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去产能”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及策略应对

2017-03-03 18:27方海波
现代管理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去产能

摘要:产能过剩是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突出问题,去年年初以来,国家在钢铁、煤炭行业先后启动“去产能”任务,相关政策密集出台。通过比较国内外“去产能”的历史经验发现,本轮“去产能”具有范围广、程度重、力度大、时间跨度大等多个特点,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更大也更深远。文章在梳理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去产能”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预测,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去产能;资产质量;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创新

当前“去产能”是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去年年初,国家在钢铁、煤炭行业率先突破启动“去产能”任务,部分省份相继公布了地方版的实施方案。从产能过剩行业当前情况及中央和地方政策导向看,本轮“去产能”的范围广、程度重、力度大,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和业务经营的影响深远。本文跟踪研究当前“去产能”行业的新情况、新特点,对中央和地方政策进行了梳理,初步分析和预测了“去产能”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建议。

一、 这一轮“去产能”在成因、行业和政策上与以往不同

1. 本轮产能过剩成因复杂,去化难度大。2008年,政府推出“四万亿刺激计划”,并取消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高投资加高杠杆,刺激基建、重工业行业膨胀发展,提前“透支”了未来需求,近年来经济增速下行,这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加剧。与之前的几次“去产能”相比,本轮“去产能”难度更大、周期更长。一是过剩产业属性不同。20世纪90年代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纺织和家电等下游生活资料过剩,以纺织行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去产能一定程度上就是去劳动力;本轮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煤炭、钢铁、有色等上游生产资料过剩,行业资本密集型特征明显,去产能主要是去设备、去资产,对整个产业链影响更深,去化难度加大。二是潜在经济增速下降。90年代,我国人口红利不断释放,房地产、外部市场等需求较为旺盛,充足的需求成为当时去产能的重要引擎;而本轮去产能,我国经济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和结构调整转折期,新兴产业承接不继,国内外需求放缓,去产能面临着潜力小、阻力大。三是去产能内生动力不足。90年代过剩产能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融资来源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适度收缩信贷就可以出清过剩产能。但本轮产能过剩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相关,带有明显的地方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竞争”后遗症的特征,去产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决心和执行力。

2. 煤炭、钢铁行业是本轮产能的去化重点。从近几年国家公布的政策文件看,过剩产能涉及钢铁、煤炭、电解铝、水泥、玻璃、造船、冶金等多个行业。其中,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据测算,2015年这三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均只有67%左右,低于国际上80%左右的的合理标准。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外需求减少,行业整体进入收缩期,产能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针对这种情况,2016年2月份,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及《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从钢铁、煤炭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入手,切实清理“僵尸企业”,加快过剩产能市场出清。

3. 过剩产能在区域上集中、在行业上分散。从区域看,钢铁、煤炭行业产能高度集中在中西部省份。2015年,河北、山东、天津、江苏、辽宁5省的粗钢产能占全国的56%,其中河北一省就占到1/4;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南、山东5省的煤炭产能占全国的70%,其中山西、内蒙占全国50%;从行业看,产能过剩行业“散小乱差”问题突出。我国煤炭行业排前三名的企业市场份额21%,而美国四大煤企2014年供给量全行业占比达到50%以上;我国10大钢企粗钢产量全国占比37%,而美日韩前四大钢企占比均在60%左右。因此可以看出,今后“去产能”过程中,区域性风险将持续暴露,行业整合重组步伐将趋于加快。

4. 去化政策更加重视使用市场化手段。上世纪末,行政手段在去产能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如纺织行业,1991年政府提出压缩1 000万锭棉纺锭,但截至1997年压缩量仅20万锭,1998年提出行政力量主导去产能,到1999年底棉纺织业就去掉了超过30%的产能。但是本轮“去产能”中,政府多次强调要注重运用市场手段,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化解产能过剩”。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座谈会,提出本轮去产能的核心是“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综合施策”,强调通过财税、金融、标准制约等市场化手段,将压力传导到僵尸企业,倒逼企业自我竞争、自我淘汰。

5. 地方去产能目标大于预期、进度慢于预期。从“去产能”目标看,国务院规划对钢铁行业的去化目标是“用3年-5年内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1.5亿吨”,对煤炭行业的去化目标是“用3年~5年时间,退出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但仅仅截至2016年5月,已公布钢铁过剩产能压降目标的7个省份的合计目标已达到1.13亿吨,其中河北省压降1亿吨,承担了绝大部分重要制定的去化目标;已公布煤炭过剩产能压降目标的10个省份合计压降目标已超过6.4亿吨,其中河北、江苏、重庆、贵州产能去化比例超过50%。但由于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地方政府去化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各省产能去化进度总体较慢,到2016年7月底,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分别只完成全年目标的47%和38%。三季度以后,随着国务院督察力度的加大,产能去化进度有所加快。截至9月末,钢铁、煤炭两个行业退出产能均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量的80%以上。

