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7-03-01 08:40刘凌波周松吕捷周浪
未来英才 2016年23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刘凌波+周松+吕捷+周浪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改革试点。文中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组织和开展的过程,并进行了期末调查问卷。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计算机公共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

计算机公共课是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基础课程,在各高校均有开设。由于地域等区别,高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高低不一,并且自学能力普遍较弱,因此对于计算机公共课的授课方式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更多地强调操作性,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中来,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计算机公共课现状

为了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但目前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还远远落后于信息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客观要求[1]。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历和与校内外计算机公共课教师沟通交流,当前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落后。传统课堂主要是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学生的被动反应为主要特征,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述和行为灌输来实现知识的传授[2]。传统的计算机公共课课堂上,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几乎是“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对于操作性很强的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讲解,也完全是“教师做、学生看”。虽然教师很卖力地讲解,但对于学生而言,知识的接收效率却很低。

2、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传统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方式是课堂讲解加上课后作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在过于死板的教学课堂上,注意力会很容易分散,大大降低学习效率。而且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的不同,也使得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常常出现基础较好的学生“不爱听”,基础较弱的学生“听不懂”。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在信息化环境下,在课前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3]。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對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4]。

“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是课前学习加上课堂研究。在“翻转课堂”上,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和研究者。借助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帮助学生更主动地接受知识、钻研知识,探索知识间的关系,梳理学科的知识结构,使学习变得更有兴趣和意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科学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结合“启发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对不同基础水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公共课中的应用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中,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被动式”的教学方法和枯燥的教学模式,符合计算机公共课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协作性,形成了一种“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的新型教学结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是基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钻研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开拓创新奠定基础。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

在分析目前国内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以及方法。在我校本科学生中选取了一个班级进行改革试点,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比较、研究和评估,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

1、教学资源。在网络上众多开放的优质教学资源中,如可汗学院、哈佛公开课、中国国家精品课程和中国大学慕课等,教师可以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的实际需要,录制一些教学视频,可以是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是录屏讲解的形式。在此次教学改革中,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自己根据教学知识点录制的教学视频。

2、准备工作。以方便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了分组,每组人员最好不要超过5人,这样既能够以小组形式协作学习,又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分组形式有多种,可以是教师随机分配,也可以是自愿组队,也可以按照学号顺序分组。经过多次的实践和调整,发现原则上按照宿舍划分若干小组更加合适,组员之间的交流机会会更多、更顺畅。每个小组设立一个组长,负责该小组的学习督促和组织讨论等。并组建QQ群,通过群的形式组织学生课后交流、答疑和传送作业文件等。

3、课前。

第一,教师布置预习作业。提前一星期时间通过QQ群下发预习作业,其中包括课件、教学视频和学习任务单。在学习任务单中,包括学习的章节范围、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下次课堂的组织形式,以及预习之后的作业反馈形式等。教学视频是针对当前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录制的视频文件。

第二,学生自主预习。按照学习任务单的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进行预习,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和题目练习,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反馈作业和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教师收集整理反馈作业。在上课之前,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反馈作业和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根据学生预习中反馈回来的问题,精心设计接下来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

第四,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大大减少教师的讲课时间,教师只是针对反馈问题中比较集中的部分进行讲解,绝大多数时间给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课堂上的教学形式可以有多种:(1)个人展示: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毛遂自荐或随机抽取的方式,请学生来讲解或操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2)擂台赛:安排各组学生分别出题,邀请其他组来攻擂。激励学生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抢答:教师事先出好题目,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获得答题权。激发学生各组之间的比拼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各种教学形式中,学生的实际表现都与个人和小组的平时成绩相关联,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些过程中,大大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始终调控全场,对答题方向和操作过程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

第五,课后练习。课堂学习之后,课后需要通过相应的练习作业进行巩固和提高。课后练习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及时、有效的课后练习能够巩固和加强“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课后练习的设计应遵循与课堂内容紧密贴合、难度循序渐进、适度扩展的原则。

第六,教学效果比较。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对参加“翻转课堂”教学的班级学生进行了期末无记名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中主要设计的问题包括:

你是否喜欢当前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与传统课堂方式相比,对个人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如何?

与传统课堂方式相比,翻转课堂是否更有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与传统课堂方式相比,翻转课堂是否更有利于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针对以上四个问卷问题的调查结果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

從调查问卷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体上是比较认可的,大多数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更加集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操作技能方面也显著提高。同时,这个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试点的班级,在期末考试成绩的提高上优势也十分明显。因此,通过基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和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结语

研究和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方法和具体实践方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传统课堂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范式的转变。克服学生依赖老师“教”的消极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掌握运用这门课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增强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使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更好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红艳.大学计算机公共课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14(3).

[2] 胡家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及应对策略[J].未来英才,2015(11).

[3] 周蕾.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设计[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4(3).

[4] 刘全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