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7-03-04 20:56夏立华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2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新课改初中语文

夏立华

摘 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的将情感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始终,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上、教学形式上广泛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切实发挥出情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情感教育

1 情感教育内涵及重要作用

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使学生更深刻持久的掌握教学内容,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语文课文中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如果教师能采用有效的方式,使学生处在更良好的情感氛围中,就可以使初中语文课堂质量更高。情感教育主要有以下深刻内涵和作用。

1.1 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使学生在情绪上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情感教育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态度、观念和情绪的反应体验,使学生的主观因素能充分的投入到教学内容上来。情感教育的关键在于使教学方法、手段和内容统一到学生的心理上来,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

1.2 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必要的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修养、道德境界、文化知识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可以使学生在主观意识的驱使下更好的学习知识。特别是在学生心理发育期,对学生施加必要的情感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学生的身心在健康的状态下发展。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不同,情感教育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因此更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而且也有利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1.3 影响情感教育的重要因素

教师、教材与学生是影响情感教育效果的三个重要因素,三者共同影响着情感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教师是情感教育的主导者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效果的好坏。其次,教材中蕴含着充分可供进行情感教育的素材,教材中生动的故事、丰富的形象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其中有此隐含的内容还是培养学生深刻情感体验的重要资源。第三,学生是能否实现情感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能力水平出发,为学生设定必要的情感教育目标,从而使情感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新课改背景实现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目标,应当充分的挖掘利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在使课程结构设置更加合理的基础上,要使语文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效衔接,使学生在有效的情感氛围的包裹下获得更为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教学水平。

2.1 教师要传递给学生深刻情感体验

新课改背景下要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充分的尊重和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充分研究学生心理和知识能力水平的前提下为学生展开情感教育。首先,要在实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灌注深刻的情感,使学生接受来自教师的强烈情绪感染。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组织师生互动活动,切实把语文课堂变成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场所,从而使初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深刻共鸣,使学生充分的认同教师的情感传达。学生如果喜欢教师就会对语文课堂充满兴趣。教师的情感把握与激发情感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为了使学生能受到来自教师的良好影响,教师应当保持激昂的状态,能引领学生穿越文字的表面,进入到深刻的内涵世界,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例如,在初中重点语文课文《背影》的教学中,教师就要使自己在深邃的阅读示范中带领学生去体会文章背后的父子深情,使学生能在教师情感、动作与语言的带动下体会文章思想大意。

2.2 在教学内容中要渗透情感的教育

教学内容是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必要载体,有效的使用好教材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进行情感教育的资源。首先,初中语文课堂情感教育要做到寓情于文,要在书本的语言文字中来激发学生的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读蕴含丰富情感要素的美文《苏州园林》教学时,可以使学生形成情动于中的体验,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全面分析课文的基础上,当学生形成不吐不快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仅达到寓情于文的效果,而且还使学生在深刻的情感体验中充分的把握语文教材的内容。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真善美,使学生在文章中慢慢的体会出作者要表达的深意,以及文章背后那种崇高的伟大。例如,在《出师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历史史实为学生讲解诸葛亮一生忠于蜀汉的崇高情怀,从而使学生在充分认同诸葛亮的前提下,使学生对出师表的激昂文字产生情感的尊重,这样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第三,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传达的哲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教师应当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作品中,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审美或情感的评价,可以使学生的情感转移到关注文本的语言上来,从而在细细品读和反复推敲中感受作品的情感。例如《紫藤萝瀑布》的教学,就可以结合文章,使学生在体悟紫藤萝语言美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2.3 在教學方法上引导学生体会情感

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教学方法才可以达到促进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作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体验中获得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借助必要的导语来使学生的情感接入课文。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充分的借助情感语言对文学作品进行必要的描述,从而使学生投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让学生的心灵在体验作品的语言中得到净化,让学生的情感在深刻的语言品荐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升华。为此,教师导语的设计要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要让学生强烈的语言信号中去自己找寻文章表达的情感。例如,《聊斋志异》的狼教学,就可以使用巧妙的导语将学生引入情境。其次,还可以借助生动的语言直接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来传递某些情感,也可以通过动作、行为来传递出教师的态度,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将情感氛围传给学生,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必要的引导。例如,诗歌《用我残损的手掌》的教学,就可以用冷峻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感受到作品的温度,从而使学生在被逐渐温暖的过程中,全面把握诗歌的内涵。第三,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必要的教学,从而辅助学生深刻的领会作品的情感,让学生在多重刺激中体会作品内涵。

3 结论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对初中语文教学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情感教学不仅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彰显教师水平的重要渠道,教师应当把情感价值观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教学形式,积极的教学手段全面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教育中更好的体会作品的思想情感,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里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取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华标.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才智,2011(19).

[2]李传丽.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技术与市场,2008(12).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新课改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