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诊治分析

2017-03-01 08:49韩杰薛玉龙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胃瘫胃肠根治术

韩杰 薛玉龙

(洛阳东方医院 普通外科二病区 河南 洛阳 471000)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诊治分析

韩杰 薛玉龙

(洛阳东方医院 普通外科二病区 河南 洛阳 471000)

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洛阳东方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12例胃瘫综合征患者均治愈出院。12例患者中,6例患者14 d恢复,占50%;4例患者21 d恢复,占33.33%;2例患者42 d恢复,占16.67%。随访2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经保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复发率较低,但需及早进行诊断和预防。

胃癌根治术;胃瘫综合征;临床效果

胃癌属于肿瘤科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手术为胃癌首选治疗方式,虽然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部分患者易于术后发生并发症,且预后效果并不理想[1]。胃瘫综合征为胃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选取12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洛阳东方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例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纤维胃镜和X线检查,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均未接受放化疗。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为52~70岁,平均(61.6±3.6)岁。

1.2 治疗方法

1.2.1 心理治疗 通过沟通、安抚或注射镇静剂方式缓解患者抑制情绪,降低或消除神经对胃蠕动的抑制作用。

1.2.2 一般治疗 禁食并持续胃肠减压。所有患者均经生理盐水(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10870001)洗胃,3次/d。每次洗胃时确保生理盐水的温度适宜,以防止对胃黏膜构成直接刺激。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术前均放置肠营养管,经肠内营养支持处理。确保胃黏膜处于完整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同时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以便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

1.2.3 药物治疗 红霉素(生产厂家:湖南金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545)静脉注射,3~6 mg/kg。胃复安肌内注射,10~20 mg推注,每6~8 h注射1次。多潘立酮(北京首儿药厂,国药准字H20094232,规格10 mg)10~20 mg胃管注入治疗,每天3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随访24个月,对患者复发情况进行统计。

2 结果

治疗后,12例胃瘫综合征患者均治愈出院。12例患者中,6例患者14 d恢复,占50%;4例患者21 d恢复,占33.33%;2例患者42 d恢复,占16.67%。随访24个月,无复发病例。住院时间为14~30 d,平均(22.2±2.4)d。

3 讨论

胃瘫综合征为胃癌根治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亦为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胃排空延迟。因手术方式差异,检测手段不同,诊断标准各异,所以目前针对胃瘫综合征患者的研究报道中胃瘫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较大。国内相关报道显示,胃瘫综合征发生率为0.6%~7.0%,而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5%~10%。胃瘫综合征属于功能性并发症,当前临床多通过保守方式治疗。

3.1 病理病机分析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和手术因素有关[3]。近端胃切除时因为迷走神经人为切断,使得胃大弯中上位置胃蠕动起搏点被切除,这时患者的胃排空正常蠕动受到抑制。胃肠道重建后,胃部正常生理解剖结构受到损害,使得术后胃瘫综合征出现。而迷走神经受到损伤,患者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且因手术应激作用,使患者发生自主神经紊乱症状。这时,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4]。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对于患者的胃肠神经丛、平滑肌收缩形成构成了有效的抑制,胃排空时间延迟。如果手术时间较长,胃瘫综合征患者的重要脏器就需要长期保留。胃壁组织挫伤、吻合技术不完善均会使得闭合腹膜炎症和水肿、粘连等症状出现,进而对胃动力构成直接影响。术后胃瘫综合征往往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较大的痛苦、焦虑和担心,同时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但最终预后尚好。对于术前存在高龄、幽门梗阻、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来讲,术中或术后需要尽可能避免新增其他危险因素。在手术过程中尽可能采用毕Ⅰ式胃肠吻合,从而尽量缩短手术与麻醉时间。手术结束后尽量避免采用自控型镇痛泵,积极纠正围手术期患者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从而实现对血糖的控制。术前术后均需采取心理辅导,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术后对补液做出限制,积极营养支持,注意补充胶体,避免胃肠道水肿等,以期减少PGS的发生[5]。

