题,很幽默的表达却引人深思;再如图4反映林地遭到破坏的情况,图5反映超載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也可鼓励学生课余时间收集或创造这类漫画,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学习,关注环境、资源问题的生活态度,做有责任心的地球公民。

5.用情景图对比理解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读图3-18和图3-19比较当地土地资源整理前后的情景变化,理解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能够使土地资源产生更大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可以结合生活环境周边的土地景观变化的图片、视频资料加以理解,还可以西部治理沙漠化为例,通过前后景观的变化深刻理解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土地资源对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和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长远意义,引导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保护环境、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林地读图耕地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Summer Is Coming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我国首次将耕地分等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