二、 “去产能”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形成冲击

总的来看,本轮化解过剩产能涉及范围广、政策力度大、持续时间长、行动目标明确、去化态度坚决,对银行业影响深远,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承压。

1. 过剩产能行业信用风险持续暴露,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下行。实际上国家从2003年开始便开始了“去产能”进程,分别经历了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新增产能、化解严重过剩产能等几个阶段,产能过剩行业在结构调整和产能去化过程中,信用风险持续释放,特别是2013年以来随着化解过剩产能力度的加大,行业不良贷款经历了快速反弹的过程,目前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已连续20个季度上升,其中产能过剩行业较为集中的制造业是重灾区。截至2015年末,银行业制造业不良贷款近4 000亿元,较2012年末大幅上升了120%,占全部不良贷款的比例超过30%。从主要大型银行看,近年来制造行业不良贷款呈加速上升态势,部分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风险暴露更快。2015年末,工行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514亿元、不良率3.43%,分别较2012年末上升了289亿元和1.82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加工、纺织、化工等行业不良率分别上升了2.69个百分点、2.39个百分点和1.92个百分点。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产业转型升级较慢的资源型省分行不良贷款暴露压力持续增大。2015年末,工行环渤海地区、西部地区行贷款不良率高達1.52%、1.5%,分别较2012年上升0.67、0.79个百分点。

2. 随着僵尸企业出清力度的加大,银行将迎来新一轮不良高发期。2015年末,中央提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去产能摆在“五大任务”的首位,其中最迫切的就是处置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化解过剩产能进入了新的阶段。当前中央和地方对僵尸企业的处置态度比较坚决,认定标准、客户名单以及处置时间表陆续出台,如果政策执行到位,未来三年随着僵尸企业逐步关停,银行不良贷款将进一步承压。根据波士顿咨询研究显示,目前中国钢铁、煤炭、有色、水泥四大行业,负债合计高达5.4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将释放坏账1万亿元~2万亿元,在压力最大的情况下,整个“去产能”过程可能将银行业的潜在不良率推升到8%~10%的高位。据初步测算,目前钢铁、煤炭两个行业的“僵尸企业”,在银行的用信余额大概1万亿元左右,悲观的情况下,预计将形成不良贷款2 000亿元,直接抬升银行不良率20个BP左右,其中绝大部分将形成损失。如果再加上债券、理财等其他融资品种的风险敞口,损失将进一步扩大。

3. 产能去化压力沿上下游链条传导,风险呈现蔓延扩大趋势。随着去产能去杠杆、淘汰“僵尸企业”步伐的加快,过剩产能出清将引发连锁效应,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风险将沿着产业链条扩散蔓延,行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银行信用风险将雪上加霜。如钢铁行业风险首先在钢贸行业爆发,之后逐渐向钢铁冶炼加工、铁矿石批发、铁矿石开采等行业蔓延。煤炭行业风险也是首先爆发在煤贸行业,并逐渐向煤化工、炼焦、煤炭批发、煤炭开采等行业扩散。2015年末,农行批发零售行业不良贷款额较上年翻了一番,不良率达到了12.31%的历史高位;中行采矿业贷款不良率由去年的0.55%,大幅上升到目前的1.46%;建行采矿业贷款不良率甚至超过了4%。产业链传导在区域上也有体现,东部地区风险逐步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蔓延。钢贸、煤贸风险最先在东部沿海地区爆发,逐步沿产业链向上游加工、开采等环节蔓延,中西部和东北省份风险高发。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钢铁、煤炭行业不良多来自民营企业,如山西银行业煤炭行业不良贷款基本为民营企业贷款,河北钢铁企业新发生不良也以非国有为主,但随着去产能逐步深入,国有企业风险开始暴露,渤钢、东北特钢等企业风险值得关注。

4. 去产能将产生多方面影响,各种关联风险需引起重视。产能过剩行业多数是劳动、资本密集型大企业,去产能、出清僵尸企业不仅直接影响银行债权,还会对政府税收、人员就业、社会稳定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二次冲击。有学者根据国务院最新去产能目标测算,未来2年~3年内面临失业的人数将达到300万人左右,推高失业率0.2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随着失业人员的增多,居民收入水平将趋于下降,银行个人贷款、信用卡透支、小微企业贷款等领域风险不断积聚。2015年,农行个人经营贷款、个人卡透支不良率达3.69%、2.73%,分别较上年上升了1.99和1个百分点。同时,去产能导致政府税收下降,和财政收入相关的平台贷款、地方政府债、公共事业贷款等领域风险也趋于增大。2015年末,工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贷款不良率虽然总体不高,但不良贷款余额已达到2.8亿元,一年之内增长了五倍。

三、 “去产能”变局下商业银行的策略应对

随着新一轮去产能、出清“僵尸企业”工作的深入推进,银行资产质量将全方位承压,商业银行必须积极迎战、全面应对,采取超常规举措,创新风险化解理念和手段,全力降低风险冲击。