3.2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分析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通过临床表现分析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即可对该疾病做出正确诊断。通常情况下需要符合以下诊断特点:①患者临床症状多发于术后的第6~12 天;②表现为上腹部饱胀,胃内容物呕吐而出,且呕吐后症状得到暂时性缓解,但仍然还会发生呕吐;③患者表现为呕吐但不伴腹痛,而且肠鸣音减弱;④经过再次胃肠减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但当停止胃肠减压后,患者症状则又会出现[6]。

胃瘫是动力性梗阻症状,需要与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做鉴别,鉴别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机械性梗阻症状严重,患者胃液引流量较多,并且不含胆汁,而动力性梗阻症状相对较轻,患者胃液引流量相对较少,但其中可含有胆汁。②进行钡餐检查时,如果梗阻部位不在胃肠吻合口位置或者幽门位置,则基本能够确定患有机械性梗阻;如果梗阻部位出现在幽门位置,或者通过造影检查时,造影剂能够通过胃肠吻合口,但会在胃内残留较多,并且检测中看不到明显的胃蠕动形态,那么患者为动力性梗阻的可能性较大。③采用胃镜检查时,能够通过明确吻合口来判断是否为机械性梗阻[7]。

3.3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分析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治疗通常包括给予患者进食、静脉营养、胃肠减压、促胃肠道蠕动药物治疗等,也可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通过中医针灸或按摩配合西医疗法提升治疗效果。如果胃癌根治术采用的是开腹手术,则在加大的腹部手术中需要做预防性空肠造口,在术后应当尽早为患者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等,并且慢慢过渡到给患者滴注瑞素与能全力等肠内营养液,对维持患者营养有利,之后需平稳等待胃排空功能的逐渐恢复。针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情况,可采取下列保守治疗方式。①心理治疗。心理压力是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常见症状表现,长时间住院、医疗费用的增加以及身体的痛苦等都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压力得不到缓解,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此,在保守治疗中,心理治疗至关重要。心理治疗主要通过医患沟通、心灵安抚、自我调节指导等方式消除,使患者放下心中顾虑,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主动面对疾病,对胃瘫综合征的治疗提供帮助;②在保守治疗中,禁食与持续胃肠减压是必要的手段,而采用温生理盐水洗胃同样是其中的步骤之一,可消除患者胃黏膜与吻合口水肿,也能降低胃痉挛的发生率;③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保守治疗方式,针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可采用甲氧氯普胺、莫沙必利、多潘立酮及小剂量红霉素等促胃动力药物治疗[8],但用药治疗与禁食之间存在限制,所以稍有不便;④保守治疗中加强营养支持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是关键步骤之一,而维持酸碱平衡、纠正低蛋白血症对于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同等重要,在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保证患者摄取足够的热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果治疗时间超过3周,则可以采用肠内置营养管方式进行持续24 h的匀低流量输注,这样既能保证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也可保证胃动力药品能够及时作用,达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经保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且复发率较低,但需及早进行诊断和预防。

[1] 李坤,赵丽君,曹廷宝,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策略[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6):927-929.

[2] 张怀华,吴本国,杜滨亮.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3):248-249.

[3] 王兴军.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2):79-80.

[4] 赵冰.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93-194.

[5] 魏秀文,黎笑媚,黄海燕,等.早期活动干预联合耳穴贴压在预防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6):73-75.

[6] 邱军彦.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护理措施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820-2820.

[7] 赵丽君,杨甜,邓欢,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0):1380-1382.

[8] 宋承鹏,吴斌,朱俊,等.胃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后胃瘫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5,23(10):747-749.

R 735.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6.016

2016-09-13)

猜你喜欢
胃瘫胃肠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治疗疗效分析
术后胃瘫怎么办?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症护理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