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课堂动态资源 构建有效数学课堂

2017-03-04 08:07陈煌仟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捕捉数学课堂构建

陈煌仟

【摘 要】课堂上的“节外生枝”也许会打乱教学节奏,但如果能突破“预案”的设计,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捕捉这些动态课堂资源,把“问题”化为资源,重新构建有效课堂,那么课堂将会焕发新的活力,从而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乐园。

【关键词】捕捉;动态资源;构建;数学课堂

叶澜教授曾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主体”、“对象”,还要看作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学习的引导者、评价者,更是对教学过程中所呈现信息的“重组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处理课堂中突发的各种事件,并用心捕捉、机智筛选学习活动中突然出现的有研究、探讨及利用价值的问题与事件,然后生成动态教学资源,并根据这些可行性的资源去调整教学设计,使课堂成为动态资源,从而构建有效数学课堂。下面就如何捕捉课堂中生成的动态资源,构建有效数学课堂谈谈看法。

一、善设“陷阱”

课堂上,教师巧妙地设置善意的“陷阱”,引发学生间的相互争辩,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为此,在教学《对称图》时,笔者别具匠心地设计了认知冲突的“陷阱”——每个小组准备一个信封,信封里放入大小不一的梯形(不规则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各装一袋),并让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动手折折,看看信封里的梯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生性好动的学生很快投入到动手操作中。主动参与操作后,有一小组的学生说梯形是对称图形,而另一小组的学生却说不是。这样整个教室就“争吵”了起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笔者精心设计的“圈套”。于是顺水推舟:“到底谁是谁非呢?咱们来个辩论赛好吗?认为梯形是对称图的为正方,认为不是对称图的为反方。”正方的学生代表迈着大步来到台前,用手指划着深深的折痕,振振有词地说:“梯形折痕的两边完全重合,所以说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台下正方的学生一片欢呼声。此刻,反方的学生也不甘示弱,走上讲台,大声地说道:“不管怎么折,梯形折痕的两边就是不重合,所以说梯形不是对称图形。不信你来试试?”台下反方的学生也大声欢呼。学生都有点模糊了,然而“陷阱”终归是“陷阱”,聪明、细心的学生最终发现了“秘密”——原来正、反方的梯形不一样,等腰梯形才是轴对称图形。看来,这别具匠心的“陷阱”显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在辩论中彼此交锋、碰撞,不仅解决了矛盾,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二、善捕学生的“话”

课堂上,从学生的话中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意外资源,这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也是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故教师应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让课堂的生命流光溢彩,让智慧闪耀光芒!

如我校的一位老师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她先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需要,将学生分成几个4人小组,并用他们准备的20根小棒摆出“25”字样。接着老师再让学生摆出“52”、“68”。同学们兴趣盎然,都热情地投入到动手操作中。突然,一位学生站起“状告”同小组成员:“老师,李华不和我们合作,他还玩彩笔!”顿时,教室一片安静。值得庆幸的是,这位老师并没有斥责,也没有没收彩笔,而是轻轻地走到他身旁亲切地问:“李华,你一直在笑,有什么高兴的事,说给我们听听好吗?”“老师,我不用合作就能摆出68。”学生们听完都面面相觑,教室又一片安静。此刻,聪明的老师马上抓住学生“不用合作也能摆”这句话进行跟进。“能具体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你看,我用1根彩笔表示10,用一根小棒表示1,6根彩笔和8根小棒合起来就是68。”李华大声答道。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不得不敬佩眼前这小家伙,用手中仅有的东西,表示出较大的数。学生经过思索、讨论都表示同意,并跃跃欲试,于是教师决定改变原来的教学预设,沿着李华的方法继续跟进。

在公开课上,面对一个玩彩笔不参与合作的学生,老师既没批评,也没提醒,而是牢牢地抓住学生“我不用合作也能摆出”这句话,并将其作为课堂生成的动态亮点资源,把教学推向高潮,让学生的思维得以肯定,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才能,使得课堂成为智慧飞扬的天地。

三、善捕学生的“错”

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出错,学生的错误中蕴含着宝贵的教学资源。“错误”往往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真实的、宝贵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它是一面镜子。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并合理地利用和发挥“错误”这一教学资源,真正挖掘出蕴藏在“错误”背后的内涵,化“错误”为教学资源。化“错误”为新的学习契机,将会使教学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在教学一年级的“量长度”时,让学生用直尺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测量的时候有的学生把直尺放斜了,有的学生没把0刻度对准课本的其中一端,最后导致答案不一。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并不急于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有意识地让学生上台演示测量方法,然后针对“尺子斜了”、“没对准0刻度”这些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了测量的方法。这比起老师一味地强调印象要更深刻,更有效。因此,教师要善捕课堂上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方能真正形成知识。这样的“錯误”资源让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四、善捕“意外”信息

课堂上的“节外生枝”也许会打乱教学节奏,但若教师能巧妙地处理不可预测的因素,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定能掀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高潮,激发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也会因此而更加生动活泼,充满生活的乐趣。

如教学“量长度”时,针对“尺子放斜了”“没对准0刻度”错误资源的利用,学生都掌握了度量的正确方法。突然,一个声音响起:“老师,我的尺子弄断了,怎么办?”笔者灵机一动,尺子断了,何不好好借用这意外生成教学资源呢?于是,笔者把问题再次抛回给学生:“同学们,小华的尺子断了,你认为还能用吗?”没想到这又一次掀起了课堂的高潮。有的说“没0刻度不能用了”;而有的说“尺子还可以用”。通过争辩、讨论,学生终于明白:1. 用透明胶把尺子粘好就可以继续用了;2. 量较短的东西时可用0刻度这小半尺子;3. 用没有0刻度的这小半尺子时,要用量出的右边刻度减去左边开始的刻度,就是实际长度了。课堂上当实际“生成”与“预设”不相符时,充分地利用课堂中的偶发事件生成教学资源,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巧妙地进行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让课堂增添前所未有的精彩。

课堂教学中,当实际“生成”与“预设”不相符时,教师若能独具慧眼,用心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将“预设”与“生成”巧妙结合,课堂将会少一份遗憾,多一份精彩,课堂会因学生而美丽,教学也会因“生成”而精彩!

猜你喜欢
捕捉数学课堂构建
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品德教师应善于捕捉意外促成精彩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