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探析与尝试

2017-03-04 20:51郑洪玲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2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会计专业

摘 要: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会计专业的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会计专科课程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现代化的教育形式是素质教育,并不是应试教育,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改革,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教学要求结合在一起,对会计课程进行重新的设置。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人才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技术型人才是市场中继续缺乏的人才。面临着就业的现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也面临着难题,会计专业的人才也是如此。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需要结合市场实际的需要对会计课程进行科学的设置,对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变革,适应社会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人才市场对跨级人才的需要

现在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对会计专业的人才需要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会计专业的人才不仅仅要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实践性的要求比较高,也就是说企业需要的是直接上岗就业的人才,并不是还要企业花费成本来从头培养会计人才,因此从市场的发展来看,会计专业的人才必须要满足如下的几个要求:(1)要有着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可以在各个会计岗位工作。(2)要熟练的掌握电脑,会使用财务软件做账。(3)熟悉银行业务的流程和纳税申报的工作,会开发票。(4)要对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熟悉,尤其是税收政策和财经法律。满足以上的四个基础性要求,才是企业是单位需要的会计人才。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就是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但是会计专业的教学也过于理论化,无论是从综合素质上来看,还是从专业素质上来看,中等职业学校都要进行变革,针对学生、教学和社会的需要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上的改革。

2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 使用的课程模式是学科式课程模式

中等職业学校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财政金融、成本跨级、基础会计、珠算技术、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这些课程和大学设置的学科是相同的,仅仅在深浅度上存在着差异,这样的课程设置与职业学校的教学初衷不符,仅仅重视理论性的教学,实训课程的教学力度不够,这样就导致了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在课程设置上严重的与市场人才需要脱节,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学生竞争力较差,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没有掌握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课程的设置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2.2 课程设置的体系不合理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会计技能和理论的掌握受到课程设置的影响,在专业课和文化课在课程设置的比重上基本是一致的,课程的比重没有较大的差别。但是这种课程的设计是不合理的,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底子比较薄,有很多的学生就是由于文化课比较薄弱,才会到职业学校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非常的困难,有些学生没有耐心和毅力,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在学校仅仅是浪费时间。这一现象在会计专业中是常见的,针对学生专业课薄弱的现象就要增加实训课程,这样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学生就会理解书本上的学习内容,不会产生排斥,也会增加会计专业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促进会计专业的不断发展。

2.3 理论与实践严重的脱机

现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仍然是以学科作为教学的中心,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仅仅重视学科的逻辑性,这样在课程的安排上,实践内容就比较少,有些理论性的课程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枯燥,对内容无法理解,渐渐的就会对学习事物失去兴趣,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开始手工课程教学之前就对课程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尽管是手工课程,学生也会比较排斥,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是当做一种形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手工实训课程充分的理解,这样就极容易出现学生会计技能差的现象。有很多的职业学校自身没有实习的基地,学生在实习的时候,仅仅是混着日子,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实训中,这样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是极为不利的,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2.4 知识面狭窄

社会调查表明,企业界认为会计专业学生缺乏的知识分别是企业管理,中文写作,财务管理,电子计算机,外语,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职校对相关会计经济知识开课甚少,从而造成大部分会计专业的学生知识面狭窄,只能就会计理解会计,始终跳不出会计框框,致使学生不能站在经济学,管理学科角度审视理解会计。

3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应该进行行之有效的课程改革,调整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作为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技能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本,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性,必须学以致用。

3.1 简单实用原则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基础较差,所以在教材设置上尽量遵循简单实用,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升学就业的不同愿望开设不同的课程,就业的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开设一些更具实用性的课程,确保每门课程对学生的就业都具有实用价值。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爱好开设一些选修课,即满足了学生的爱好兴趣,也为将来就业开阔了更广阔的思路。

3.2 注重实践性原则

课程设置上适当进行课时调整,多安排一些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平时多举办一些实训类的竞赛,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省赛,国赛,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

4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培养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实际应用性,把实践性教学放在首位。相应的可以开设一些证书类的课程,例如会计职业道德与法规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必考的一科,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让学生熟悉会计相关的法律、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议把这门学科作为职业学校的必修课。还可以开设一些竞赛类的课程,现在各地每年都会组织一些省赛、国赛,这类竞赛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性,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学校还可以增设实习课,一般职业学校都没有自己的实习基地,为了学生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可以办一些校企联合,或者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学生的实习课程。总之,为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5 结论

相信通过上列会计教学改革措施,一定会培养出既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又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既能实践操作,又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高层次的会计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雪樱,董汝萍.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5.29.

[2]汤晓丹.基于市场需求变化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2.

[3]曾富全.会计专业课程考评改革建议[J].新经济2015.17

作者简介:郑洪玲,身份证号:230102198110066121。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会计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课教学模式优化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