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2017-02-27 00:09王一雄谢文钦颜景佳周建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病程观察临床疗效

王一雄 谢文钦 颜景佳 周建英

【摘要】 目的:分析脉冲射频治疗不同病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病程的不同分为研究1组(34例,病程小于6个月)、研究2组(30例,病程为6个月~1年)、研究3组(30例,病程超过1年),均对三组患者实施脉冲射频治疗。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1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研究2组和研究3组(P<0.05),研究2组患者的VA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研究3组(P<0.05)。治疗12周时,研究1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高于研究2组、研究3组的80.0%和60.0%(P<0.05)。研究2组与研究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射频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3.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安全性高的应用优势,但临床疗效易受患者病程影响,患者的病程越短,获得的临床疗效越显著。

【关键词】 脉冲射频;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病程; 临床疗效; 观察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2.0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2-0043-0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我国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疼痛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阵发性剧烈疼痛,发病群体以中年人为主,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1]。目前,我国临床尚不明确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多采用止痛药物卡马西平和微血管减压术对患者实施治疗,但长期应用发现,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较多,长期使用易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损害[2]。而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治疗方法,一部分患者不愿接受。因此,现阶段我国临床迫切需要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脉冲射频是近年来才被我国临床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本次研究对脉冲射频治疗不同病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随机性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94例原發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程的不同将94例患者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和研究3组。研究1组为病程小于6个月的患者,共34例,其中包括男16例,女18例,年龄46~75岁,平均(60.6±1.8)岁。研究2组为病程6个月~1年,共30例,其中包括男14例,女16例,年龄43~76岁,平均(60.9±1.7)岁。研究3组为病程超过1年的患者,共30例,包括男13例,女17例,年龄43~77岁,平均(61.2±2.1)岁。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均在CT或C型臂引导下对三组患者实施前外侧入路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治疗时,患者仰卧位,肩下垫薄枕,取患侧口角外侧2.5~3 cm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使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选择穿刺点和同侧瞳孔连线所在平面与穿刺点和同侧颧弓中点连线所在平面相交的方向缓慢进针,在CT或C型臂引导下对准卵圆孔。确定进孔后进行感觉电刺激,诱发患者平时疼痛区域出现麻窜感,对神经刺激电压进行调整,当刺激电压小于0.5 V时,均能诱发出异感,表明穿刺成功。三组患者的脉冲射频治疗参数相同,温度为42 ℃,频率2 Hz,作用时间设置为240 s,治疗12周后对比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疼痛程度,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VAS评分降低幅度以及治疗12周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

VAS评分标准:将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可以忍受;4~6分表示中度疼痛,疼痛强烈,轻微影响睡眠,但尚能忍受;7~10分表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需要给予镇痛处理。

疗效判定:根据VAS评分减分率进行判定。显效:治疗12周时,患者VAS评分减分率大于60%。有效:患者VAS评分减分率在30%~60%。无效:患者VAS评分减分率低于30%。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版本统计学软件包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VAS评分统计及平均降低幅度比较

统计发现三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1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研究2组和研究3组(P<0.05),研究2组患者的VA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研究3组(P<0.05)。

2.2 三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1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与研究2组患者的80.0%和研究3组患者的6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与研究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研究1组与研究2组比较,字2=4.761,P=0.029;研究1组与研究3组比较,字2=13.522,P=0.000;研究2组与研究3组比较,字2=3.859,P=0.045

2.3 三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研究1组中,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局部肿胀,给予处理后消退;研究2组中,1例患者神经区出现麻木,1周后消失;研究3组中,1例患者出现局部肿胀,给予处理后消退;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3.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脉冲射频已被我国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且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脉冲射频治疗技术已得到不断创新[3]。早期,我国临床所使用的标准射频治疗方法,作用机制为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促使神经组织蛋白发生变形,阻断神经蛋白疼痛信号的传递,止痛效果显著,但该种治疗方法具有破坏性,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4]。现阶段,我国临床所应用的新型脉冲射频治疗技术的作用机制与传统标准射频治疗存在明显差异,该种脉冲射频治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理神经缓解或消除患者的疼痛,不具有破坏性。多数临床研究学者认为该种治疗方法有望成为治疗慢性疼痛患者的理想方法[5]。然而,也有一部分临床研究报道该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难以获得显著疗效[6]。

基于上述研究现状,笔者所在医院本次研究对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过程中按照患者病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采用相同参数对三组患者实施脉冲射频治疗。结果显示研究1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研究2组患者和研究3組患者,研究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研究3组。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分析得到上述临床研究结果的原因可能为患者病程长,脉冲射频治疗对神经进行调理的难度较大,故病程越短获得的临床疗效越显著。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安全性高的应用优势,但临床疗效易受患者病程影响,患者的病程越短,获得的临床疗效越显著。建议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发病早期接受脉冲射频治疗,以获得更佳疗效。

参考文献

[1]罗高权,肖芳,杨忠民,等.脉冲射频不同作用时间对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32(12):1582-1583.

[2]李玄英,倪家骧,杨立强,等.半月神经节联合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3):240-244.

[3]杨立强,郑长军,倪家骧,等.半月神经节不同温度模式射频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2952-2954.

[4]罗芳,高淑琴,季楠,等.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时射频电压与疗效的关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1):1018-1019.

[5]雷龙,赵文华,丁玲芳,等.周围支脉冲射频联合注射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18(2):202-204.

[6]姜迎海,夏令杰,王静,等.C型臂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503-3504.

(收稿日期:2016-07-26)

猜你喜欢
病程观察临床疗效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