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偷窥了吗?

2017-03-03 05:49张芳军
新班主任 2017年2期
关键词:赞美教室班主任

□张芳军

老师,您偷窥了吗?

□张芳军

张芳宁摄

在校园里,常常看到一道独特的风景——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时常会有班主任悄悄地站在教室外窗边,静看教室里学生的千姿百态。这样的行为,算得上是班主任的“偷窥”。

“偷窥”似乎成为许多班主任了解学情、管理学生的“杀手锏”。值得注意的是,“偷窥”之后,班主任的情绪变化和处理方式大不相同。成熟老练者,课后会不动声色地将课堂上走神、开小差甚至影响其他同学的“坏家伙”叫出来提醒一下,或教训一番;年轻气盛者,下课铃一响便冲进教室狂轰滥炸,指着“捣蛋者”的鼻子一阵责备;还有脾气暴躁者,肝火大动,不该出手却出手,弄得自己狼狈收场……

凡此种种,作为班主任似乎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作为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应当更理性地看待学生的各种课堂行为,更人性地处理各类不良现象。班主任应该思考如何从“偷窥”中更多地了解学生,并衍生出更妙的教育策略,方为正道。

察言观色,做有“城府”的班主任

相信每位班主任都有这样的经历——前一刻在办公室里还谈笑风生,后一刻进入教室就变得勃然大怒。原因何在?因为他窥见了孩子们的表现。或因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好,离心中的美好愿望相距甚远,让他感动失落;或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自己在备课中预想的差距太大,故而恼羞成怒。

情绪的如此巨变,从表面看,似乎是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好。但往深处里想,却是源于班主任心中不可触及的标尺,对学生有过高的期待。同样,许多时候,当我们无意或有意发现学生不良的课堂表现时,诸如他们东张西望、埋头“苦干”、交头接耳等,便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即使犯错的是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优等生”,也会怒目而视,瞪上几眼;若是屡教不改的“坏孩子”,则下课之后,办公室必然上演一场“暴风骤雨”。

“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试想,当那个犯错的孩子站在你的面前,早已手足无措,内心忐忑不安,神情慌里慌张,言语唯唯诺诺,他多么希望你能口下留情、网开一面,多么希望自己能有一次申辩或认错的机会。然而,他看到的却是班主任愤怒的眼神,甚至有些狰狞的面孔,一切美好的希望都消失了。孩子内心没有了期冀,教育就无法产生奇迹。

苏格拉底曾说:“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或许你余怒未消之时,学生就已恐惧丛生,此时你的说教,还能指望有多大的效果吗?

因此,班主任应该谨记“愤怒是魔鬼”这一至理名言。此时,最好的方式便是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绕开当前的怒气,让孩子自己反省,把言语权交给孩子,或是把“球”踢给学生。如果我们平和一下自己的心态,调整一下自己的神态,做一个有“城府”的班主任,效果会大不一样。

笔者也有过“偷窥”失态的经历,但事后反思,除了伤己伤人外于事无补。后来,我改变了策略。一次晚自习,我回办公室一趟,返回教室时在教室后门处见班长和同桌谈笑风生忘乎所以,周围同学纷纷效仿。我出现时,教室立刻鸦雀无声。我笑道:“大家表现得真好,多亏了班长做表率。”下课后,那孩子便低头到我跟前认错。孩子犯错后,最希望的是得到老师的原谅,奢求一次“赦免”,抓住了孩子这样的心理,我们便可“退后一步天地宽”。可以原谅,可以“赦免”,但需要他用自己的方式为集体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如此一来,孩子对班主任感激涕零之后,大多会小心谨慎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履行自己的承诺。这时候,教育功效顺利达成。

审时度势,做善“谋划”的班主任

“存在即合理。”学生课堂走神、开小差,有其内因和外因——学习材料是艰涩还是充满趣味?学习方式是单一还是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充沛还是不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习状态。而周围同学所构建的学习场也会影响其他人参与学习的程度——周遭学伴的投入状态、班主任对其关注的方式等等。

班主任驻足窗前的时候,不妨时间长一点,放眼宽一点,既关注学生的表现,也瞧瞧学习的内容,还可看看执教者的课堂状态和教学方式……如此一来,我们便能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孩子是长时间“出轨”还是偶尔“身不由己”?是大多数孩子都在胡闹,还是个别孩子在捣蛋?是“害群之马”,还是“我行我素”……做这样一番分析比较之后,我们便能区别对待,根据不同情况谋划对策,从而避免了不问青红皂白对全体学生乱打一阵板子。

一次路过教室,我习惯性地驻足窗边观望一阵,发现一个平时挺踏实的孩子却一直开小差。下课后,我问他原因。他说,数学老师请假了,这位临时代课的老师讲的课他听不懂。我马上给他出了主意——敏而好学,不耻“上问”。后来,他居然把这句话变成了咱们班同学的口头禅。看来,“偷窥”之后班主任需要审时度势,方可达到教育之目的。

扬长避短,做懂“欣赏”的班主任

作为班主任,我常常像一个“捉虱子”的人,总能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孩子身上的问题,却恰恰忽略了孩子的“性本善”——渴望被谅解、宽容,期待得到肯定和赞美。教师“偷窥”,难免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要求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对孩子后续的习惯有好处,即使是狡辩,我们也不妨相信,只要“善意的谎言”能促进其生命的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一个具有正常思维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希望别人关注他最闪亮的一面,忽略他的瑕疵。

一个小偷因为林清玄的赞美而决心改头换面,最后成为台湾当地有名的企业老板;调皮捣蛋的罗尔斯因为皮尔·保罗校长说的一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的赞美而洗心革面,成就了自己的梦想……这些充满温情的故事启示我们,当教育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时,欣赏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笔者曾经“窥见”班里有一个小女孩在英语课上画画,与她谈话之后,我拿起她的画顺口说了一句“想不到你有画画的天赋”。没想到后来,这孩子经常将自己的画拿来我看,作为外行的我总是胡乱赞美一番,而她却将画画当成了自己的兴趣,后来多次在比赛中获奖。如果没有当初我的“胡言乱语”,或许这孩子的童年便少了一些光亮的色彩,少了些前行的动力。

班主任想做“警察”的心态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会拼命地挣脱束缚,只有给予学生们信任和尊重,才会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东辰二小)

(责任编辑 陈殷)

猜你喜欢
赞美教室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远离否定式赞美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夸夸我的班主任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写一句赞美别人的话
班主任
赞美胡子(共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