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运营关键点及趋势

2017-03-01 16:27李健
现代家电 2016年23期
关键词:天猫品类商家

李健

根据第三方数据公司星图数据发布的《星图数据11·12:双十一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今年双十一全网总销售额为1770.4亿元,各平台的销售额占比分别是:天猫68.2%、京东22.7%、国美1.9%、苏宁2.2%、一号店1.3%、亚马逊1.0%、其他2.7%。2016年的电商平台对于商家而言,表现得越来越个性化,真可谓千人千面。带来的优势就是流量精准性较高,但缺点就是商家的流量变得分散了,这是今年很多商家反映较为严重的问题。

通过精准营销提高销量

为什么会分散呢?以前买家线上购物采取以搜索为中心的购买方式,因此,搜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品类,搜索出来的结果基本上是按照搜索关键词排名,这时的流量是中心化的,谁占到好的搜索位置,谁的销售业绩就好。今年发现,流量被几个方面分散,第一是从大爆款向小爆款的变化,以前一个产品有很多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都指向这个产品。现在是不同的关键词纬度不相同,因此导致以前上万的大爆款流量,分解为几个上千的小爆款流量。只要讲到运营,就离不开产品,目前淘宝千人千面,使得商家挑选产品非常重要。

面对日益激烈的中国电商平台之争,而电商流量又有上限的环境,如何提高自己平台的竞争力和业绩是必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就有了能精准导购的千人千面。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在淘宝PC端经常可以看到,在无线端更明显,通过记录用户的浏览轨迹来做定向个性化推广,例如你搜索关键词A看了商家B的宝贝,那么你下次再搜索关键词A或相近关键词的时候,商家B和类似商家B的宝贝都会优先展示给你,这就是个性化,也就是精准导购。淘宝的千人千面就是为了精准导购,虽然客流量下降,但客流很精准,反而提高了转化率和业绩。

通过内容营销吸引流量

每个平台都在力求塑造自己的节假日,使得促销更加常态化。自天猫双十一后各个平台都在跟风这些节日,每一个平台也都希望并努力塑造自己标志性的节日。如苏宁418,京东618,聚美优品818,以及九九聚划算,亚马逊的黑五,不像以前,只有618和双十一。现在几乎每一两个月都会有一个大型的促销节点。更重要的是,这些促销节点也都变成了每年常态化的促销,让买家几乎天天都处在这种大型活动中。

粉丝经济当道的今天,除了做好内容,做好推广,提高粉丝粘性之外,今年,以互动为代表、直播为载体,将消费娱乐化进行到底的内容化营销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营销模式上,2016年平台都比较重视网红,直播,达人等,淘宝平台有淘宝直播,直播时有几十人在线,这些内容都影响了原来买家购物的行为。天猫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想让消费者从以前的买变为以逛为主,甚至是边逛边买。因此,天猫出现了许多业务端口,如好货,淘宝头条,必买清单,非常大牌,全球精选等,越来越频道化,在3C、数码里还有炒机会。

购物平台社会化媒体的属性越来越强,SNS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以前卖家就是一个卖家,就是卖产品,现在平台上都在鼓励卖家变成专家,分享家,让买家不是从单一的款式和价格上买产品,而是有质感的去选购产品。这方面的推广较为明显。与前边的达人有点类似,如美食达人,但又不完全一样,因为可以直接让别人看到,达人是靠内容来征服你,并不直接露面。非常典型的如淘宝头条就是靠内容征服,如这个冬天必买的五类电器等,通过内容进行引导型消费。

全渠道融合是趋势

2015年8月,阿里巴巴与苏宁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时,大家都感到震惊。一个线上,一个线下,一个全球的互联网生态平台,一个传统的销售转向互联网的公司,能从竞争变成合作,两种渠道,两个竞争者居然走到了一起。2016年,全渠道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百万门店打通线上线下,近10万家门店实现电子化。大数据作为底层服务,为商家和消费者构建高度个性化的消费场景。数据驱动的传统零售业态变革已在悄然发生,新零售的一个特征是线上线下的全面融合和全面打通。