1. 做好信贷资产“保进控退”,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商业银行要主动调整信贷结构,有保有控、有进有退,“步调一致”服务好国家“去产能”。“保”就是保持对产能过剩行业中国家支持类优质企业、优质项目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于具有新兴技术、技改升级、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和项目,保持信贷支持的方向和力度不变,积极发展并购贷款、夹层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对接好“去产能”过程中的信贷机遇。“控”就是有效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风险敞口,尤其是对产能过剩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采取行业和区域限批、减批措施,稳步压降信贷增量。“进”就是积极开辟新的信贷增长点,信贷增量向新型城镇化、消费升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及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倾斜。“退”就是对于产能严重过剩高风险行业和企业的客户,列入国家限期退出落后产能的存量客户,以及不能整改到位的违规建设项目,必须坚决退出。

2. 全力抓好高危客户排查和风险化解工作。针对去产能力度不断增大的形势,当前银行要在做好过剩行业客户风险排查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超常规措施,前瞻性化解风险。深入开展产能过剩行业风险排查,及时对接国家关于“僵尸企业”的认定标准和各地“僵尸企业”名单,摸排诊察银行“僵尸客户”,确定客户名单,定期做好压力测试,一户一策做好风险化预案。根据国家去产能方案标准,修订完善钢铁、煤炭等产行业信贷政策,严格客户准入和增量管理,加快调整存量客户信贷结构和担保结构,切实降低风险敞口。在核定行业限额时,将贷款、理财融资等表内表外品种全部纳入限额管理,严控产能过剩行业的整体风险敞口。此外,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适度提高行业风险容忍度,做好风险分类、信贷政策调整等,最大限度地确保风险资产安全。

3. 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去产能”過程中,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快速上升,传统的清收、核销手段难以跟上不良资产生成的速度,亟待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从国际经验看,成立“坏账”子公司、发展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是主要的处理途径。“坏账”子公司也就是母银行将不良资产转让给一家单独成立的子公司,子公司成为专业处置不良资产的“坏账银行”,在当前商业银行打包转让“回收率”只有20%左右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是“两权相较”后的次优选择。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在合法合规前提下,择优选取回收潜质好的客户和项目,通过子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代持等方式加快不良处置,以时间换空间,对问题资产精雕细琢,挖掘潜在价值,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债转股是金融危机后西方商业银行采用较多的一种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近期国家采取了开放和支持的态度,银监会研究制定出台了相关的制度设计和技术标准,银行应结合自身资产处置的经验,尽快开做好政策对接。同时,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扩大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重点从产品分层、基础资产选择和增信措施等方面,研究设计好证券产品结构,提升市场投资需求,防范产品风险。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已在工农中建等银行进行了首批试点,共发行了近百亿元的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处置不良资产总额近300亿元。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银行债转股进入了实施阶段,目前建行已与云南锡业集团签署了总额近50亿元市场化债转股投资协议。相信,今后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等不良处置手段将不断放量,银行必须积极加以运用。

4. 建立高效的政策预判和政府沟通协调机制。当前过剩产能行业虽然整体困难,但分化现象仍较明显,这对银行落实“去产能”政策、全力保全资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下一步银行要高度重视做好过剩产能风险化解工作,对于维护资产质量稳定、确保打赢风险歼灭战的重要意义,前瞻性做好市场分析、政策研判和政府、企业信息沟通工作。要加强对钢铁、煤炭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监控分析,强化细分行业团队研究能力,缩短分析报告周期,按月跟踪研究行业动态,为信贷政策制定和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密切跟踪重点省份的去产能政策动向,及时动态了解去化产能的目标、相关配套政策,以及辖内僵尸企业名单、出清时间表等,第一时间做好应对。建立健全银行与政府、企业三方信息共享和联动协调机制,特别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发改委、监管、银行同业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对于高危客户及时建立债权人委员会,努力维护好银行债权。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特征、风险及对策研究——基于实地调研及微观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5,(4):1-10.

[2] 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2010,(10):4-19.

[3] 徐朝阳,周念利.市场结构内生变迁与产能过剩治理[J].经济研究,2015,(2):75-82.

[4] 郭艳红,胡国鹏.中国经济的“去产能”之困[J].银行家,2016,(3):47-49.

[5] 汪伟,吴剑,仇高擎.清理“僵尸企业”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应对[J].中国银行业,2016,(3):48-51.

[6] 周其仁.产能过剩的原因.世事胜棋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医疗公共品供给均等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关系研究”(项目号:11CJL030)。

作者简介:方海波(1983-),男,汉族,安徽省巢湖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就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办公室,研究方向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模式。

收稿日期:2017-01-10。

猜你喜欢
去产能
优化资源配置助力供给侧改革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对策分析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如何平稳度过“去产能”的阵痛期
武钢“去产能”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