互聯网无处不在,从线下走向线上是趋势,从线上走向线下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要通过线上线下的合作,通过数据帮助厂商提高销售和经营的效率。如因为线上和线下互相配合,有时候线上订货、线下取货,有时候线下看样品、线上去给定单。这对于品牌厂商也是一件好事,更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尤其是新产品的推广。而通过各平台的大数据,可以把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准确及时地反馈给相关厂商,让他们能够更快地做出相应改变和调整。

品类拓展是方向

一、二级市场的核心区域抢完以后,大家都在关注农村电商,通过电商下乡,扩大人群,抢占用户。目前,所有的电商平台都在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电商延伸,加大乡镇市场的布局。如天猫的村淘,目标是千县万店。京东也在建立县级服务店。制造商这边如TCL采用全渠道策略,与天猫、苏宁等平台都有合作,而阿里的村淘、菜鸟的物流等业务也帮助TCL打开了更多的市场。虽然TCL也通过乡镇一级的辐射去了解乡村级市场,但对于许多业务发展的细节,看得并不非常清晰,而天猫可以通过直观的数据去了解乡村市场的消费特征,比如农村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促销活动。

与此同时,各个平台也都非常关注生鲜产品、农特产品,让这些产品进入买家的购买库,通过各种体验,让这些产品实现较为通畅的销售。家电业一定会进行与其它行业的跨界延伸,这方面的发展趋势也比较明显。目前我公司正在与一个家电企业采取采销合作的方式,企业负责供应链的开发,我们负责前端消费者的产品需求提炼。通过数据分析,产品市场调研,我们发现未来家电产品销售渠道的变化会从单一品类品牌拓展为综合品类品牌,这是趋势,很多家电品牌在某一品类具备优势,如九阳的豆浆机,老板的油烟机,华帝的燃气灶,接下来必须进行品类的扩展延伸。因为在其它行业已经被验证,且是成功的。

以细分和创新赢发展

家电产品在线上销售无一例外都是分销的形式,对外与其它品牌竞争,内部分销体系之间竞争也很大。实际上是分销体系的内耗,因为电器是纯标品,因此,要么拼价格,要么拼营销,内部就是抢流量,内耗。因此,对经销商的引导很重要,引导高中低层经销商实现不同层次产品的销售,做好分销的细分,做好产品线的细分,尽量避免内耗。

家电业海尔的电商做得较好,互联网智能制造,C2B,大数据分析也都做得较好。家电作为标类产品,C2B,智能定制的发展会更快,因为未来消费者的需求会越来越个性化,体现在产品上就是外观、功能、工业设计上的个性化,因此,智能定制化生产会越来越快。未来靠使用、功能或者营销创新,会诞生出一批有质感的品牌。

传统渠道的营销成本较高,对一些工厂性品牌的突围充满了挑战。目前线上家电的销售一类是传统的知名品牌,占40%左右,一类是代工性品牌,靠低价取胜,还有一类是靠科技创新,细分品类切入的品牌,占据小的领域的前端。家电行业从大家电到小家电,品牌集中度较大的是大家电,其它品类的品牌集中度,线上只占到40%,60%被一些不知名的品牌,甚至是一些工厂OEM的品牌所占据,这类品牌虽然产品质量还行,但走低价,认知度不高。未来家电业的品牌集中度一定会越来越高。

8月31日,互联网吸尘器品牌小狗电器申请新三板挂牌。作为一个互联网淘品牌,也是第一家递交上市申请的家电品牌,对于传统的家电制造商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未来家电品牌必须通过产品的创新和智能,或者细分,通过传播推广的内容化,独特性,形成较好的营销传播,达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天猫品类商家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商家出售假冒商品,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干不过老大,就创造一个品类成为老大——通过GUNNAR聊聊自建品类
从天猫的“新零售”变革中看商业的“新四化”
参展推荐品类索引
雀氏联姻天猫母婴共赢奥斯卡
天猫“北伐”
春节黄金周陕西省商家揽金二百一十亿元
神威大药房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
易淘食进驻百度钱包中小商家盼低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